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其奎
摘 要:筆者結合自己的農村小學班主任實踐經歷,從嚴愛相濟、抓規(guī)范促養(yǎng)成、強化集體意識的培養(yǎng)、家校溝通、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等五個方面談談自己的深刻體會,有很好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農村小學 班主任 嚴愛相濟 習慣 溝通
記得有一位班主任曾說過這樣一段話“有班主任在,學生能做好,這個班主任基本合格;班主任不在,學生能做好,這個班主任很優(yōu)秀;可是,如果班主任在,學生仍不能做好,那么這個班主任無疑是失敗的?!蔽倚欧钸@段話。要管理好一個班級,尤其是農村小學的班級,班主任工作非常關鍵。
在多年的工作中,筆者認真探索班主任工作經驗,總結得失。在這里談幾點深刻體會,與同行商榷。
一、嚴愛相濟
現在農村小學的大部分學生能遵守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能完成學習上的任務,但是少部分學生如果管理不好,將會對社會造成負面影響。農村小學條件差,隨著學生人數的減少,使得一些教學點撤銷與合并,學生集中到相對路遠的完小,而現在的農村小學生嬌慣脆弱,受不得點滴委屈,很多家長外出打工,孩子一般由基本不識字的爺爺奶奶帶,由于嬌慣,疏于管教,養(yǎng)成了一些壞習氣,生活不能自理,缺乏自覺性,學習馬虎、紀律松散。這就要求班主任必須從各方面,用多種方法盡早了解學生情況。從實際情況出發(fā),把這些特殊兒童引到正確的道路上來。因此,作為班主任,既要抓好學習成績做嚴師,還要抓好生活做慈母。我們學校2008年由初中改制為寄宿制小學,要求學生在學校住宿,每年9月接新學生時班主任都很頭疼。孩子小,從未離開過家。來到新的環(huán)境不用說宿舍的內務整理,只是讓孩子安心的住下,就很難做到。一開始,筆者先是摸清情況,對能堅持的孩子要求他一定盡量堅持,對那些真的堅持不下來的,周三允許回家一次,并同他們說準,只許前兩周請假,以后除非有特殊情況,否則一律不準再請假回家。對能夠住下的同學,則每天晚上到宿舍里巡視五六次,認真照顧好孩子們的住宿。早晨早早到宿舍,看孩子們的住宿情況,檢查并幫助孩子們整理內務。一般在學生入住的第一天,先給學生示范一遍如何整理床鋪,大部分學會了,就采取一幫一的方法,對不能自己整理的派一名同學進行幫助。通過以上的做法,班級的孩子們總是最快適應住校生活,而且也不會再吵嚷著想家。所以說,當小學住校生班主任,先得學會做孩子媽媽做的活。在同學們的日常學習、生活中,在某些情況下只要你摸一摸、問一問“你們是否不舒服?”,“有沒有什么問題???”,“多喝的點水啊”之類的話,或許對他們的病情沒多大的作用,但會甜在他們心里,體驗到“師者父母也”的感覺,以后在教育工作上肯定會配合你,對你的教育工作肯定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二、抓規(guī)范促養(yǎng)成
由于教學點上老師少,照顧不過來,所以不少孩子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進入我們學校之后,筆者首先做的就是讓學生了解學校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最重要的是一日常規(guī)。筆者沒有讓學生去背誦一日常規(guī)。而是讓學生從早晨起床開始,按照一日常規(guī)的要求認真執(zhí)行。錯了的,只有重新來過,沒有下不為例。從起床整理內務,到打掃衛(wèi)生,上課、上操、就餐、誦讀、唱歌、一直到回宿舍就寢,堅持與學生在一起,盯緊每一個孩子的每一個步驟,一絲不茍。堅持三天就初見成效,一星期之后,學生就完全按照一日常規(guī)的要求去做了。同時加強學生對規(guī)范習慣的養(yǎng)成,讓學生每周寫道德周記,對本周的規(guī)范遵守和習慣的養(yǎng)成進行回顧,對照學生的日常記錄進行小組評定和學生代表評定定出等級,作為學生學期末操行評定的依據。堅持下來,班級學生的各項常規(guī)檢查每次都是全級的前茅。
三、強化集體意識
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說起來有很多的大道理,熱愛祖國、熱愛學校,熱愛集體。落實到學生身上,筆者做的就是強化學生的集體意識。只要學校大型的活動沒有人數限制,一律全體參加。即便有學生做的很差,他也代表了我們班,讓學生自己在集體中感受作為其中一員起到的作用。每次活動,筆者都反復和學生說:“我們班的每一名同學,代表的都是整個班。我們學校的每一名同學,代表的則是整個學校。對每個人來說,你自己做好了,我們班級體就都做好了,你爭得了榮譽,班級就爭得了榮譽,學校就爭得了榮譽?!边M行隊列訓練時,有很多班級都采取一部分學生單兵訓練,筆者一般是集體訓練,小組互相評價。讓還不熟練的同學在整體訓練中通過對比自己找出差距,自覺加以訓練。這樣學生很快就會確立自己在集體中的位置,并樹立起集體榮譽感。都覺得我做就是整個班級在做,自覺維護集體的榮譽。在學校每學期的隊列比賽和歌詠比賽中,班級的成績都是最好的。
四、常與家長溝通
學生的家長來自于各行各業(yè),文化層次、個人修養(yǎng)、心理差異很大,所以我們必須和家長聯系、溝通,以便相互了解和理解,在教育孩子的理念、標準、實際操作方面達成共識,形成教育的合力。我們班學生都知道我有一個習慣,每次周五放學家長來接孩子的時候,都要留下幾個家長聊幾句,一是把學生的情況及時通知家長,二是把學校和班級的工作同家長交流,同時也了解家長對學校及班主任老師的工作有什么想法,通過交流,讓家長對孩子放心,對老師放心,對學校放心。大多數家長評論學校從班主任開始,因為班主任與他接觸最多。家長的評價認可程度,對學校對班級對教師的影響都很大。他認可你、反感你,他都會到處替你宣傳。所以,與學生家長建立良好的關系至關重要。
五、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班級相對固定,學生一旦進入某一個班級,某一位教師成為這個班級的班主任以后,學生常常就要在這個特定的班主任的影響下渡過整個一個學校學習階段。因此,班主任對班級的管理,就會在相對較長的時間里影響到學生的發(fā)展。參加工作二十多年來,筆者堅持學校要求的自己一定要做到,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只要在校,上課從來不遲到,不提前離開課堂,教學工作積極認真。面前有垃圾,一定會先拾起來,值班室里自己的床鋪,總是整理得整整齊齊。筆者覺得做為一名教師,一個班主任,不能只是光說道理,更要用實際行動來影響和帶動學生。
總之,農村小學班主任要有愛心,有耐心,有恒心,更要有一顆為孩子一生負責,完成家長、學校和社會賦予我們職責的一顆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