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娜娜
摘要:高一學生因為剛步入高中,對周圍的環(huán)境不是很適應,難以及時跟上教師的講課節(jié)奏。而高三學生離高考越來越近,壓力倍增。所以,高中學習的最好階段也是最重要的階段就是高二的時候,這個時候的學生學習壓力不大且已經(jīng)適應了高中的課程。他們的學習效率可以達到最大化,教師采用一定的科學方法讓學生樂于學習,對于其以后的成長有著深遠的影響。
關鍵詞:高二;生物;教學;思考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8)07-0003
不斷提高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可以說是每個高中生物教師永恒的追求。伴隨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越來越多新的教學方式方法被運用到了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為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提供了有利的條件。高中生物教師應當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導下,革新教學觀念,大膽運用與實踐這些新的教學方式方法,并結合自身教學經(jīng)驗對這些方式方法予以進一步優(yōu)化完善,使其更加適用于自己課堂的教學,最終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一、重視課堂導入
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對生物教學有著重要的意義。生物教師可以在課堂開始的前五分鐘,檢測學生上節(jié)課的復習效果,也可以通過觀看簡短的視頻引入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例如,在學習細胞學章節(jié)中,學生需要研究植物細胞與生物細胞的區(qū)別,教師可以播放兩個短視頻分別是關于植物細胞和生物細胞新陳代謝的過程。雖然學生無法通過五分鐘的短小視頻牢牢掌握細胞教學的知識,但是這五分鐘的課堂導入視頻可以為學生的預習帶來進一步的完善,可以讓學生基本掌握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以此為例,教師應該不斷完善教學計劃,精心制定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
二、利用多媒體教學
相比起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情境化的教學模式更能夠贏得學生的喜愛。為了更好地提高高中生物教學的課堂效率,在高中人教版生物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多利用多媒體進行生物知識的講解,這樣可以將很多抽象的概念轉變成生動的內容,不僅能夠營造出熱烈的學習氣氛,讓學生更有興趣參與到課堂學習與互動中,而且能夠加深學生對于生物知識的理解,達到提高高中生物教學課堂效率的目的。例如,在關于DNA 的分子結構章節(jié)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 DNA 雙螺旋分子的圖片和結構模型,并聲情并茂地對其結構進行講解, 使得學生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學習DNA分子的結構,形成對該章節(jié)知識比較清晰的印象。課后,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制作 DNA分子結構的模型并進行評比,從而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利用多媒體教學在帶動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能夠使學生高效地學習到生物知識。
三、聯(lián)系生活
生物學和人們的日常生活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所以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列舉一些生活中的例子進行解析,也可以用提問的方式,引發(fā)學生思考。比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為什么同學們在參加短跑過后,腿會酸。同樣的,這也是關于無氧呼吸的問題,高等動物和人體在劇烈運動時,盡管呼吸運動和血液循環(huán)都大大加強了,但是仍然不能滿足骨骼肌對氧的需要,這時骨骼肌內就會出現(xiàn)無氧呼吸,而高等動物和人體的無氧呼吸產(chǎn)生乳酸,這就導致人會感覺到酸楚。而短跑就是一種劇烈的運動項目,所以在校運動會的短跑比賽中,學生都會有腿酸的感覺。最終,通過植物和動物的案例分析,學生可以更加全面地掌握無氧呼吸的特點。
四、小組合作學習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小組合作能力,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效率。高中生物教師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來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時候,應當注意以下三點:一是正確定位自身角色。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并不表示生物教師可以變得更加清閑,相反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只有正確定位自身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扮演的角色,將監(jiān)督與引導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通過現(xiàn)場的細致觀察,掌握各個合作學習小組的活動開展情況,并及時給予存在問題的小組一定的引導與幫助,只有如此才能有效保障小組合作學習順利開展下去。二是科學劃分合作學習小組。在進行分組之前,教師應充分考慮每個學生的個體特性,比如性格、學習成績、特長等等,確保每個合作學習小組成員之間能夠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彼此的學習成績也能夠有一個較為合理的分層,即優(yōu)生、中等生、學困生合理搭配。三是進行有效的評價總結。在小組合作學習開展完畢后,統(tǒng)一靈活展開教學活動。
五、做好教學反思
課后反思是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及時的教學反思能夠促進教師專業(yè)的成長和教學能力的提高。每節(jié)課講完后,教師都應該反思得與失,一方面將其中對自己有啟發(fā)的,能夠有益于以后教學的經(jīng)驗記錄下來。比如在教學過程中臨時應變處理突發(fā)事件的得力措施,層次清楚、條理分明的板書設計,教學方法上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知識上的新發(fā)現(xiàn),組織教學方面的新招,某一誤區(qū)的新突破,那些讓你腦中突然一亮的小靈感等等。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是記錄自己教學中的失誤地方,這是教師最值得反思和學習的內容。教師要對自己在課堂上的失誤、疏漏之處進行反思、剖析,研究出解決辦法,使其成為以后再教時應吸取的教訓。另外,教師還應將學生的一些獨到見解也記錄下來,這樣不僅使學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廣,而且對他們也是一種贊賞和激勵。同時,這些創(chuàng)新性的見解也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與完善,可拓寬教師的教學思路,提高教學水平。
生物課程的有效性存在著很大的提升空間,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不能放棄對生物的努力。教師通過完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學習動力,而學生也要對自己有嚴格的要求,培養(yǎng)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積極參與課堂的互動,養(yǎng)成愛思考愛提問的課堂習慣。只有從教師、學生兩方面抓起,才能保障生物課堂的順利發(fā)展。所以,教師和學生要互相尊重,互相配合。學生學好理論知識,掌握實驗技巧,才能最終提高生物成績。
(作者單位:安徽省滁州市鳳陽中學 239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