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是人一生中都要做的事情,引導和幫助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幼兒從小學會看書、喜愛閱讀,將成為他們一生都受用的品格。小班幼兒的年齡小,好動好玩。抓住這一年齡特點,選取適宜的繪本內(nèi)容,開展與繪本相結(jié)合的繪本游戲活動,能使幼兒愛上繪本閱讀,喜歡參加繪本游戲,幫助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繪本閱讀習慣。
關(guān)鍵詞:繪本游戲;小班幼兒;組織策略
繪本游戲是指:“教師在分析利用繪本元素的基礎上,讓幼兒自主地感知、幻想,通過虛擬情境再現(xiàn)繪本場景,激發(fā)幼兒玩興并從中獲取多方經(jīng)驗和能力的一種游戲。”小班幼兒處于直覺思維階段,動作先于語言。小班幼兒閱讀繪本時,不能做到細致入微、洞察細節(jié)等。繪本游戲活動,讓孩子們在演繪本、唱繪本、學繪本、玩繪本的過程中,感受繪本內(nèi)容的有趣,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得到成長。
經(jīng)過繪本游戲?qū)嵺`活動,筆者與小班幼兒展開了一次細長而豐富、有趣的繪本之旅。
一、 選材——挖掘繪本游戲元素
市面上的繪本千千萬,各形式、類別的繪本層出不窮。選擇適合小班幼兒開展的繪本圖書,充分挖掘繪本中潛在的游戲元素,能成功引導幼兒在繪本游戲中發(fā)展。選擇開展游戲的繪本時,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繪本內(nèi)容是否適合小班孩子閱讀。
(2)繪本本身是否具備趣味性、游戲性。
(3)繪本中的角色、場景、情節(jié)是否能開展游戲。
小班幼兒熟悉和喜歡的繪本是有生動、可愛動物形象或人物形象的繪本。同時,小班幼兒年齡小、知識經(jīng)驗少,繪本中的故事情節(jié)以及故事內(nèi)容不應太復雜,可選取有重復情節(jié)的故事。
我們還應發(fā)掘繪本本身的趣味性及游戲性。例如繪本《好餓的小蛇》,作者用一條可愛、簡單的小蛇,重復的故事情節(jié)“啊嗚一口”。教師便可抓住這點組織幼兒模仿、猜測。又如小雞球球成長系列圖書中的《小雞球球藏貓貓》,藏貓貓,本身便是一個游戲,教師可抓住這一點,組織幼兒開展繪本游戲活動。在這些生動、有趣的繪本面前,孩子們又怎能拒絕繪本所帶來的游戲魅力呢?
二、 設計——組織繪本游戲活動
再好的千里馬也需有伯樂相識,再好的繪本也需有教師的組織和設計。繪本中隱含的游戲不僅應被挖掘出來,還要教師加以分類和辨識,方能在繪本活動中激發(fā)幼兒參與的興趣,促進幼兒各方面能力的發(fā)展。
(一) 演繪本——繪本之意,發(fā)展表達、復述能力
表演游戲是繪本游戲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游戲。它是在幼兒對繪本故事內(nèi)容了解和熟悉的基礎上,教師組織幼兒或幼兒間自發(fā)的對繪本中的角色進行模仿,對繪本中的故事進行再現(xiàn)的一種游戲。小班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差,動作先于語言。在小班開展這一類的繪本游戲時,應選取語言對白簡練、重復多、動作表現(xiàn)性強的繪本故事。
如繪本故事《森林里的餅屋》中講述了小貓廚師為其他小動物制作薄餅的過程。以小貓制作薄餅時簡單、富有韻律的兒歌為線索,給老鼠、綿羊和大象做薄餅的故事。教師可為幼兒創(chuàng)設廚房的場景,提供烤盤、鏟子等道具以及繪本角色頭飾等,組織繪本表演游戲。孩子們在簡單又有趣的兒歌和角色扮演中,不僅復習了繪本故事,又學會了有趣的兒歌。
(二) 唱繪本、畫繪本——繪本之美,提高欣賞、表現(xiàn)能力
繪本中的藝術(shù)游戲分為兩種,一種是美術(shù)游戲、另一種是音樂游戲。美術(shù)游戲是讓孩子們利用生活中的各種材料設計繪本中的物品和創(chuàng)編新事物;音樂游戲是通過音樂或者舞蹈來表現(xiàn)繪本內(nèi)容。這兩種方式都是在引導幼兒感受美和表現(xiàn)美。
在設計和組織繪本中的藝術(shù)游戲時,應選擇一些易于表現(xiàn)的繪本故事。例如繪本《貪吃的變色龍》講述了一只變色龍吃了不同顏色的東西變色的故事。其中,孩子們在閱讀繪本時,感受到了多彩的顏色變化,又在繪本游戲的繪畫活動中,發(fā)展了想象能力,運用已知的顏色創(chuàng)作變色龍的形象,表達自己對美的認識。
又如繪本《頑皮的小老鼠》中,為了讓孩子感受小老鼠的靈活、幽默,教師將音樂《小老鼠上燈臺》中明顯的強弱關(guān)系加入到活動中,讓幼兒在音樂律動中感受小老鼠的形象,感受繪本故事。
(三) 學繪本——繪本之智,促進思維、邏輯能力
科學游戲是一項比較嚴謹且邏輯性強的游戲,它適用于包含科學成分的繪本。例如《抬抬你的屁股》當中,就以游戲的方式幫助幼兒辨別生活中的正方形、三角形和半圓形等食物;《肥皂泡泡》中,小豬吹出了一個個大泡泡、中泡泡、小泡泡等,孩子們在與大、中、小泡泡的玩樂中學會認識和區(qū)分物體的大、中和小。
(四) 玩繪本——繪本之趣,養(yǎng)成堅毅、勇敢品質(zhì)
除了表演游戲、藝術(shù)游戲和科學游戲,還有其他游戲也能應用在繪本游戲活動中。例如繪本《想吃蘋果的鼠小弟》,故事中鼠小弟想要得到自己想吃的蘋果,但總是事與愿違,蘋果被小鳥、猴子、大象、犀牛吃掉。我們可以抓住故事中鼠小弟堅持不懈終于吃到蘋果的品質(zhì),引導幼兒在體育游戲中,扮演鼠小弟吃蘋果時也向幼兒渲染這種堅韌、不怕困難的品格。幼兒不僅能在活動中得到力量的鍛煉,又讓他們在活動中感受到合作的快樂和堅持取得勝利的喜悅。
三、 融合——延伸繪本親子游戲
除了在幼兒園開展繪本游戲,許多優(yōu)秀的繪本也適合幼兒在家閱讀。用有趣的親子游戲活動融入繪本故事中,讓幼兒感受與親人間互動、閱讀的樂趣。
例如繪本《兔子兔子爬山咯》中,講述了小兔子爬過高高聳立的山,爬過綠綠的草地,最后發(fā)現(xiàn)原來是寶貝的背和頭發(fā)。繪本游戲活動,不僅使幼兒感受到小兔子爬山時的有趣,又讓媽媽戴上小兔子手偶,在寶寶的背上爬山,增進了親子互動。
四、 成果與反思
小班幼兒繪本游戲活動實施后,我們所收獲的是孩子們對于繪本閱讀的享受、快樂和幸福。好的繪本帶給孩子的是享受、快樂、幸福。小班幼兒對外界的認識又如白紙般清澈和單純,從小班的幼兒開始,培養(yǎng)幼兒對于繪本閱讀的興趣,能為他們今后的閱讀活動打下扎實的基礎。看到孩子們在讀繪本時的專注、玩繪本時的笑顏時,我們開展繪本游戲活動便顯得更有意義起來!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M].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2]徐雪珍.讓孩子在閱讀的海洋中遨游——親子閱讀指導的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5(3).
[3]彭懿.圖畫書閱讀與經(jīng)典[M].二十一世紀出版社,2006.
[4]劉金花.兒童發(fā)展心理學[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作者簡介:
姚艷,江蘇省昆山市,昆山市陸家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