王煜
【摘 要】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對學生的發(fā)展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大部分小學生的寫作能力不佳,這主要是因為其文字運用能力欠佳,閱讀作為語文中的重要部分,能夠幫助培養(yǎng)小學生的文字運用能力。
【關鍵詞】課外閱讀 小學語文 作文 教學
語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小學生以后的學習過程,作文展現(xiàn)了小學生對語文的綜合運用水平,體現(xiàn)了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理解能力、思維能力等,因此,在小學階段要高度重視對學生的作文教學。課外閱讀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增強其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增加知識儲備,拓展學生視野,其對語文作文教學的重要作用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課外閱讀有利于培養(yǎng)小學生學習語文作文的興趣
小學階段的學生還處于成長發(fā)展的上升階段,其心智不夠成熟,天真爛漫、活潑好動,做事往往隨心而動自我約束力較差,不能夠長時間的集中注意力,這為其學習帶來了一定的消極影響;加之作文課相對其他語文課程而言有一定難度,導致了小學生談“作文”而色變,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小學生學習作文的興趣,能夠有效地提高小學生的學習效率,使其主動投入到作文學習中,增加學習作文的愉悅感。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能夠推動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增強其求知欲。開展課外閱讀活動,能夠引領學生累積閱讀知識,增加知識面,于無形中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激發(fā)其對寫作的興趣。為了能夠更好地激發(fā)小學生對寫作的興趣,在引導其進行課外閱讀活動時,首先應注意選擇課外讀物類型,由于小學生本身的特點在進行課外閱讀時選擇趣味性的讀物、貼近學生生活的讀物以及學生喜歡的讀物更能激發(fā)其興趣;其次應引導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進行閱讀時學生的知識儲備量不斷上升,引導他們做好讀書筆記才能夠保證新獲取的知識長久的保存;最后還應注意教育方法,學生的學習熱情離不開教師的鼓勵與引導,教師的模范作用也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由于小學生具有極強的模仿性,教師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起良好的榜樣形象,多與學生溝通交流,也能夠很大限度地感染學生,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的寫作興趣。
二、課外閱讀有利于小學生積累寫作素材
課外閱讀可以讓小學生接觸到大量的兒童文學,例如,故事、詩歌等,通過閱讀小學生可以開拓視野,積累知識,有利于小學生寫作素材的積累。經常閱讀,能夠會使小學生受到兒童文學潛移默化的影響,提升小學生的語文寫作素養(yǎng),小學生在閱讀中獲取了大量的寫作素材,在以后的作文課中可以有效利用。另外,課外閱讀雖然能夠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但也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記錄讀書筆記的習慣,將優(yōu)美的句子、故事、描述等記錄在筆記中不僅是擴充素材積累的方法,也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途徑,能夠促進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三、課外閱讀有利于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
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而閱讀則是獲取“營養(yǎng)”最直接有效的方式,通過閱讀可以開拓小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想象力。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很多教師與家長認為只有提高學生成績的書籍才是能夠閱讀的好的書籍,除此之外的書籍都是閑雜書,因此在給小學生選購書籍的時候往往目的性強,主要以作文大全、試題庫、好詞佳句等等類型的書目為首選,其他課外讀物則被列入了不選書目清單之中,他們認為只要能取得好成績就可以。這種做法是非常不恰當?shù)?,這從一定角度抹殺了學生思維的開拓,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想象力,反而會阻礙小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
大多數(shù)人在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下,認為課外閱讀對學生的成績沒有直接關系,往往忽略了課外閱讀的重要性。課外閱讀的主要作用表現(xiàn)在提高寫作水平上,堅持進行課外閱讀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對生活的感悟,并且堅持課外閱讀還能夠幫助學生激發(fā)學習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積累寫作素材的同時能夠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感,促進小學生思維的發(fā)散和想象力的開拓,在以后的寫作中加以運用,不斷提高自身的寫作水平。
四、課外閱讀有利于提升小學生的社會意識
課外閱讀所涉及的領域非常寬廣,其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社會狀態(tài),其內容豐富涵蓋范圍廣,小學生能夠根據(jù)其自身特點以及興趣、愛好選擇合適的課外書籍進行閱讀,在提高自身視野的同時增強其社會責任感,學生通過閱讀能夠了解時事,提高學生的社會意識。但在課外閱讀中,教師應當充分發(fā)揮其引導作用,指導學生篩選書目,引導學生正確閱讀、健康閱讀,防止小學生讀錯書、走錯路,使課外閱讀真正幫助小學生提高生活感悟,理解生活融入生活,提升小學生的社會意識。
五、課外閱讀有利于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成為教育中的重要任務,語文教學中,學生在進行課外閱讀時容易跟隨故事情節(jié),產生相應的心理變化,進而影響到其行為,課外閱讀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小學生的思想、意識、行為,從而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例如,學生在讀《三毛流浪記》時,能夠受到主人公“三毛”的影響,從而在生活中有所感悟,更加珍惜生活;讀《三味書屋》,小學生能夠受到主人公的影響,更加珍惜時間,努力學習。由此可見,閱讀能夠使小學生受到積極影響,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不斷提高語文綜合素養(yǎng)。
【結 語】
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能夠促進小學生寫作素材的積累,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增強其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增加知識儲備,拓展學生視野,從而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劉立紅.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探討【J】.中華少年,2016(3)
【2】郝坤.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分析【J】.作文教學研究,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