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歷史教學模式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在實際教學中,為了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效果,教師應善于利用歷史教科書每個單元前的導言,以幫助學生理解章節(jié)內容,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效率。筆者先簡要分析了單元導言教學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作用,然后結合教學實例探討高中歷史教學中應用單元導言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單元導言;高中歷史;課堂教學
單元導言是單元中的引導部分,概括了單元的整體內容,對單元知識重點進行高度概括。單元導言設立的目的主要是讓學生學習單元知識的時候,幫助學生獲得整體的感知,讓學生深入了解單元知識脈絡,進而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效率。
1單元導言教學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作用
形成及運用歷史概念是讓學生理性認識歷史的起點,在單元導言中常常涵蓋了一些重要歷史概念。在單元內容的教學中,對部分歷史名詞進行解釋,能夠讓學生深入的理解課本教材中的重要歷史時間及歷史名詞,提高相關課程的教學效果,進而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及思維能力,提升歷史課堂教學效果。單元導言還常常揭示歷史的階段性特征,比如岳麓版高中歷史必修一第四單元的導言就概括出中國近代史特征,強調中國近代史是列強侵華史、舊中國屈辱史以及中國人們抗爭史,讓學生把握導言,可讓學生了解單元的階段性特征,使學生深刻的體會到知識點間的關系。
此外,單元導言還闡述了歷史的發(fā)展線索,各個單元都將主體歷史事件揭示出,對導言進行認真研究,可幫助學生把握歷史發(fā)展的線索,理清歷史發(fā)展脈絡。通過深入分析導言,讓學生清晰了解單元的歷史時間和發(fā)展線索,這可以幫助學生把握單元內容的重難點,避免學生花更多時間挖掘歷史線索,提高學生辯證分析問題的能力。
2利用單元導言教學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效率的策略
2.1巧用單元導言開展新課導入教學
歷史課堂教學中,良好的新課導入可為課堂教學增添色彩。在具體的歷史教學中,巧用單元導學進行導入教學,可為課程的教學提供幫助。例如在學習岳麓版高中歷史教材必修Ⅰ《復雜多樣的當代世界》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提供5~6分鐘的時間讓學生自主閱讀單元導言,讓學生找出導言中包含的歷史事件,由學生歸納本單元的整體時間線索:從二戰(zhàn)結束后美蘇由戰(zhàn)時盟友變成了“冷戰(zhàn)”的對手、美蘇兩極格局形成;到20世紀70年代則出現(xiàn)多極化趨勢;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經歷了東歐劇變和蘇聯(lián)解體后,多極化趨勢進一步加強。在此基礎上,可以設計諸如“什么是‘冷戰(zhàn)”、“為什么是‘美蘇兩極”、“什么是‘多極化趨勢”、“新中國在風云變幻的國際形勢下如何調整外交政策”等問題,可以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激活學生的思維,為新課的講授做好充分的準備。可見,對單元導言善加利用進行新課導入,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大有裨益。
2.2巧用單元導言引導課堂自主學習
新課改下,課堂教學中更加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以達成歷史課堂教學目標。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活用單元導言教學來激發(fā)學生的歷史課程學習興趣,使學生深入探討歷史奧秘,指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歷史課程課堂教學過程,引導學生進行主動的探索及學習,構建良好的課堂氛圍,以真正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例如在學習岳麓版高中歷史教材必修Ⅰ《內憂外患與中華民族的奮起》這一單元時,通過學生自主閱讀單元導言,概括從鴉片戰(zhàn)爭到五四運動近80年的歷史長河中,列強對中國發(fā)動的一系列侵略戰(zhàn)爭和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從中感悟近代中華民族所遭受的巨大災難和危機;另一方面,歸納中國先進分子從“師夷長技”到“實業(yè)救國”、變法維新的探索歷程,從中感悟到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進而認識到近代百年歷史不僅是一部民族屈辱史,還是一部民族抗爭史。通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使歷史課堂的學習效率大大提高了,同時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真正做到“教學相長”。
2.3巧用單元導言讓學生把握整體的知識結構
高中歷史課程教學中,教師在單元講解的時候,也可以巧妙地應用單元導言來幫助學生了解及掌握單元的整體知識結構。具體的教學中,教師也需要把握導言中的重難點內容。和基礎知識中的重難點內容。例如在學習岳麓版高中歷史教材必修Ⅱ《工業(yè)文明的崛起和對中國的沖擊》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對單元導言進行分析,讓學生概括西方工業(yè)文明的崛起及其對中國傳統(tǒng)社會的影響及沖擊。通過單元導言的閱讀,學生可以梳理出兩條主線:一條是西方經歷了新航路開辟、西方殖民擴張、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工業(yè)革命的開展等重大歷史事件步入工業(yè)文明,另一條則是處于傳統(tǒng)農耕文明的中國在西方工業(yè)文明沖擊下出現(xiàn)了經濟結構、社會結構、傳統(tǒng)文化和日常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巨變。而工業(yè)文明的崛起和農耕文明的轉型正是本單元的重點。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住單元的主干知識,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提高學習效率。
3結語
總而言之,新課程改革和高考改革正在向更深更廣的領域邁進,這對歷史課堂的實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日常教學中,歷史教師必須對教材單元導言善加利用,認真組織學生閱讀、分析、概括和運用單元導言,使教材更好地服務于教學,切實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許玉萍.課前導言在歷史教學中的作用[J].考試周刊,2011,6(69):164-164.
[2]龔成榮.單元導言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重要性[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5,23(5x).
[3]鄭曉.巧用“單元提示”,提高教學效率[J].考試周刊,2014,4(96):38-38.
作者簡介
肖斌(1980—),性別:男,廣東省佛山市人,學歷:大學本科;職稱:歷史中學一級,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qū)均安中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