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蘭
新課標指出,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教給學生語言文字知識,還要讓他們懂得如何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能力的最高體現(xiàn)便是寫作。寫作對于小學生來說是一項最頭疼、最難以完成的作業(yè)。那么,如何降低寫作的難度,使學生樂于動筆呢?筆者認為,在閱讀教學中合理、有效地利用文本資源,實施課堂小練筆,是提高寫作水平的重要途徑。
一、想象“留白”小練筆
“留白”指的是文章中留下的相應空白,或作者的“余意未盡”,或文章的“內(nèi)容省略”。留白往往給讀者留下思考的機會和想象的空間。此時,教師如能合理、有效地引導學生進行課堂小練筆,對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都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再見了,親人》一課,作者寫朝鮮大嫂為志愿軍挖野菜時,有這么一段:“山上的野菜挖光了,您又跑到前沿陣地上去挖。不料敵人的一顆炮彈在您身邊爆炸,您倒在血泊里……”此處的省略號就是文章的留白。授課中,我讓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進行合理的想象:大嫂倒在血泊里以后,發(fā)生了些什么?學生思維的火花被激起,有的說:“大嫂炸暈了,可手里還緊緊抓著個籃子”;有的說:“她的雙腿都炸斷了,身后流了一淌的血”;有的說:“志愿軍叔叔不顧危險,冒死救大嫂,有一位叔叔還因救大嫂傷了手臂……我接著引導:你能想象一下志愿軍叔叔此時的動作、神態(tài)和心理嗎?學生繼續(xù)踴躍發(fā)言。然后,我說:“你們愿意把你想到的這些都寫下來嗎?”學生欣然點頭。此時的學生有話想說,有事可寫,完全沒有了平時作文的畏難情緒。
二、觀看“插圖”小練筆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為了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往往會配以相應的插圖。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利用文本插圖,激發(fā)學生想象,進行課堂小練筆。
《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就配有插圖,圖中顯示的是邱少云被烈火燒身的場面。課上,我讓學生仔細觀察:圖上畫了什么?你的腦海中出現(xiàn)了怎樣的畫面?此時的邱少云有什么表現(xiàn)?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然后再引導學生小組交流,隨后,學生動筆寫片斷。此外,《將相和》中廉頗“負荊請罪”的插圖,也可引導學生觀察廉頗的裝束,再依據(jù)他的性格特點,想象人物的語言、動作和表情;再如辛棄疾《清平樂·村居》里的插圖,也可讓學生在充分觀察圖畫的基礎上,對圖景進行合理想象,把“白發(fā)翁媼”的“吳音相媚好”“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和“小兒臥剝蓮蓬”的內(nèi)容進行描述。
利用文本中的插圖進行小練筆,不僅訓練了學生的寫作,也豐富了學生的想象,何樂而不為呢?
三、順應“文句”小練筆
在閱讀課文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走進文本人物或進入描繪意境的同時安排一個小練筆,使學生能順著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意境進行語言的拓展和訓練,也不失為提高寫作能力的好辦法。
著名語言學家老舍的《草原》一文中,作者在初入草原看到那美麗的藍天碧草時,曾發(fā)出這樣的感嘆:“這種境界,既使人驚嘆,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苯虒W這篇時,我讓學生反復感情朗讀第一自然段,感受草原的美,再結合師生的探討交流,使學生充分領悟草原那獨特的風景。在此基礎上,我再范讀此段,讓學生閉上眼睛想象畫面。之后提問:假如你此時就在這草原上,你是不是跟老舍先生一樣,也想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那就請你現(xiàn)在寫下來吧。
交上來的“詩作”中,有一個同學是這樣寫的——
草原,我終于見到你了,
你的天空是那樣明朗,
你的草地是那樣碧綠!
抬頭四望,
你是那樣無邊無際。
站在你的懷抱中,
我不想回家……
盡管學生的言語、思維都很稚嫩,甚至不能說是“詩句”,但此時的他們,確實已經(jīng)置身于草原,寫出了自己的感受。而小學作文的宗旨,不就是抒發(fā)自己的真情實感嗎?
四、體驗“濃情”小練筆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我們的課本中,有不少洋溢著熾烈感情的文章,他們是放飛情感、啟迪心靈的“資源寶庫”。教學中,教師可為學生營造濃濃的情感氛圍,讓學生與文本進行對話,與人物產(chǎn)生共鳴。此時安排小練筆,學生便有“一吐為快”的沖動。
如《豐碑》一文中,有這樣一段話:“一個凍僵的老戰(zhàn)士,倚靠光禿禿的樹干坐著。他一動不動,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滿了雪,無法辨認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態(tài)十分鎮(zhèn)定,十分安詳: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間還夾著半截紙卷的旱煙,火已被雪打滅;左手微微向前伸著,好像在向戰(zhàn)友借火。單薄破舊的衣服緊緊地貼在他的身上?!苯虒W中,我指導學生朗讀這段話,問道:“這個凍僵的老戰(zhàn)士是誰?”“軍需處長?!薄爸儡娦杼庨L是管什么的嗎?”“管戰(zhàn)士們吃的、穿的、用的物品?!表樦鴮W生的思路,我聲情并茂:“就是這樣一位管著棉衣、棉褲的軍需處長,把所有的衣褲都給了戰(zhàn)士。在漫天風雪中,他自己只穿著一件薄薄的單衣。他又冷又累,實在堅持不住了,他想靠一靠休息,他想抽支煙提提神,他想劃根火柴暖一暖身子,可是伸出的手還沒來得及借到火,他,就被凍僵了!面對著樣一位軍需處長,你有什么想說的嗎?你想用什么詞來贊美他?把你的感受寫下來吧。”
臺下有些學生早已淚光閃閃,他們此時已與文本產(chǎn)生共鳴,與作者、與文中人物融合在了一起。情感的閘門一旦打開,文思便如泉水般涌出。這樣的練筆學生愿寫,樂寫。
習作小練筆立足于教材和課堂,它有機地把閱讀與寫作結合起來,降低了寫作的難度。教師只要依據(jù)教材,引導學生深入解讀文本,為學生創(chuàng)設寫作的機會,營造寫作的氛圍,并對學生的習作加以點評、鼓勵和贊賞,就一定能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