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紅宸
摘要:悠久的歷史孕育了我們中華兒女,歲月的交替讓中華兒女留下了許多寶貴的詩篇,唐詩、宋詞、元曲堪稱千古絕唱。隨著近年來《中華好詩詞》、《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等節(jié)目的播出,可以看到我國人民對于傳統(tǒng)經典文化繼承和發(fā)揚的熱情和盼望,因此,高中語文古詩詞欣賞教學應當引起我們語文教師的重視。以下筆者將結合自身的經驗展開論述。
關鍵詞:語文;古詩詞欣賞;高中教育
高中語文古詩詞欣賞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古詩詞中不僅蘊含了豐富的儒家思想,為培養(yǎng)青少年良好思想品質,勉勵拼搏進取,奮發(fā)向上提供了必要幫助,更體現(xiàn)了詩詞表達特有的意境美和韻律美,可謂東方文化中的一顆耀眼明珠。而加強對高中生語文古詩詞欣賞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下面就是筆者立足于自身的教學經驗所作出的淺顯分析,希望可以對提升教學質量有所裨益。
一、深度解析詩詞內涵,幫助理解,激發(fā)學習興趣
古詩詞是一種十分特殊的文學表達方式,它可以做到在保證語言精練的同時,又體現(xiàn)節(jié)奏上的押韻、對仗上的工整以及表達內容上的豐富、完整,這是非常不容易。因此。文言的表達方式,不僅受到了我國人民的喜愛,更激發(fā)了國外友人對我國這一文學體裁的研究熱情。但是,作為教師我們發(fā)現(xiàn)有的高中生因為在理解上遇到挫折就選擇了放棄,這是非常令人惋惜的。而為了避免類似的事情發(fā)生,激發(fā)高中生的古詩詞欣賞興趣,筆者認為,可以從幫助學生解析古詩詞內涵的層面入手,讓他們積累一定的古詩詞自主品讀能力,奠定后續(xù)的教學工作。
比如,在教學經典古詞《念奴嬌·赤壁懷古》時,對于“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边@一段,我們可以如此解析:“陡峭的石壁直聳云天,如雷的驚濤拍擊著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萬堆白雪。雄壯的江山奇麗如圖畫,一時間涌現(xiàn)出多少英雄豪杰?!比缓螅膭顚W生說一說當年曹操與周郎在赤壁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一則激發(fā)學生的語言表達興趣,二則,點燃學生對本詞的深入學習積極性,使其理解文章的內涵,提升教學的有效性。
二、引導學生反復誦讀,品味詩詞意境
常言道:“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這就是說通過反復的誦讀,在積累了豐富的語言感知能力后,就可以很快抓住文章的主題,品味詩詞深層的內涵,進而在此基礎上吟唱出自己的經歷和體驗。但是,我們所提倡的反復誦讀,并不是為了死記硬背,而是為了“品”。讓自己在誦讀的過程中進入到作者所創(chuàng)設的時代背景中,體會到作者當時的心情、思想,感知作者的體會,與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比如,在教學作品《將進酒》時,首先,我們可以定位到這首詩的創(chuàng)作者為詩仙李白,其次就是努力去聯(lián)想他的一生都經歷了什么?以及在創(chuàng)作這首古詩時,所處的時代背景是什么?這樣才能更好地通過反復誦讀,品味出李白當時心里在想些什么!當時,作者李白的經歷是較為坎坷的,他被當時的帝王唐玄宗“賜金放還”長達八年,一直在思考為什么自己滿腹的經綸卻還是懷才不遇,所以,在作品中才表達出了郁郁寡歡的情感。但是,通過品讀,我們依舊可以從開篇“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豪邁氣勢中,讀出詩仙李白的浪漫主義色彩,這便是我們古詩詞欣賞教學的重要意義所在。
三、從古詩詞文章中,品析古人為人處事之道
古詩詞是國學中的代表性作品,其中更蘊含了豐富的人生道理,這是古代先哲在為人處事方面總結的經驗,對于我們后世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導向作用,比如有的滲透家國情懷的,有的滲透思鄉(xiāng)之情的,還有表達孝敬師長的,更有表達重視兄弟情義的,等等。所以,欣賞古詩詞,并不僅僅是聯(lián)系作者的生平來解析詩詞的含義,其中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點,就是導人向善,以德育人。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思想顯然有些不太符合當代教育實際,未來我們面臨著教育現(xiàn)代化、教育面向世界的挑戰(zhàn),因此,從古詩詞教學入手,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社會觀和價值觀同等重要。
比如,古典詩詞通常反應的是一種內化的、含蓄的情感,可以通過引導學生以不同的角度去自主探究古詩詞的內涵,重視培養(yǎng)學生對某個古詩詞章節(jié)的見解和感悟,激發(fā)學生對于古詩詞文化的學習興趣,體會古詩詞中詩詞人的愛國情感、思鄉(xiāng)情感、孝順父母的情感等,而與此同時,更給學生闡述為人處事的道理。例如,文天祥的《過零丁洋》中,如此表達“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弊髡呶奶煜樯陙y世,一生都在為抗擊侵略,收復失地而努力,但是無奈最終還是沒有能改變國家破碎的命運。但是,這句話卻充分表達了作者抗擊侵略的決心,對于國家的保衛(wèi)工作,自己早已經將生死置之度外。文天祥也正是因此被更多的人知曉,在保家衛(wèi)國事業(yè)上留下了光輝燦爛的一筆。
綜上所述,古典詩詞文化是我們中華文化中的一塊耀眼瑰寶。對于古詩詞文化的繼承和發(fā)揚工作,一直都應當被作為重點教育研究項目。對此,筆者在多年的語文教學中也積累了一些不成熟的經驗,希望可以通過關于高中語文古詩詞欣賞教學的探討,與各位同仁共勉,以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讓更多的青少年切實肩負起弘揚優(yōu)秀民族文化的重任,將美麗的古詩詞文化發(fā)揚光大。
參考文獻:
[1]邱宗林.高中語文古詩詞“情境化”教學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28).
[2]孫健.淺析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的意象分析法——以蘇軾詞中的“夢”意象分析為例[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35(05).
[3]余忠善.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