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翠芳 吳麗
【摘 要】目的:研究個體化心理護理應用于血液透析護理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我院2016年6月-2018年2月期間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50例作為研究對象,運用數(shù)字隨機表法將其分為兩組,其中給予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而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再運用個體化心理護理,對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進行對比分析,了解患者在護理前后的變化情況等。結果:護理前,兩組的抑郁自評量表(SDS)和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護理后,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的SDS和SAS評分明顯下降,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同時,兩組的SF-36評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于血液透析患者,其在臨床治療中采用個體化心理護理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消除患者內(nèi)心的負面情緒等。
【關鍵詞】個體化心理護理;血液透析;負面情緒;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5--02
血液透析主要是用于尿毒癥患者的治療?;颊吣I臟失去了原有的利尿、排毒功能,無法將體內(nèi)的代謝廢物排出體外,導致體內(nèi)環(huán)境紊亂。血液透析能夠代替腎臟起到保持內(nèi)環(huán)境平衡的作用,但是這種治療手段會使患者出現(xiàn)并發(fā)癥,給患者身心造成巨大的壓力,患者容易出現(xiàn)過度悲觀、極度恐懼的情緒[1]。因此,本文探討了血液透析護理中運用個體化心理護理的臨床效果,如下報道。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50例為研究對象,31例為男性、19例為女性,年齡37-68歲,平均年齡為(45.1±8.2)歲,其中10例為急性中毒、10例為急性腎衰竭、30例為慢性腎功能衰竭,運用數(shù)字隨機表法將其分為兩組,每組25例。兩組的年齡、疾病類型等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
1.2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即監(jiān)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和尿量,叮囑患者多注意休息,合理安排患者日常飲食等。
1.2.2 觀察組 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再給予個體化心理護理:①抑郁和焦慮心理護理 患者對血液透析的了解較少,并且血液透析治療時間較長,會給患者帶來很大的痛苦,這樣就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恐懼心理。而血液透析的治療費用昂貴,患者經(jīng)常會擔心給家庭帶來較大的經(jīng)濟負擔,因此很容易出現(xiàn)焦慮心理。護理人員在對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要與患者保持良好的溝通,為患者講解血液透析治療的優(yōu)勢,并在患者治療的過程中給予患者更多的安慰,幫助患者消除恐懼和焦慮情緒[2]。②期待心理護理。一些患者具有較強的求生欲望,十分關心透析結果,希望透析治療后出現(xiàn)奇跡,但是結果往往不盡如人意。針對這類患者,護理人員應該盡量幫助患者結局實際問題,告訴患者治療的有效性和重要性,及時將治療結果告知患者,使患者的自我調(diào)節(jié)能力和信心增強,使患者的顧慮減少,對患者的不良心態(tài)進行糾正,引導患者保持一顆平常心,緩解期待心理;③悲觀心理護理 實施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一般病情較重,并且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會承受巨大痛苦,加上血液透析時間較長并且減小較慢,很容易導致患者出現(xiàn)悲觀情緒,從而對其治療效果造成嚴重影響。因此在對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護理人員應該積極為患者講述一些治療成功的案例,并與患者家屬保持良好的溝通,與患者家屬一起幫助患者建立治愈的信心,消除患者的悲觀心理,從而提升治療效果。
1.3 觀察指標 分別觀察記錄兩組治療前后的SDS和SAS評分,得分越高,說明焦慮或者抑郁越嚴重[3],并且記錄兩組的SF-36評分。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在EXCEL表格中,錄入本次研究所涉及到的所有數(shù)據(jù),采用SPSS20.0軟件,用百分比(%),對計數(shù)資料進行表示,予以卡方(χ2)檢查,用()對計量資料進行表示,予以t檢查,其中,統(tǒng)計學意義用“P<0.05”表示。
2 結果
2.1
2.2 兩組SF-36評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當腎臟疾病發(fā)展至終末期后,患者腎功能基本喪失,主要表現(xiàn)為患者體內(nèi)水電解質(zhì)、酸堿度紊亂及血液新陳代謝廢物無法有效濾出,導致患者病情進行性發(fā)展,一般患者臨床預后結局較差,生活質(zhì)量低下[4]。血液透析是目前臨床治療終末期腎病的常用方法,但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導致患者在血透期間易出現(xiàn)焦慮、緊張、恐懼等負性情緒,并且疾病認知程度低下導致患者治療依從性較差,嚴重影響血透效果及預后結局。在個體化心理護理中,充分考慮到患者的個體差異性,結合患者的不同心理特點,采取針對性護理措施,可以使患者的心理適應力和承受力提高,使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tài)得到改善,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提高。同時,再對患者進行適當?shù)慕】到逃?,可以引導患者正確認識疾病,讓患者了解到治療的重要性,使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提高。在本次研究中,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的SDS和SAS評分改善明顯,且SF-36評分高,效果顯著。由此可見,臨床上給予血液透析患者個體化心理護理可以穩(wěn)定患者的情緒,改善不良心理狀態(tài),提高患者生活質(zhì)量,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王申偉.血液透析急性并發(fā)癥的病因及處理[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6,10(7):242-243.
王春梅.血液透析護理中應用心理護理對提高患者舒適度的臨床效果觀察[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5,80:175+177.
黃冬梅,張三秀,劉建紅.心理護理對長期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及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當代醫(yī)學,2017,23(16):175-177.
劉敬賀.個體化心理護理在血液透析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5,62(3):21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