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周 華
隨著信息時代的發(fā)展,很多孩子都變成了“小宅童”,從小就喜歡待在家里與電子產(chǎn)品為伴,殊不知,這對孩子的成長是很不利的。古人說過,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因此,帶孩子走進自然、體驗自然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早教方法。
虞永平教授說:“給孩子提供生活實踐的機會,能有效促進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及綜合能力的發(fā)展,使孩子真正成為活動的主人?!贝笞匀皇翘烊坏慕逃h(huán)境,它賦予孩子取之不盡的資源。讓教育跨越教室的圍墻,為孩子提供一個更加豐富、生動的大課堂,帶孩子們接觸大自然,感受陽光雨露和一年四季的美好,讓他們在自主、開放的氛圍中茁壯成長。
城市化的發(fā)展,讓孩子們越來越遠離大自然。為了讓他們能夠親近自然,我園開辟了一塊種植園地,讓他們有機會自己去體驗種植和收獲的樂趣。這樣不僅能激發(fā)孩子對植物的興趣,讓他們學到許多關于植物的科學知識,掌握簡單的勞動技能,還能培養(yǎng)孩子的愛心、耐心、責任心以及觀察、比較等多方面能力。
在“春天來了”主題活動中,老師與孩子們共同討論春天可以種植哪些植物和蔬菜,并通過發(fā)放調查表《春天的播種》邀請家長們共同參與到我們的討論中來。通過制定春種計劃、商討播種時間、談談播種后的照料等一系列活動,孩子們對種植活動產(chǎn)生了極大的興趣,他們拿著小鏟子、小鋤頭松松土壤,除除雜草后,播下了生命的種子。
秋天來臨,老師帶領孩子們去種植園地體驗收獲的樂趣,拔蘿卜、摘蠶豆,孩子們樂此不疲。在拔蘿卜的過程中,孩子們問:“蘿卜花都是白色的嗎?”“蘿卜的葉子可以吃嗎?”“蘿卜為什么會長在土里而不是長在外面?”還有幾個孩子在認真地討論著蘿卜如何入菜才好吃等一系列問題?;氐浇淌液螅蠋熱槍⒆觽冴P于蘿卜的所有疑問展開了研討。大家一起討論蘿卜的種類、外形特征、蘿卜的葉子是否可以吃等問題。經(jīng)過討論,孩子們對于蘿卜的興趣大為提高,反復畫著自己眼中蘿卜的樣子。
摘蠶豆系列活動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摘蠶豆、剝蠶豆、吃蠶豆,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他們都會自己去動手體驗,感受種植帶來的樂趣,收獲帶來的喜悅。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要解放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他告誡我們:要解放孩子的頭腦;解放孩子的雙手;解放孩子的嘴;解放孩子的空間;解放孩子的時間。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的確應該解放孩子,放開雙手讓他們盡情地、自由自在地玩耍,不要讓他們成為困在溫室里的花朵,放開手讓他們體驗真正的快樂。
下雪了,孩子們用驚嘆的眼神望向窗外。一個孩子說:“好想放學呀!”教師詢問:“為什么想放學?”孩子興奮地回答:“因為放學了,就可以出去玩雪啦!”作為一名教師,應該讓孩子在美好的童年生活中盡情玩耍,享受快樂。大自然是最好的學習環(huán)境,這一場雪比任何圖片和視頻都要直觀。于是,教師帶著孩子,推開門,走進了雪地里,和孩子們玩起了打雪仗的游戲。在寒風中,他們卷起袖子,制作雪球,玩得樂此不疲,完全忽視了寒冷。孩子的快樂其實就這么簡單。
孩子最大的快樂莫過于自己做主。在一次繪畫活動“滑滑梯”中,我本想讓孩子將他們最喜歡的滑滑梯畫下來,用畫筆記錄他們喜愛的事物。可是很多孩子覺得太難畫而苦惱起來,一個孩子提議說:“要是我們一邊看一邊畫,應該會簡單點!”聽了孩子的想法,我?guī)е⒆觽儊淼搅瞬賵觯屗麄円贿呌^摩一邊畫。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孩子們興趣特別濃,他們自由發(fā)揮,創(chuàng)作出來的作品五花八門,各有各的特色。當作品展示出來時,孩子們看到自己的成果,都快樂無比。
很多時候,孩子會好奇地問我:“老師,今天我們要玩什么?”這時我總會先征求孩子的意見,把最終決定權留給他們,讓他們做最感興趣的事情。一天玩游戲時,一個孩子坐在那里皺著眉頭發(fā)愣,我問他:“你怎么不玩呢?”孩子說:“今天我不想玩,我想出去走走?!眲傞_始我以為他是心血來潮,一會兒就會玩起來,結果,十分鐘過去了,他依舊坐在那里皺著眉頭發(fā)愣。我又問:“你怎么了?”孩子繼續(xù)堅持著自己的意見:“我剛不是和你說了嗎?我想出去走走?!蔽矣謫柕溃骸澳悄阆氤鋈ジ墒裁茨??”孩子說:“不想做什么,就想出去散散心?!贝蟀嗟暮⒆樱_始有了自己的小心思,需要通過散心來緩解心里的不悅了。于是,我叫上愿意一起去散心的孩子,帶著他們走出教室,來到戶外。他們用燦爛的笑臉和輕快的步伐告訴我,他們都期待這樣打破常規(guī)的戶外散心活動。孩子們走走停停,看看大樹,摸摸小花,來到種植園地,被青菜花吸引,看看、摸摸、聞聞、聊聊,停留了許久?;氐浇淌液螅野l(fā)現(xiàn)那個孩子已舒展眉頭,綻開笑容,迅速融入游戲中去了。其實有時候,孩子的要求很簡單,作為教師,讓孩子們享受自主權利的同時,又能體驗到自然的靜謐與美好,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