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臻一
摘 要:STEAM教育理念旨在打破學科疆域,促進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綜合能力發(fā)展。英語教學運用STEAM教育理念能夠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具體教學實踐中應注重學科間的融合,提高學生的全面素養(yǎng),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通過合作探究、積極評價等方式促進學生自主學習,運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通過課堂導入、課堂增容等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關鍵詞:STEAM教育理念;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學科融合;信息技術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8)31-0056-02
STEAM教育是集Science(科學)、Technology(技術)、Engineering(工程)、Arts(藝術)、Maths(數學)于一體的綜合性教育。它倡導不同學科之間的靈活整合,注重學習的過程,注重學科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在實踐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逐步習得知識,提升技能,有感有悟。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STEAM教育理念,引導每個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究,樂于合作,敢于表達展示,不斷提升英語學習能力,并同步提高各方面的綜合能力。
一、注重學科間的融合,提高學生的全面素養(yǎng)
學科融合指在承認學科差異的基礎上不斷打破學科邊界,促進學科間相互滲透、交叉的活動。STEAM教育理念強調的不僅是學科知識之間的融會貫通,更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增強。學科融合是學生鍛煉創(chuàng)新性思維、提高創(chuàng)新性能力和產生創(chuàng)新性成果的重要途徑。在英語課堂上,如果一味地學習英語詞匯及句型,顯然會索然無味,限制學生的發(fā)展。教師應在英語教學中融入科學、藝術、數學、天文、氣候、體育、社會等多方面的話題,鼓勵學生在話題中靈活運用英語。例如,在教學數字的英語表達法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數學加減運算,或者用英文數一數身邊物品的數量。學生在生動的課堂中,既開拓了思維,又體驗了語言運用的快樂。又如,在教學氣候內容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某些天氣產生的原因及改善措施,通過網絡查找資料,然后制作海報進行宣傳。該任務能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去了解相關氣候現象及科學知識,并找尋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海報的制作與宣傳也能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社會交際能力。
二、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在課堂教學中,為了促進學生的積極成長,教師要盡力尋找學生目前的優(yōu)勢與潛力,通過對學生內在潛力的激發(fā)與已有知識的拓展,使學生有知的領域越來越大。STEAM教育理念下的課堂中,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把學習的主動權真正交給學生。課堂不再是知識的灌輸,教師不再是信息的展示者,而更多地承擔了教學的組織者和管理者、學生問題的點撥者和指導者的角色,來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在學生自主學習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以下教學策略。
1.前置學習,點燃探究熱情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chuàng)設機會,前置學習就是有效策略之一。其立足于“先學后教”的理念,讓學生在課前先進行自主學習。合理的前置學習任務應融入學生渴望探究、渴望合作、渴望表達、渴望展示的學習意愿。教師應在充分把握教材、了解學情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性設計少而精的前置學習任務,引導學生在完成前置任務的過程中,鍛煉多方面的綜合能力。例如,在“Colours”一課中,前置學習任務中有一項是請你做一回設計師,畫一畫自己喜歡的服飾,并用英語向他人介紹一下。對學生而言,畫畫是他們感興趣的活動,而設計更能展示自己的才華,因此都樂于完成該項任務。學生在此過程中,不僅主動探究,將本課學習的主要內容——顏色的音義聯系并運用起來,同時鍛煉了設計能力、表達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又如,在學習不同國家風情時,可讓學生選擇喜歡的國家,自己作為小導游來介紹,并錄制微視頻,傳給教師,教師擇優(yōu)在課堂上與學生分享。該項前置學習任務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學生想要做好“小導游”必定會想方設法去了解一個國家,并思考介紹的流程及英語表達方式。
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學生的天性,學生的主動探究意識源于對學習內容的興趣。前置學習給予學生優(yōu)先自學權,能夠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點燃學生的探究熱情,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通過評價學生前置學習的完成情況,教師可以對學生“課堂初始狀態(tài)”有所了解,從而根據課堂的動態(tài)生成調整教學。
2.合作探究,碰撞思維火花
STEAM教育理念不僅支持學生個體的自主學習,更強調讓學生在小組學習中相互協作,來共同解決問題、體驗創(chuàng)造的快樂。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在教學中,教師應當堅持以學生為本,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個體差異,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為學生繼續(xù)學習奠定基礎。合作學習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每個學生都成為學習活動的主動參與者,而非被動的知識接受者或旁觀者。學生在小組內互教互學,相互探討,每個學生都擁有探究實踐的機會。合作探究能夠培養(yǎng)學生探究意識和交往能力,實現教學的多邊互助,提高整體的學習效率。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通過各種有效的教學活動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引導學生開展合作探究。例如,Unit 7 “Protect the Earth”一課的主題是保護地球,學生需要掌握的英語句式為use...to do sth.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設計以下活動:用課件出示圖片及例句We use water to plant trees,再讓學生在組內交流該句式的意思及用法,并試著造句。小組合作交流之后,再對該句式的運用進一步拓展,給出示例:wood——write. We use wood to make pencils.We use pencils to write. 學生思考其他說法。接著,學生在組內合作說一說 water——sit, energy——wear,并展示。學生在此活動中運用各科知識,思考構建單詞間的內在聯系?;顒又懈鹘M的答案不唯一,但都有其合理性,因此,該活動能引導學生將語言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活力和創(chuàng)造力。
可見,合作探究能發(fā)揮學生所長,引導學生通力合作,碰撞出思維的火花,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學生在合作探究過程中提升了自主學習能力,感受到了自身的價值,在共同協作過程中全面提升了能力。
3.積極評價,關注學習過程
STEAM教育理念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而英語教學也注重語言學習的過程,強調語言學習的實踐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盡可能多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運用語言的機會,并用有效的評價方式來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作為英語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課堂評價能及時檢驗學生的階段性學習效果,對學生的持續(xù)性學習也有導向作用。教師要對學生進行積極評價,關注與肯定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每個階段的表現,這種鼓勵能為學生持續(xù)性的主動探究提供動力。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tài)生成的過程,學生可以在教學活動中一步步探究,一步步收獲,最終達到教學目標,提升各方面的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點關注學習過程,采用過程性評價的方式及時地引導學生,促使學生進行積極反思和總結,并用積極的評價方式來鼓勵學生主動學習,幫助學生探尋有效的學習策略。
三、運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隨著科學技術飛速發(fā)展,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科學、合理、恰當地為提高學生學習效果服務。信息技術手段的運用在英語學習與其他學科的聯結與融合過程中能起到呈現背景知識、提供查找資料的途徑、創(chuàng)設語境等作用,便于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運用信息技術導入課堂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課堂教學中,課程導入作為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教師掌握導入的藝術,才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單一的語言訓練會給學生帶來枯燥感,而多媒體的應用能夠豐富教學形式和內容,為課堂導入增色。例如,教師可以根據學習內容讓學生聆聽一段英語歌曲、觀看一段英語短片或玩一個英語小游戲等方式來導入課堂學習。教師借助信息技術手段,能有效營造課堂導入的氛圍,引人入勝。
2.運用信息技術拓展思維空間
學生形象思維能力強,為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直觀、生動的教學展示更容易讓學生理解,特別是對于無法用簡明語言表達的教學內容,多媒體的優(yōu)勢得以充分體現。例如在進行英語詞匯的音義教學時,用圖片、照片、聲音等來直觀呈現詞匯,變抽象為形象,有助于教學的順利進行,提高學習效率。
在STEAM教育理念下,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拓展思維空間,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信息技術是學生思考探索與實踐運用的媒介,實現教學活動可操作性的工具。在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性思維的教學活動中,其運用優(yōu)勢也顯而易見。例如在學習Shapes時,可以讓學生在觸摸屏上用不同形狀來搭建物品,并介紹自己的創(chuàng)作,學生可以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拓展思維,在介紹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3.運用信息技術為課堂增容
運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能夠為學習創(chuàng)設輕松的氛圍,為每個學生提供參與教學活動的機會。其一是課內增容。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實現教學的增容,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運用信息技術教學手段對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究有促進作用,同時也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其二是課外增容。英語課外學習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習能力、開拓學生視野及思維、塑造健全人格等方面的作用也不容小覷。翻轉課堂、慕課等以網絡為平臺的課外學習都凸顯出信息技術對學習的助力作用,有利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積極探究,逐步養(yǎng)成終身學習習慣。
綜上所述,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STEAM教育理念為指引,注重學科整合,注重探索實踐,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和信息技術手段來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究意識、組織學生開展探究,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將學生培養(yǎng)成為適應未來社會的創(chuàng)新型綜合人才。
參考文獻:
[1]周彬.課堂密碼[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喬納·森伯格曼,亞倫·薩姆斯.翻轉課堂與慕課教學[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5.
[3]周東岱,樊雅琴,于穎,于偉,楊君輝.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小學課程體系重構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7(08).
[4]錢源.小學英語課堂互動教學模式探究[J].英語教師,2015(24).
[5]王佳娣.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5(06).
[6]楊秀寧.小學英語生活化教學研究的現狀及思考[J].教學與管理,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