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梅/甘肅省通渭縣教體局教研室
所謂教學模式,是指按照一定的教育理論、教學原則和教學經驗,圍繞一定的教學目標而設計的可以操作、可以控制的結構性流程。
一個學校、一個學科究竟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教學模式?應該從實際出發(fā),根據以下因素探索適合自己的教學模式。第一,教學模式的選擇必須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體現現代教育理念;第二,教學模式的選擇必須考慮客觀條件,如教學設備、班級規(guī)模等,脫離客觀實際的教學模式都是花架子;第三,教學模式的選擇必須做到簡便易行,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第四,教學模式的選擇必須著眼于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學以問開始,無問無以成學??鬃诱J為:“疑是思之始,學之端”,亞里士多德也提出:“思維是從疑問和驚奇開始的”。所以我踐行“問題導學式”教學法,并取得了理想的教學效果。
由老課程到新課程的轉變,教師有諸多不適應。首先是對新教材的編寫思路不適應。過去的教材編寫一般采用的是演繹法,即先理論,后實踐;新課程教材的編寫一般采用的是歸納法,即由實踐到理論再到實踐。其次,對教學方法和思路變化的要求不適應。舊課程對學生能力的要求是理解、運用,教師教學只要能把問題講清、講透即可;新課程強調學生自主探究,教材知識要通過探究達到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學會運用。再次,對教材知識的內涵要求不適應。只注意外延,不注意挖掘內涵。
“問題導學法”教學模式的提出,就是針對上述問題,著眼于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科學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正確發(fā)揮老師的主導作用,實現課堂教學效益的最大化而提出的。
(1)學生分組:先將學生分成7個學習小組,每組有一個物理科代表,每個科代表除負責安排、督促、檢查、收交、匯總、反饋本組的日常學習任務外,每周還要值一天班,負責全班的物理學科工作。意在營造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的濃厚的學習氛圍。
(2)問題導學:提前一天,值班科代表負責將教師設置的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導學問題分發(fā)給學生,并讓各小組明確本組將要在課堂上展示的導學問題。然后由各組科代表組織、督促學生完成導學問題,而且要精心準備將要在課堂上展示的導學問題,并安排好發(fā)言人(發(fā)言人絕對不能固定,一定要輪流)。這樣一來,全體學生在導學問題的引領下,明確了學習任務,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既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又能增加學生的參與度,從而實現了教學方式改變,將“要我學”變?yōu)椤拔乙獙W”。
(3)師生互動:各小組在課堂上展示課前精心準備的導學問題,全體學生共同探究、討論和補充,再加上教師的引導、點拔和提升。在一個和諧、寬松、民主的“教—學”環(huán)境中,為每個學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能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和成功欲,使學生由原來的被動學習者轉變?yōu)楝F在的主動參與者。
(4)課堂重現:課后,值班科代表負責將教師對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導學問題的精準闡述、深刻理解及嚴密推理的內容分發(fā)給學生,使課堂重現。這樣,既能幫助學生構建起系統(tǒng)調理的知識體系,又便于學生以后鞏固、復習。
第一,問題導入,目標明確,有利于學生自主探究。問題導入的實質是把教學目標問題化,讓學生帶著問題研讀教材,初步完成教學目標。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選用恰當的方法,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或根據已有知識探究新知識。
第二,自主學習,獨立思考,有助于鍛煉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從時間上看,學生自主探究的時間占整個課堂的三分之一以上,大部分學習任務是學生在這個階段通過自主探究完成的。從內容上看,學生所預習探究的問題都是教學的主要問題,這些問題的自主解決,無疑是學生學習能力的體現。
第三,探究解疑,有助于學生深刻理解教學內容。合作探究的方法是學生之間交流探究體會,通過討論、辯論等途徑實現對知識的深刻理解。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認真聽取學生們的自學感悟,及時肯定其合理的見解,對于學生認識不到位的地方,要用正確的方法引導他們得出正確的認識。此過程的關鍵是“導”,忌對諷刺學生,忌教師直接給出正確答案。
第四,變被動為主動,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益?!皢栴}導學法”教學模式的最大特點是始終堅持“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學生學習由被動接受,變?yōu)橹鲃痈形颍瑢W習效益大大提高。總之,新課改是現代教育理念指導下的教育實踐活動,需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積極探索、認真反思,不斷總結與調整,朝著課改大目標逐步邁進。
總之,“問題導學法”教學模式堅持以問題為核心,以探究為主線,自主探究與合作探究相結合,學生探究與老師引導探究相結合,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參與課堂教學,教學任務在探究中完成,教學目標在探究中實現。與其它教學模式相比,該教學模式結構緊湊,科學合理,簡便易行,對現代化教學設備的依賴性較小,易于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