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侯雁北
很突然地有了一種感覺:駝隊要出行了,問我有沒有什么東西要捎。有,趕快打點一下!順著千里迢迢、風塵仆仆的絲路,帶給你在異鄉(xiāng)的親友。
慌急之中,我做了一些潦草的準備,打成一個小包裹——一些零零散散的文字,我的感情、我的問候……請穩(wěn)穩(wěn)妥妥地捎去。
這是熱情的鼓勵、真切的關(guān)懷。諺云:“千里路上不捎針?!边@鼓勵和關(guān)懷,使我十分感動。
我能捎去什么呢?作為一個業(yè)余寫作者,我只能在上課、批改作業(yè)之余,偷空兒有什么寫什么。應該屬于詩的,我寫幾句分行的字;應該屬于散文的,我把人物藏在幕后,替人物說話;應該屬于小說的,我便講故事,讓人物自己表現(xiàn)自己。我曾為學生講什么是詩,什么是散文,什么是小說,但當我寫這些時,常常把自己講的全忘了——忘得干干凈凈!我覺得這樣正可以使自己認識到什么是應該向?qū)W生講的,什么是不應該向?qū)W生講的。我常說,教本中的許多話都是騙人的,只有自己實踐了,才知道什么是正確,什么是錯誤。所以我的寫作只能是一種課堂或課后實驗,就像沈從文當年在西南聯(lián)大,給汪曾祺們也曾這么做過。
近些年,我認識到寫作應于難處用功,特點出自難點。所以要故設困境,走出困境,寫出特點,柳暗花明。當然,我的說和做,常常還是兩張皮?,F(xiàn)在我只能借這次機會,將自己寫的,作為匯報,給你捎去,請批評指正。
我已年逾鮐背,我的箱柜里只有這些了。我寄希望于未來,繼續(xù)努力,另做一條裙,另縫一件襖,將感情深深地、密密地注入。
希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