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放
【摘 要】
目的:研究運動損傷中腰椎形態(tài)的改變及康復治療效果。方法:選擇2016年2月-2017年2月醫(yī)院收治的運動損傷腰椎形態(tài)改變患者80例,采用隨機分組的方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患者40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藥物治療及牽引治療,觀察組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采取綜合康復治療。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功能障礙情況和疼痛情況,并對比兩組患者的滿意度情況。結果:兩組患者治療前ODI、VAS評分沒有顯著差異(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后ODI評分(13.6±2.2)分,VAS評分(2.1±0.4)分,均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總滿意率為95.00%,高于對照組患者的70.00%(P<0.05)。結論:在運動損傷中發(fā)生腰椎形態(tài)改變,采用常規(guī)治療加綜合康復治療的方法,能夠取得理想的療效。
【關鍵詞】 運動損傷;腰椎形態(tài)改變;康復治療;效果評價
【中圖分類號】R648 【文獻標志碼】
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6-211-01
在運動過程中,如果運動過量、運動保護不當等,可能會發(fā)生運動損傷,不但影響運動能力,還會對日常生活造成影響。在運動損傷當中,有一定的機率發(fā)生腰椎形態(tài)改變,如腰椎間盤突出等,嚴重影響患者的運動能力。為了能夠快速解除病痛,恢復運動功能,僅僅采用常規(guī)方法治療,是遠遠不夠的[1]。因此,需要在常規(guī)治療方法的基礎上,再采取有效的措施,以進一步促進患者的康復?;诖耍疚倪x擇2016年2月-2017年2月醫(yī)院收治的運動損傷腰椎形態(tài)改變患者80例,研究了運動員損傷中腰椎形態(tài)的改變及康復治療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2月-2017年2月醫(yī)院收治的運動損傷腰椎形態(tài)改變患者80例,采用隨機分組的方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患者40例,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齡在19-34歲,平均年齡為(26.7±2.8)歲;觀察組患者40例,其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齡在19-35歲,平均年齡為(26.5±2.6)歲。納入標準:均判定為運動損傷,影像學檢查均發(fā)現有腰椎形態(tài)改變,患者對本研究知情同意,經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有其它原因所致肢體功能障礙的患者,有心肺功能障礙的患者,合并嚴重慢性全身性疾病的患者。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方面,都不具有顯著差異(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藥物治療加牽引治療的方法,使用康寧克通或氟美松、維生素B12、利多卡因等行椎間孔阻滯和局部痛點阻滯。同時采用常規(guī)方法進行牽引治療。
1.2.2 觀察組
觀察組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根據患者的恢復情況,采取綜合康復治療的方法。①對常規(guī)物理療法加以完善,包括運動治療、熱療、電療、紅外線照射等,治療方法和劑量頻率等,根據患者的恢復情況靈活調整。②指導患者進行適宜的運動鍛煉,根據患者恢復情況,適當加強腰背肌的鍛煉,促進血液流通,使腰部肌肉力量得到強化[2]??刹捎蔑w燕點水、仰臥舉腿、風擺荷葉、左右側屈、前俯后仰等鍛煉動作,要注意循序漸進。還可在床上做五點支撐,在床上仰臥,屈曲雙腿,分別以后頭部、雙肘、雙足為支撐點,將身體抬起。③對患者采取理筋手法治療,取俯臥位,對腰骶部韌帶、肌肉進行撫摩,每次10-20次。然后對腰骶部韌帶和肌肉輕柔,每次1-3min,一手拇指對損傷部位韌帶上方按壓固定,另一手拇指對棘上韌帶彈撥數次。拇指沿韌帶方向按揉,每次5-10次,對腰部肌肉、棘上韌帶撫摩,每次30s[3]。④采取針灸治療,選擇委中穴、腰陽關穴、命門穴、氣海穴、腎俞穴、阿是穴等穴位針刺,針刺后在腰部穴位拔火罐,起到散瘀溫經止痛作用,隔日1次,每療程10次。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功能障礙情況和疼痛情況,并對比兩組患者的滿意度情況。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研究得出數據通過SPSS19.0軟件統(tǒng)計處理,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以t檢驗;以數(n)或率(%)表示計數資料,以χ2檢驗,P<0.05說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患者治療前ODI、VAS評分沒有顯著差異(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后ODI評分(13.6±2.2)分,VAS評分(2.1±0.4)分,均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
觀察組患者護理總滿意率為95.00%,高于對照組患者的70.00%(P<0.05)。
3 討論
在運動損傷當中,腰椎形態(tài)改變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情況,對患者造成的不良影響較大。為了能夠幫助患者盡快接觸病痛,恢復運動能力,應當在常規(guī)治療方法的基礎上,采取綜合康復治療的方法強化治療,已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 張海明,彭偉雄,李華南.補陽還五湯對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損傷術后康復的臨床觀察[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6,16(65):142-143.
[2] 華樺,韓冰,張建博.普拉提斯運動療法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康復治療中的作用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6,11(19):277-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