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暢銷書譯介的宏觀、中觀和微觀倫理探究

      2018-10-29 11:15:04陸秀英
      文教資料 2018年17期
      關鍵詞:中觀宏觀微觀

      陸秀英

      摘 要: 隨著引進版暢銷書的市場份額和社會影響力日益擴大,其翻譯和出版受到更多的關注。大眾文化語境下,暢銷書的譯介形態(tài)和模式發(fā)生改變,有必要從倫理視閾重新思考暢銷書譯介的立場、態(tài)度、責任、規(guī)范等。根據(jù)已有的翻譯倫理研究成果,從宏觀、中觀和微觀倫理層次探究暢銷書譯介立場、動機、選材上的文化態(tài)度;暢銷書譯介組織或行業(yè)規(guī)范;暢銷書譯者職業(yè)規(guī)范及主體間關系。暢銷書譯介的宏觀倫理本質在于“求善求和”,中觀倫理在于“求適共利”,而微觀倫理則在于“求真對話”。暢銷書譯介“三觀”倫理相互滲透、相互作用。

      關鍵詞: 暢銷書譯介 倫理 宏觀 中觀 微觀

      一、引言

      根據(jù)《不列顛百科全書》,“暢銷書”(bestseller)是“一個時期內,在同類書的銷量中居于領先地位的書,作為表明公眾的文學趣味和評價的一種標志”。國內學者把暢銷書的概念定義得更具體,指“在特定的空間范圍內,在一段不間斷的時期內,在開放的市場環(huán)境下,經過讀者的自主購買消費,持續(xù)銷量達10萬冊以上,獲得良好經濟效益并產生較大社會影響的圖書”[1]。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教育識字的普及,閱讀人群不斷擴大,書籍文化產品可以工廠化生產,像消費品一樣在文化市場流通,文化語境從精英化向大眾化靠攏,圖書出版營銷運作和各類圖書榜的興起,暢銷書的市場份額和社會影響力日益引起關注。

      根據(jù)開卷網(wǎng)的數(shù)據(jù),2015年中國圖書市場動銷的168萬種圖書當中,銷量排名前5%的圖書品種為零售市場貢獻了64.43%的市場銷售碼洋[2],其中貢獻不容小覷的是引進版暢銷書。2016年度虛構類、非虛構類、少兒類暢銷書排名前10中,引進版占30%[3]。自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引進版類暢銷書在文學類、非文學類、少兒類三大暢銷書排行榜上一直占有一定的份額[4]。

      引進版暢銷書的關鍵在于翻譯和出版兩個方面。大眾文化語境下,暢銷書譯本的生產環(huán)境和媒介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圍繞暢銷書譯介,近年來出現(xiàn)了諸如粗譯、搶譯、濫譯、紙質和電子版權爭奪、譯本盜版、網(wǎng)絡眾包翻譯的譯者署名、作品中敏感內容的刪減改編處理等問題,從倫理視閾重新思考暢銷書的譯介立場、態(tài)度、責任、規(guī)范迫在眉睫。

      二、暢銷書的譯介研究回顧

      譯介研究通?!耙晕膶W譯介為基本研究對象,由此展開文學傳播、接受、影響等方面的研究”[5]。暢銷書的譯介研究不僅關注語言層面的雙語轉換,還包括暢銷書的選材、翻譯、營銷、接受和影響等,探討譯語文化中的政治、意識形態(tài)、文學觀念、經濟利益、傳播手段等因素是如何影響暢銷書的選題、翻譯的組織、譯者的翻譯策略傾向及大眾讀者的閱讀心理等。

      迄今,國外針對暢銷書的譯介研究,大致有三類:一是探討暢銷書“工廠化”譯介的特點。John Milton概括暢銷書譯介特點為廣泛的讀者群、市場化、標準化、規(guī)?;?、迎合讀者而進行改編、原作者的聲音消失、時間緊、重復出版、注重包裝[6];二是從意識形態(tài)視角審視暢銷書的翻譯策略。暢銷書的譯者過多采用歸化翻譯迎合目的語讀者,導致目的語意識形態(tài)及對“他者”文化的偏見被強化,不利于人本主義的跨文化交際[7];三是分析暢銷作品的翻譯難點,如文化詞的翻譯處理。暢銷書譯本特點是語言流暢和容易識別,針對文化詞及文化搭配詞的翻譯,譯者應注意恰當處理,在滿足出版社、讀者譯者的倫理要求之間保持平衡[8],使譯作更加可讀和令人享受[9]。

      國內暢銷書譯介的研究側重點有所不同:一是個案分析暢銷書翻譯中存在的質量問題。由于搶占市場時間緊、“眾包”翻譯任務等,暢銷書翻譯質量受人詬病,出現(xiàn)重復出版、漏譯、錯譯、可讀性差等問題[10];二是探討暢銷書翻譯中的文化操控和文化霸權現(xiàn)象。蘭莉(2011)以《狼圖騰》為例,分析暢銷書譯介中的譯本選擇、譯者選擇和譯者翻譯策略以目的語讀者為取向,存在目的語強勢文化操控及文化霸權問題[11];三是從社會、文化、文學角度探討引進版暢銷作品選題的歷史變遷,如魏清光(2013)對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翻譯出版物選題變遷的社會動因進行了分類和解釋[12]。

      大眾文化語境下的暢銷書譯介與精英文化時代下的經典作品譯介模式和形態(tài)具有不同的特點。縱觀國內外暢銷書譯介的研究,盡管已經關注了譯介存在翻譯質量、過多采用歸化策略、對待文化“他者”意識形態(tài)抱有偏見等問題,但未能從倫理途徑深入探究暢銷書譯介的立場、態(tài)度、責任、道德、規(guī)范等問題。

      三、暢銷書譯介倫理探究:理論支撐與“三觀”層次

      (一)理論支撐:翻譯倫理研究成果

      翻譯倫理研究始于20世紀80年代, Berman(1984;1992),Venuti(1998), Pym(1997; 2001; 2012), Chesterman(1997; 2001; 2004), Koskinen(2000), Sandra Berman & Michael Wood (2005), Inghilleri (2008), Goodwin(2010),Baker(2011), Oktay Eser(2015), Joanna Drugan(2017)等一大批學者對翻譯倫理都有過著述。翻譯倫理的研究成果豐富,概括起來包括:(1)對待文化“他者”的態(tài)度。Antoine Berman提出“以異為異”和“尊重他異性” [13],尊重和突出語言與文化差異。譯者可采用“異化策略”實現(xiàn)“存異”倫理,防止文化殖民主義[14]。Sandra Berman與Michael Wood (2005)重申跨文化交際中翻譯應尊重文化“他者”的倫理 [15]。(2)翻譯實踐規(guī)范。Chesterman在論述翻譯倫理四條價值(明晰、真實、信任和理解)的基礎上,剖析再現(xiàn)、服務、交流、規(guī)范、職業(yè)承諾等五大翻譯倫理模式[16],解讀了“該怎么譯”的翻譯操作規(guī)范;Chesterman的翻譯倫理模式被參照分析具體翻譯實踐問題,如方夢之(2012)[17]和李先玉(2016)[18]等對照Chesterman的翻譯倫理模式探討了期刊翻譯和科技翻譯如何規(guī)范。(3)譯者職業(yè)倫理。翻譯作為職業(yè)性服務,譯者為了達成“最大程度上的跨文化合作”,有義務“協(xié)助實現(xiàn)跨文化理解的中間人”[19],“文化間性”、“合作共贏”和“職業(yè)理念”是譯者職業(yè)倫理的核心概念。隨著翻譯與沖突、戰(zhàn)爭等都進入西方翻譯學者的研究視野,譯者也有為客戶群體進行翻譯的價值和責任[20]。譯者職業(yè)倫理是譯者對翻譯職責、價值和責任等的認定,偏重于職業(yè)理念和行為操守,不同于實踐規(guī)范。譯者除職業(yè)能力之外,還要承擔社會責任[21]。(4)翻譯行業(yè)準則。Oktay Eser列舉分析了幾大翻譯行業(yè)組織和協(xié)會提出的翻譯行業(yè)倫理后,提出了翻譯行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在于翻譯行業(yè)里的個人或組織內化那些準則,并為了客戶、員工或集體利益承擔起經濟、法律和社會責任[22]。(5)翻譯倫理學的構建。王大智(2005,2009)、孫致禮(2007)、王克明(2009)等國內學者圍繞“忠實”、“責任”、“權利”甄別翻譯倫理概念;呂?。?006)從交往行為哲學視角試圖建構翻譯倫理學;楊潔與曾利沙(2010)則從翻譯管理倫理、翻譯操作倫理、翻譯批評倫理等方面分類拓展翻譯倫理內容;楊鎮(zhèn)源(2013)與彭萍(2013)結合中國一些傳統(tǒng)倫理概念及后現(xiàn)代語境,探討翻譯倫理學研究的內容和體系。

      正如Barbara Godard所言,翻譯行為中涉及的“不是一種而是多種倫理”[23],既可以是對異質文化“他者”的態(tài)度、翻譯實踐操作規(guī)范、翻譯行業(yè)規(guī)范,又可以是譯者的翻譯立場、態(tài)度、價值和責任,還可以成為一門學科體系。

      王海明在《倫理學原理》中將倫理學分為元倫理、規(guī)范倫理、美德倫理。元倫理是關于優(yōu)良道德之制定方法;規(guī)范倫理包括道德主體(社會為何制定道德)、道德實體(倫理行為之事實如何)、道德價值(倫理行為之應該如何);美德倫理,優(yōu)良道德之實現(xiàn)[24]?!皞惱怼币辉~與“道德”休戚相關,在規(guī)范倫理學和美德倫理學中倫理的側重點不完全一致,前者偏重規(guī)范和準則,后者則偏向態(tài)度和價值。由此,暢銷書譯介的倫理研究既是一種規(guī)范性探索,又是一種價值道德層面的追求;既可描寫暢銷書譯介主體行為與事實規(guī)律,又可規(guī)定研究暢銷書譯介立場、態(tài)度、價值、實踐規(guī)范、行業(yè)規(guī)范。

      (二)暢銷書譯介的宏觀、中觀和微觀倫理探究

      在經濟倫理學中,“倫理可從微觀、中觀和宏觀這三個層次和視角進行把握”,“微觀倫理旨在界定和把握個體間的行為關系,中觀倫理旨在界定和把握組織與產業(yè)的倫理關系,宏觀倫理則是對社會、全局與國家乃至國際社會的道德倫理界定與處理”[25]。社會科學常把考查全球、國家范圍內或綜合性的問題稱為宏觀研究;從局部或個體等入手為微觀研究;中觀介于兩者之間,通常關注企業(yè)組織、行業(yè)部門等。參照經濟倫理學中的宏觀、中觀和微觀框架,結合翻譯倫理已有研究成果,暢銷書譯介的倫理研究可從宏觀、中觀和微觀三個層次進行。

      1.宏觀倫理圍繞暢銷作品譯介立場、動機、選材上的文化態(tài)度。要回答的問題涉及:引進版暢銷作品譯介立場和動機有哪些,是否存在某種強勢文化霸權?譯本中對待“文化他者”的意識形態(tài)如何處理,是否存在某種偏見?暢銷作品的譯介立場、動機、選材的文化和文學態(tài)度可以遵循什么指導原則?

      通過對國內一段時期的引進版暢銷書譯介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暢銷書榜單、出版社出版動機、譯本翻譯策略,考察暢銷書譯介的選題考慮、譯介立場、文化和文學態(tài)度。

      Cronin在《翻譯與全球化》中提出翻譯在世界文化的多元交流和互動的過程中,富有責任和使命去維護民族文化傳統(tǒng)和本土身份,維護文化和語言多樣性,抵抗文化霸權主義,促進世界文化的共同繁榮[26]。暢銷書譯介的選題不應只考量短期內讀者轟動效應或經濟利潤,文本形式、題材和來源的多樣性是長遠衡量要素。暢銷書譯本不能一味討好目的語讀者進行文化和文學改編歸化翻譯處理,“以異為異”和“尊重他異性”,實現(xiàn)“存異”倫理,尊重文化“他者”的文化態(tài)度也應全面考慮。

      文學的價值在于“明道”、“載道”與“思想啟蒙”的社會作用;也在于文學的情感性、思想性和人文性。暢銷書作為文化消費品,消遣性和娛樂性功用也許蓋過文學的本體價值和對讀者人文素養(yǎng)的培育和人文精神的熏陶。但是,暢銷書的長銷和經典之路,除了市場利益外,還要融合審美、娛樂、宣泄、認識、教育等五大功能,而且文學本體價值仍是重心。

      2.中觀倫理的重點在于暢銷書譯介組織、群體、平臺或機構等行業(yè)行為規(guī)范。需要回答的問題有:暢銷作品譯介過程中是否存在盜版、搶譯、濫譯、媒體營銷過度和操縱讀者閱讀口味?暢銷作品的翻譯出版組織有哪些,面臨什么樣的挑戰(zhàn)?網(wǎng)絡眾包、眾籌翻譯平臺或社區(qū)在翻譯暢銷書過程中面臨哪些新問題,應遵循什么樣的規(guī)范或準則?

      引進版暢銷書的翻譯出版組織既有傳統(tǒng)型出版社,又有新型網(wǎng)絡眾包或眾籌翻譯出版平臺。隨著出版翻譯對象形態(tài)呈現(xiàn)數(shù)字化,版權傳播與消費的產業(yè)鏈初步形成,眾籌眾包翻譯模式也已經呈現(xiàn)出新業(yè)態(tài)[27],引進版權、招募項目負責人、遴選譯者、編輯出版和營銷宣傳與傳統(tǒng)經典作品翻譯出版不同。眾包或眾籌翻譯出版平臺盡管縮短了翻譯產品流向市場的流程,也加強了編輯、譯者和作者等之間的協(xié)作,但由于平臺上志愿的身份消解了傳統(tǒng)意義上的責任和義務,由此出現(xiàn)質量監(jiān)控、流程管理、項目管理、利益分配、版權歸屬等問題。在眾包翻譯平臺上,引進版暢銷作品的出版、傳播和商業(yè)運作需要制定新的規(guī)范和方案[28]。

      我國翻譯行業(yè)目前有三部翻譯國家標準作為指導:《翻譯服務規(guī)范第1部分筆譯》(GB/T 19363.1-2003)、《翻譯服務譯文質量要求》(GB/T19682-2005)和《翻譯服務規(guī)范第2部分口譯》(GB/T 19363.2-2006)。這些行業(yè)翻譯標準未強調對翻譯工作中各環(huán)節(jié)進行嚴密的管理和控制,這一點德國標準化學會(DIN)所出版的翻譯行業(yè)質量標準DIN2345是以過程和管理為主導方向,值得借鑒。

      1992年國家版權局頒布了《實施國際著作權條約的規(guī)定》,根據(jù)該規(guī)定,外國作品在我國出版,受我國《著作權法》《著作權法實施條例》《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等相關國內法規(guī)的保護。時至今日,圖書市場環(huán)境下“看不見的手”對經濟效益和利潤的最大化追逐,有些出版社通過版本改編、制造讀者口味或進行惡俗炒作,亟待新的政策和法規(guī)引導暢銷書的翻譯出版。

      3.微觀倫理探究暢銷作品譯者職業(yè)規(guī)范和暢銷書譯介主體間的生態(tài)關系。需要回答的問題有:暢銷書譯本質量總體如何,是否存在漏譯、錯譯、誤譯、詩學等方面的問題?暢銷作品翻譯中的贊助人、譯者、讀者、評論者之間的關系怎樣?主體之間的關系應該怎樣發(fā)展?

      暢銷書譯本中常被詬病的是漏譯、錯譯、誤譯和刪譯現(xiàn)象嚴重。Chesterman的翻譯微觀倫理“明晰、事實、信任和理解”及5條翻譯倫理模式可為譯者實踐操作提供很好的指導。明晰和事實反映原作與譯作的關系;信任和理解反映主體之間的關系[29]。再現(xiàn)的倫理——再現(xiàn)原文文本、原文作者;服務的倫理——完成與委托人協(xié)商后達成的要求;交際的倫理——與“他者”進行交流;基于規(guī)范的倫理——滿足特定的文化期待;承諾的倫理——履行職業(yè)道德的規(guī)范和誓言[16],這些成為譯者在暢銷書譯介中所遵循的操作規(guī)范。

      同時,國際翻譯組織制定的譯者職業(yè)準則也可以給我們很多啟示。國際翻譯工作者聯(lián)合會(國際譯聯(lián))通過的《翻譯工作者憲章》,“闡明與翻譯工作者的職業(yè)密切相關的幾項共同原則”、“奠定翻譯工作者道德規(guī)范的基礎”、“為翻譯工作者及其職業(yè)團體提供某些活動方針”。澳大利亞譯者協(xié)會倫理準則列出了九條倫理準則以規(guī)范和約束譯者的行為,如職業(yè)行為、保密、能力、公正、準確、明晰角色界限、保持職業(yè)關系、職業(yè)發(fā)展及行業(yè)團結。德國的《口筆譯人員公共指定及其宣誓法》,就“翻譯人員資格要求”、“翻譯人員承擔公共翻譯的程序”、“翻譯人員的權利和義務”三個重要方面作了法律上的規(guī)定和要求,做到了服務標準化、管理程序化、翻譯規(guī)范化。

      在暢銷書譯介主體間關系中,贊助人(編輯)話語有時占據(jù)主導,譯者的聲音被忽視,讀者的參與被裹挾,這些并不符合哈貝馬斯提出的交往倫理。在他看來,“交往行為是主體間通過符號協(xié)調,以語言為媒介通過對話達到人與人之間的理解和一致的行為”[30]。主體間的對話在于參與對話的各方應是平等的,且參與對話的各主體必須遵守被語言和生活共同體所承認和接受的準則與規(guī)范,即“交往理性”[31]。

      四、結語

      暢銷書具有商品和社會屬性,兼具文化和文學屬性。暢銷書譯介的倫理研究復雜,可以通過宏觀、中觀和微觀三個層次解讀研究的問題。暢銷書譯介的“三觀”倫理相互滲透,相互作用,無法割裂。暢銷書的宏觀倫理關鍵是“求善求和”,尊重文化他者,追求文化、文學價值與經濟利益的綜合,協(xié)調外來文學與本土文學的發(fā)展,契合大眾趣味,引領大眾趣味;中觀倫理關鍵是“求適共利”,制定適合適時的翻譯出版行業(yè)規(guī)范、制度和準則,行業(yè)組織共同謀利和可持續(xù)發(fā)展;微觀倫理旨在“求真對話”,強調譯者職業(yè)規(guī)范和譯介主體間進行對話。

      參考文獻:

      [1]楊虎,肖東發(fā).“六維”視角下的暢銷書概念界定[J].編輯之友,2014(11):13-16.

      [2]2016年中國圖書行業(yè)市場結構分析及產銷情況分析[EB/OL].http://www.chyxx.com/industry/201701/489068.html,2017.1.30.

      [3]開卷公布2016圖書市場報告[EB/OL].http://book.sina.com.cn/news/sygc/2017-07-18/doc-ifxzqnip1715903.shtml,2017.07.18.

      [4]周百義,蘆珊珊.暢銷書出版三十年[J].出版科學,2008(6):6-15.

      [5]查明建.譯介學:淵源、性質、內容與方法[J].中國比較文學,2005(1):40-60.

      [6]John Milton. Translating classic fiction for mass markets [J]. The Translator, 2001(1): 43-69.

      [7][14]Lawrence Venuti. The Scandals of Translation: Towards an Ethics of Difference[M]. London/New York: Routledge,1998:155,154.

      [8]Yesim Dinckan. Translating bestsellers[J]. Journal of Translation Studies, 2006(16):107-121.

      [9]Yesim Dinckan. Culture-bound collocations in bestsellers: a study of their translations from English into Turkish [J]. Meta, 2010(3):456-471.

      [10]孫曉青,車忱.暢銷書翻譯質量堪憂[J].編輯之友,2013(5):88-90.

      [11]蘭莉.暢銷小說翻譯中的文化操控及文化霸權[D].長沙:湖南科技大學,2011.

      [12]魏清光.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翻譯出版物選題變遷的社會動因分析[J].中國出版,2013(2):13-16.

      [13]Antoine Berman. The Experience of the Foreign: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in Romantic Germany[M]. New York: SUNY Press, 1992:74.

      [15]Sandra Bermann & Michael Wood. Nation, Language, and the Ethics of Translation[M].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5: 5-7.

      [16]Andrew Chesterman. Proposal for a hieronymic oath. Anthoy Pym. The Return to Ethics, Special Issue of the Translator[M]. Manchester: St. Jerome Publishing, 2001: 139-154.

      [17]方夢之.翻譯倫理與翻譯實踐——談我國部分英文版專業(yè)期刊的編輯和翻譯質量[J].中國翻譯,2012(2):92-94.

      [18]李先玉.翻譯倫理視角下的科技翻譯[J].中國科技翻譯,2016(1):41-59.

      [19]Anthony Pym.On Translator Ethics: Principles for Mediation Between Cultures[M].Amsterdam /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2012: 166-167.

      [20]Mona Baker & Carol Maier. Ethics in interpreter & translator training [J].The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er, 2011(1): 1-14.

      [21]Joanna Drugan. Ethics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practice: Interpreters and translators engaging with and beyond the professions [J]. The Translator, 2017(2): 126-142.

      [22]Oktay Eser. Sustainable codes of ethics in translation services [J]. Turkish Studies,2015 (6): 449-458.

      [23]劉云虹.翻譯價值觀與翻譯批評倫理途徑的建構—貝爾曼、韋努蒂、皮姆翻譯倫理思想辨析[J].中國外語,2013(5):83-88.

      [24]王海明.倫理學原理[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25]譚偉東.經濟倫理學——超現(xiàn)代視角[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148.

      [26]Michael Cronin. Translation and Globalization[M].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3:133-134.

      [27]楊會勇.出版行業(yè)介入翻譯業(yè)務的現(xiàn)狀和發(fā)展探討[J].中國出版,2016(12):64-67.

      [28]郝俊杰.眾包翻譯的倫理探索[J].上海翻譯,2016(4):43-49.

      [29]Andrew Chesterman. Memes of Translation[M]. Amsterdam &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1997:170.

      [30]哈貝馬斯.交往行動理論第一卷[M].重慶:重慶出版社,1994:297.

      [31]哈貝馬斯,著.張博樹,譯.交往與社會進化[M].重慶:重慶出版社,1989:171.

      基金項目: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基金項目“大眾文化語境下暢銷書譯介的倫理研究”(15YJA 740031);江西省社會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項目“翻譯倫理觀照下文學暢銷作品的譯介研究”(14YY03)。

      猜你喜歡
      中觀宏觀微觀
      “唯識與中觀”專題討論
      哲學分析(2021年3期)2021-11-25 17:10:30
      “《智取生辰綱》:于‘智’的角逐中觀情節(jié)之妙”教學設計
      材料界面之超微觀表征:“鏡”中觀乾坤——材料界面、微納分論壇側記
      一種新的結合面微觀接觸模型
      新時代糧食宏觀、中觀、微觀“三觀”維度思考
      宏觀與政策
      宏觀
      河南電力(2016年5期)2016-02-06 02:11:23
      微觀的山水
      詩選刊(2015年6期)2015-10-26 09:47:10
      宏觀
      微觀中國
      浙江人大(2014年8期)2014-03-20 16:21:15
      成都市| 屯昌县| 河源市| 镇赉县| 平和县| 石阡县| 延边| 东明县| 宁夏| 宜兰县| 西藏| 新乐市| 尖扎县| 长垣县| 逊克县| 雅江县| 泽库县| 宝山区| 阜新市| 鸡泽县| 金坛市| 黄山市| 平顺县| 淮南市| 石景山区| 方正县| 和林格尔县| 泰州市| 哈尔滨市| 昌平区| 正镶白旗| 横峰县| 开平市| 正阳县| 无棣县| 晋宁县| 钟祥市| 建始县| 桐城市| 禄劝| 绵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