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周云
摘 要:在推進落實素質(zhì)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今天,小學體育教師應當充分認識到,體育教育的根本任務在于促進學生身心素質(zhì)的全面提升,培養(yǎng)其終身體育意識,這也是陽光體育理念下小學體育的重要教學目標。本文結合筆者實際教學經(jīng)驗,對此問題展開了論述。
關鍵詞:小學體育 教學活動 終身體育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10-0207-01
小學是培養(yǎng)學生早期體育意識的關鍵時期,同時也是小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基礎。所以我們在開展各種體育活動的過程中需要重視這一問題,通過科學的教學策略來調(diào)動小學生的體育興趣,讓他們積極主動地投身于體育鍛煉中來。
1 小學體育教學現(xiàn)狀分析
多年的體育教學實踐告訴我們,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一般來說包含了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首先是對于教學內(nèi)容的設計,其次是對體育教學目標的理解。在開展體育活動時,很多教師往往會把大部分時間用到體育基本技能訓練上,卻常常忽略了他們在參與體育鍛煉中所表現(xiàn)出的個性和心理狀態(tài);而對于教學目標而言,整個體育活動的教學目標常常是要求學生掌握了哪些知識,并非是他們能夠在學習中是否能夠有所收獲與成
長[1]。這兩個教學誤區(qū)造成了學生無法真正有意識的投身于體育學習中來,而是以一種完成任務的心態(tài)來參與體育鍛煉。對于小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不單單需要其掌握基本的體育素養(yǎng)和技能,還要求學生能夠維持長期的體育鍛煉興趣,將體育意識融入到實際生活中,這才是小學體育教學的根本目標。
2 在體育活動中培養(yǎng)小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
2.1 培養(yǎng)學生體育興趣
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體育鍛煉活動是非常重要的。我們通過開展各種體育游戲,不但可以讓學生保持相對持續(xù)長久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夠讓整個課堂變得充滿趣味性。比如說我們在課堂中要求學生進行“兩人三足”的小游戲,把班內(nèi)學生以兩人為單位進行分組,使用柔軟的布繩綁住他們相鄰的兩只腳,隨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50米前競賽,首先到達終點的小組會得到一份小禮物。類似競技性質(zhì)的體育活動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調(diào)動學生的興趣,讓體育課堂變得更加豐富。同時,在課堂教學中,我們還需要適當?shù)倪M行基礎知識教學,讓學生了解到體育鍛煉對他們未來成長與發(fā)展的重要性,對于內(nèi)容的安排也需要做到以知識為主,以生活化的理念為主。
2.2 培養(yǎng)良好體育習慣
體育教師要結合各個年齡小學生的體育鍛煉需求以及心理需求差異,科學制定出適合小學生發(fā)展的體育鍛煉技術,從而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體育習慣。比如說我們可以給小學生制定出各個階段的鍛煉計劃:三年級學生每天晨跑400米,四年級學生每天晨跑500米,五年級學生每天晨跑600米。根據(jù)學生年齡和學段的提升而逐漸增加鍛煉要求。在這里教師應當注意一個問題,男女生之間的體育鍛煉量是具有差異性的,我們需要結合班內(nèi)學生的具體情況以及學生在體育活動中的實際表現(xiàn)來決定。等待單一訓練項目結束后可對項目進行調(diào)整,從簡單過度到復雜、從部分過度到整體,循序漸進的提高訓練難度。另外,教師還可以選擇周末或寒暑假時,給學生提出假期的體育作業(yè),比如說每天與父母打一小時羽毛球、天氣好時與父母一起出外游泳或者騎自行車等。
2.3 尊重學生心理需求
小學生表現(xiàn)出極強的活躍性,也具有好動的特點,對各種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而各個年齡層次的學生對知識的需求程度也不盡相同,所以在體育課堂中我們需要尊重學生的心理需求,根據(jù)他們的年齡層次來尋找最適合的體育鍛煉項目,或者能夠在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設計一些體育鍛煉活動,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強化對體育基礎知識的認識與理解。另外還應當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來實施課堂教學,讓學生在興趣的帶領下積極參與其中,借助于這些科學的教學方式來讓小學生體會到體育鍛煉的魅力,主動進行體育鍛煉,掌握基本的體育技能,從內(nèi)心深處喚醒他們的體育意識,進而培養(yǎng)其終身體育意識。
2.4 深入開發(fā)課程資源
一方面,體育教師需要努力對競技運動的開發(fā),可采取降低運動難度、調(diào)整場地器材規(guī)格、控制運動負荷、優(yōu)化技術結構等方式,將一些競技體育項目轉變?yōu)樾W生容易接受且能夠有效參與的運動,這樣才不會給學生帶來學習體育的畏懼感,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培養(yǎng)其體育意識;另一方面,可以將現(xiàn)代娛樂健身教材化,借助于對社會或家庭資源的合理利用,在現(xiàn)代社會和生活方式不斷發(fā)展變化的情況下,把小學生實際生活中較為普遍且廣受好評的具有健身性、娛樂性的體育鍛煉項目融入到體育課堂中來,不斷豐富體育教學內(nèi)容,讓學生愛上體育學習[2]。
3 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體育教師應當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根據(jù)他們身心發(fā)育需求來組織教學活動。由于小學生求知欲較強,活力較為旺盛,要讓其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讓他們掌握科學的體育鍛煉方法。只有在這一前提下才能夠培養(yǎng)他們的終身體育意識,為學生未來的全面健康發(fā)展打下牢固的基礎,成為國家與社會需要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桑維龍.探究如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J].新課程導學,2016(34):26.
[2] 谷金明.小學體育中終身體育落實淺探[J].當代體育科技,2013,3(21):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