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高郵市送橋鎮(zhèn)郭集初中 詹愛琴
在初中教學階段,基礎性知識教學占據著教學課程的主要內容,相應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數學素養(yǎng)。隨著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推進,相應的教學課程標準對初中數學教學有了更高的要求,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和能力更加關注。傳統(tǒng)的初中數學教學課堂,教師在教學課堂上占據著主體地位,雖然這種教學模式可以將相應的教學知識系統(tǒng)性地傳授給學生,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思維進行了一定的限制和禁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沒有得到良好的發(fā)揮。構建自主探究性教學課堂是為了在教學課堂上將學生的主體地位凸顯出來,引導學生追溯數學知識的本質,對相應的教學知識進行探究。下文針對構建探究性教學課堂的教學策略展開詳細論述。
要構建自主探究性教學課堂,第一步要將學生頭腦中的疑問激發(fā)出來,勾起學生對相應教學內容的好奇心。在以往的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對教師傳統(tǒng)的課堂導入方式早已心生厭倦,教師的教學內容不能吸引學生的精神注意力,以至于學生在教學課堂上表現得較為低沉,整個教學課堂學生幾乎都是順著教師的教學思路進行數學知識的獲取和學習,因為教師幾乎是將所有現成的數學知識呈現給學生,學生并沒有利用自己的頭腦進行思考,學生的能力和思維并沒有得到相應的鍛煉和提升。因而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轉變課堂導入方式,利用問題作為課堂導入內容,為學生構建相應的問題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運用自己的大腦進行數學知識的思考和探究,引導學生更深層次地了解和學習數學知識。教師可以結合實際教學內容,設法優(yōu)化提出相應的問題,通過教學問題作為教學切入點,循序漸進地將學生引入教學中,促使學生在解決一個個數學問題的過程中對數學知識一步步地深入學習和了解。比如:在《比0小的數》這一課時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相應的實際生活情境:當一個數小于0時,在實際生活中是如何表示的?從而逐漸引入有關負數的知識。
數學這門學科十分注重邏輯思維能力,但是在以往的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幾乎是傳授現成知識,引導學生對相應的數學知識強行記憶,學生雖然記住了相應的數學知識,但是并沒有從本質上理解和掌握,在實際運用的過程中就會出現相應的問題。為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在相應的教學探究活動中探究相應的數學知識。教師可以在大體上講解數學知識之后,引導學生自己動手或者討論探究自己疑惑的問題。比如:在《展開和折疊》這一課時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自己動手進行立體圖形的制作,讓學生在自己操作的情況下更好地進行空間想象能力的訓練,并引導學生自主進行折疊創(chuàng)新,讓學生自主構造新空間圖形,既可以鍛煉學生的探究能力,還可以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初中數學具備較高的實踐性,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實際應用數學知識的意識和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引入實際生活問題,為學生創(chuàng)設相應的探究性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相應的問題。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可以促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具備的實用性,更好地引導學生學以致用,同時,這還可以增加學生學習動力。比如:在《等腰梯形的軸對稱性》這一課時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入實際生活中梯子的教學情境,為學生拓展有關的數學知識,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用途,為學生介紹梯子是利用了等腰梯形的哪些性質,以此加深學生對相應數學知識的理解,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為學生演示實際生活中建筑工人們是如何移動梯子的,并將相應的數學知識融入其中,進行詳細的講解。
總而言之,在教學不斷改革的形勢下,構建自主探究性教學課堂對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問題作為教學導入內容,引發(fā)學生產生疑問,組織學生進行探究性活動,引導學生在實際活動中進行知識的深度理解,設法為學生創(chuàng)設探究性教學情境,誘導學生自主進行知識的探究和思考,從而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性思維和能力。
[1]邵娟.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模式的實施策略[C].世紀之星創(chuàng)新教育論壇,2016.
[2]秦澤立.初中數學教學中探究性學習分析及開展策略[J].華夏教師,2017(10):3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