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肖敏
摘 要:人的智力活動核心是思維,思維是人腦的主要功能,思維的廣闊性、敏銳性、靈活性、深刻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程度是衡量一個人能力發(fā)展水平的重要標志。訓練思維能力旨在開發(fā)智力。而這些都能夠在信息學活動中得到培養(yǎng)。
關鍵詞:信息學;解題能力;發(fā)散思維;學習遷移
有些人將信息學稱為“聰明人的游戲”,這個說法只說對了一半。其實最正確的說法應該是“使人變聰明的游戲”。很多人剛開始學習編程的時候,并不怎么聰明,但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會變得越來越聰明。信息學不需要你聰明絕頂,但會讓你往這個方向發(fā)展。
在信息學活動中,可以使學生的解題能力、發(fā)散思維能力、學習遷移能力得到提高。
一、在信息學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解題能力
一位名叫藍迪·查爾斯的數學老師指出:“老師常說‘運動大腦?!约涸倏匆槐檫@樣的話,讓孩子們感到很沮喪?!?/p>
我們不該常用無意義的指示來搪塞遭遇困難的孩子,我們必須指出解決問題的流程,讓他們知道如何理解、破解,從而解決問題。
如何解決問題?我把它分為以下四個步驟:
1.理解題目(搜集相關資料)
如題目:
《編一個猜數游戲》的游戲規(guī)則:電腦產生一個1到100之間的整數作底數,嘉賓要輪流猜,每猜一次,如果不是底數,就把范圍縮小到嘉賓猜的那個數,直到有人猜中底數為止,誰先猜中,誰就贏。
缺乏解題經驗的學生會無從下手。我會引導分析題目,用“畫一畫”的方法把題目的相關信息標出來,再從中找出相應的解決方法,得出解題步驟:①電腦產生一個1到100之間的整數作底數。②嘉賓要輪流猜。③每猜一次,如果不是底數,就把范圍縮小到嘉賓猜的那個數。④直到有人猜中底數為止,誰先猜中,誰就贏。
2.選擇合適的策略
根據解題步驟選擇合適的策略并寫下解題思路:①用隨機函數產生1~100之間的整數并存入變量底數t;②輸入嘉賓猜的數jb;③用if語句判斷嘉賓猜的數jb是否等于底數t,(用畫圖的方法,判斷如何縮小范圍,范圍用a-b表示,則在①之前要先賦值a:=1;b:=100;)如果嘉賓猜的數比底數大則改變b的值,反之改變a的值;④不斷循環(huán)②③,直到有人猜對時結束程序。
3.解題
根據解題思路,寫出相應的程序。
4.調試
寫好程序后,進行調試。
二、在信息學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
在講解題目時,使用一題多解開拓學生的發(fā)散思維。
例:輸入一個三位整數,將它反向輸出,各個數字之間用空格隔開,寫出程序。如輸入123,輸出3 2 1。
解題思路:
1.輸入一個三位整數。
2.分別取出個十百位個的數字。
3.按照個、十、百的順序輸出。
解題的關鍵是拆分三個數位上的數字,可以整數方式讀入,或以字符、字符串的方式讀入,得出以下方法:
以上的程序還有多種變化,通過一題多解,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這不僅僅停留在摸索多種解法,還要對各種解法進行觀察對比,比較各種解法的優(yōu)缺點,找出最佳的思考途徑和最簡捷的解題方法。
三、在信息學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遷移能力
信息學活動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舉一反三,掌握解題的方法,再遷移到更多的題目。如在講授上面例題后,我會把題目進行變化:
題1:輸入一個5位以內的整數,將它反向輸出,各個數字之間用空格隔開,寫出程序。如輸入1234,輸出4 3 2 1。輸入14893,輸出3 9 8 4 1
題2:一個兩位數X,將它的個位數字與十位數字對調后得到一個新數Y,此時Y恰好比X大36,請編程求出所有這樣的兩位數。
題3:求出100~9999范圍內的所有水仙花花數。(注:所謂水仙花數,就是指各位數字立方之和等于該數的數;a3稱為a的立方,即等于a·a·a的值。例如:因為153=13+53+33,所以153是一個水仙花數)
通過變式練習,學生能更好地掌握知識,靈活運用,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思維,運用知識遷移解決新的問題。
在信息學活動中,培養(yǎng)的不僅僅是信息學方面的人,更是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為學生學習其他學科打下堅實的基礎,信息學活動讓你在學習的過程中,變得越來越聰明!
參考文獻:
[1]陳穎,邱桂香,朱全民.CCF中學生計算機程序設計入門篇[M].科學出版社,2018-03.
[2]江濤,宋新波,朱全民.CCF中學生計算機程序設計基礎篇[M].科學出版社,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