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qū)鱸鄉(xiāng)實驗小學 陸振芳
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里有愛迪生。你別忙著把他們趕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輪、點電燈、學微積分時,才認識他們是你當年的小學生?!苯逃咴诮逃倪^程中,會遇到優(yōu)秀的學生,同樣不可避免地也會遇到學困生,而且隨著城市新市民的增加,學困生的數(shù)量也與日俱增。班主任作為一個班級的組織者和管理者,作為一名德育工作者,面對學困生不能視而不見,更不能聽之任之,放任不管。如何管理并轉(zhuǎn)化學困生,是每一位老師值得思考的問題。
任何教育都必須從心出發(fā),由愛而生,教育者只有走進了學生的心靈,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確實如此,作為一名教師,如果不走近學生的心靈,那就無法和孩子溝通,更無法真正地讓學生掌握知識,尤其是對于班級里的學困生,這一點就更為重要。結(jié)合多年的教學工作經(jīng)驗,在轉(zhuǎn)化學困生方面,我進行了如下嘗試:
五六年級的小學生,是處在兒童向少年過渡的階段,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學困生往往比較消極,看不到自身的閃光點,總覺得自己比不上別人。而作為教師,應該善于引導孩子去發(fā)現(xiàn)自己的閃光點,激發(fā)孩子的上進心,引導孩子揚長避短。事實上,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有自身的特點,學困生也不例外,肯定有其閃光的一面,并非一無是處,而且在一定意義上,也許“淘氣、調(diào)皮的孩子更聰明”。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對學困生給予了更多的關注:不管是課堂上的舉手發(fā)言,還是作業(yè)上的字跡端正,抑或是生活中的一點暖心舉動,都會盡力夸大,讓他們品嘗到贊許、表揚的歡樂。
在我班級里有個叫小佳的孩子,學習成績特別差,作業(yè)敷衍了事,更讓人擔心的是他沒有學習勁頭,毫無學習動力。他甚至說他本來就很笨的,認真了也沒用,還勸我不要白費勁了,不要在他身上花心思了,那是浪費時間。面對這樣的學生,我感到很為難,更為他感到擔心,這么小的年紀就對自己失去了信心,那以后的人生道路怎么走呢?于是,我常常有意無意地表揚他,“小佳,今天上課聽得很認真哦,看到你的眼神了!”“小佳,今天作業(yè)才錯了3個,下次再減少一個哦!”“今天上課老師看到你舉起的手了,如果后來不放下就更好了!”……多次下來,他慢慢地有所改變,我發(fā)現(xiàn)他的作業(yè)能及時完成了,而且上課也越來越認真了,偶爾也能紅著臉回答問題了。一發(fā)現(xiàn)他的進步,我就趁熱打鐵,說:“你真的行的,你可以做得和其他人一樣好!”到了期末,他的成績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且在平時的學習交往中,他也越來越開朗。
愛默生曾經(jīng)說過:“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庇纱丝梢?,自信是成功的必要條件。對于小學生來說,雖還未必有遠大的理想抱負,但是若想順利開始學業(yè),為以后打下堅實的基礎,自信心必不可少。而學困生在這一方面往往會有所缺失。事實上,在內(nèi)心深處,他們更需要旁人的理解,更需要老師的關愛。作為老師,更應擔起關心并轉(zhuǎn)化學困生的責任。
在班級里,我曾開展了一次“尋找閃光點”的主題活動。首先,讓同學們找找每位學困生的閃光點,讓他們認識到每個人都有其閃光的一面。然后,請某位同學到講臺上來,其他同學分別站起來說他的閃光點。因為朝夕相處,當同學們換一種眼光來看這些同學的時候,發(fā)現(xiàn)真的也有很多暖心的事例。這樣的發(fā)現(xiàn),可以幫學困生增強自信心,從而在心理上克服自己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我班有一位學困生小宇,平時學習成績不好,學習習慣也很差,經(jīng)常會和同學起沖突,在老師和同學眼里,他是明顯的學困生。但是,在這次《尋找閃光點》的活動中,同學們也看到了他的優(yōu)點:他經(jīng)常默默地為班級做事,地上有紙屑了,他第一個拾起來,走廊上有積水了,他第一個去掃干凈,有同學請假不能做值日了,他總是能主動幫助完成。而且做這些的時候,他都默默無聞,從來不大張旗鼓,似乎這就是他應盡的義務。大家發(fā)現(xiàn)了,他是個熱愛勞動的同學。當他站在講臺上,聽著大家七嘴八舌地講著他的“閃光點”時,他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也許,就連他自己也沒有發(fā)現(xiàn),原來他自己身上有那么多的優(yōu)點,都被同學們看在眼里,記在心里?;顒舆^后,他各方面都有了明顯的改善,成績也進步了很多,跟同學的相處也更融洽了。
事實證明,這次活動是很成功的,不僅讓學困生認識到了自己的閃光點,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而且也讓同學們都懂得了真正尊重別人。
我們對于學困生的定義,并非只有學習成績差,有一些道德品行差的孩子也屬學困生范疇。這些學生除了影響自身的健康成長外,也可能在班集體中造成不良的影響。因此,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臨的考驗。但是,這些孩子并非生來如此,成為這樣的孩子一定有其背后的原因。教師應深入了解孩子,走進孩子的內(nèi)心,感同身受地去理解他、轉(zhuǎn)化他。學困生的內(nèi)心往往比較復雜,一般自尊心比較強,又有自卑心理,有時表現(xiàn)出消極、沉悶的態(tài)度。因此,當他們犯錯時,教師應寬容以待,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對待他們,用真正的愛心去感化他們。寬容與接納學生,才能得到孩子心靈的呼應。
在我任教的班里有個叫小朱的女生,是個體訓生,體育方面很厲害,但是學習上很糟糕。在班級里,她總是很自卑,沉默,不與人交流,有些調(diào)皮的男生與她開玩笑,她也逆來順受。了解了情況,我與她進行了幾次談話,了解到她覺得自己太笨,成績太差,別人會看不起她,沒有自信。當學習上遇到困難的時候,也不敢問,怕別人取笑她。針對她的這種情況,我首先讓她懂得“聰明在于勤奮”的道理,通過一些生動真實的事例,樹立她的自信;課堂上,經(jīng)常提問,投去關切的目光,讓她回答一些難度較低的問題,給她在課堂上亮相的機會,并抓緊時機進行肯定、表揚。平時,還安排課余時間耐心地幫她補習基礎知識。經(jīng)過“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因勢利導,使她感受到老師對她的關心,從而恢復了自尊心,對老師親近了許多,學習成績有了明顯進步,人也變得開朗起來,跟同學的相處也有了很大的進步。
一個稱職的老師,應該像磁鐵一樣把學生吸引到他的周圍,一起走進知識的殿堂。只有學生發(fā)自內(nèi)心地產(chǎn)生進取心,才能在學習上真正自覺,從而主動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對于班級里的學困生小江,我每個月給他制定一個學習計劃,課前做好預習工作,課后督促其認真復習,并且給他指定了一位小老師,幫助他共同完成計劃。這樣他上課時心里有了底,我在講課時也盡量講得生動些,激發(fā)他的學習興趣。在做作業(yè)時,盡量做到面批,幫他分析錯誤的原因,批語多用褒義詞,用老師的熱情和愛心去融化他的心靈,讓他在學習中找到樂趣。孩子在這個過程中進步非常明顯,他收獲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同學和老師的愛心,感受到了集體的溫暖。
陶行知先生認為:“教育者的責任是:不辜負機會;利用機會;能用千里鏡去找機會;會拿靈敏的手去抓機會?!痹诘掠ぷ髦?,轉(zhuǎn)化學困生時同樣如此,需要抓住機會,利用恰當?shù)臅r機,給予適當?shù)年P心和幫助,相信終有成功的一天。以理曉之、以情動之、以愛感之、以行導之,讓學困生感覺到老師的真愛,真正走入學生的心靈,其實轉(zhuǎn)化學困生并不是那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