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思想政治著眼于學生的真實生活和長遠發(fā)展,力求使理論觀點與生活經驗有機結合,其教學活動的設計必須對真實生活情境進行結構化、序列化處理,教學路徑的設計必須引導學生步入開放的、辨析式的學習路徑,教學案例的設計必須引導學生多維度觀察對象,多途徑進行探究。這樣,才能優(yōu)化課堂教學情境,更好地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教學情境;結構化;辨析式;綜合性
作者簡介:陳文輝,江蘇省南通中學黨委書記、副校長,中學高級教師,南通市學科帶頭人。(江蘇 南通 226000)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8)25-0074-03
高中思想政治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是:“要立足于學生現(xiàn)實的生活經驗,著眼于學生的發(fā)展要求,把理論觀點的闡述寓于社會生活的主題之中,使學科知識與生活現(xiàn)象、理論邏輯與生活邏輯有機結合?!币雽崿F(xiàn)這一基本理念,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情境設計,無論是活動、路徑,還是案例,都必須體現(xiàn)結構化、辨析式和綜合性,才能讓學生在自主辨析的思考中感悟真理的力量,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而更好地培育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和公共參與等核心素養(yǎng)。
一、根據(jù)教學內容,設計結構化的教學活動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指出:“活動型學科課程的實施要使活動設計成為教學設計和承載學科內容的重要形式。”活動設計應該成為課堂教學設計的常態(tài)。例如,在《經濟與社會》“經濟體制”的教學中,我們可以以“為什么‘兩只手優(yōu)于‘一只手”為議題,設置情境活動(見例1),引導學生“評析市場機制的優(yōu)點與局限性,辨析經濟運行中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必修課程模塊2:經濟與社會,內容要求1.2)探究在資源配置中市場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fā)揮政府作用的道理,明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特點。
【例1】議題:為什么“兩只手”優(yōu)于“一只手”?
據(jù)媒體報道,某知名美食節(jié)目播出以后,章丘鐵鍋一夜之間躥紅。此時,只要是本村人就有資格去使用“章丘鐵鍋”這個品牌,當?shù)刂谱麒F鍋的家庭小作坊遍地開花。
在網友熱捧章丘鐵鍋,甚至一鍋難求的背景下,當?shù)卮迕竦淖龇ㄔ緹o可厚非。更多的人加入制作鐵鍋,既給了當?shù)仄放谱龃笞鰪姷臋C會,也為當?shù)卮迕駭U大了就業(yè)范圍,增加了收入,并保證了傳統(tǒng)技藝的傳承。
但是,章丘鐵鍋特殊的制作工藝卻很難保證每一個入行者能真正嚴格執(zhí)行,由此形成的高昂的成本顯然不是家庭小作坊能承受得了的。因此,很多小作坊偷工減料,導致生產出來的鐵鍋質量良莠不齊,甚至出現(xiàn)了以次充好的現(xiàn)象。短短四個月之后,產品出現(xiàn)了滯銷,很多跟風的家庭小作坊紛紛關門。
類似事件已不是第一次出現(xiàn)。近年來,各地普遍比較重視申報、推廣區(qū)域公用品牌,但對區(qū)域公用品牌的授權、監(jiān)督和管理則相對滯后,常常導致未授權生產主體濫用,假冒偽劣產品頻現(xiàn)的現(xiàn)象。這次章丘鐵鍋的大部分小作坊都沒有辦理生產經營手續(xù),就說明了這一點。
你認為,章丘鐵鍋一夜躥紅之后,家庭小作坊為什么會遍地開花?
在你看來,章丘鐵鍋從“爆紅”到“遇冷”的原因是什么?
你認為,政府相關部門應如何避免區(qū)域公用品牌的發(fā)展困境?
“經濟體制”的教學活動設計,可從兩個方面進行:一方面,可結合企業(yè)經營活動的特點,或調研某商品的生產和銷售,引用典型案例,說明市場在資源配置中如何發(fā)揮決定性作用;另一方面,可調研某市場,分析市場調節(jié)的局限性,就如何更好地發(fā)揮政府作用提出建議。
《課程標準》指出:“活動型課程的設計要對應結構化的學科內容,力求提供序列化的活動設計?!蔽覀儽仨殞φ鎸嵣钋榫尺M行加工,即結構化、序列化處理,這樣才能使學生的學習真正成為“在一個又一個基于真實生活情境的主題或項目中通過體驗、探究、發(fā)現(xiàn)來建構自己的知識,發(fā)展自己的能力,養(yǎng)成自己的品格”的過程。如例1,其學科內容與活動設計的對應關系如表1。
二、根據(jù)學科任務,設計辨析式的教學路徑
《課程標準》指出:“應通過范例分析展示觀點,在價值沖突中深化理解,在比較、鑒別中提高認識,在探究活動中拓展視野,引領學生認同、堅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币虼?,我們必須要著眼于高中階段學生思想認識活動和自身成長的新特點,引導他們步入開放的、辨析式的學習路徑,學會理性面對不同觀點。例如,在《哲學與文化》“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的教學中,我們可以以“面對價值沖突如何選擇”為議題,設計相關的情境與辯題(見例2),探究生活中進行價值選擇的標準。(必修課程模塊4:哲學與文化,內容要求2.1)
【例2】議題:面對價值沖突如何選擇?
2007年12月31日,國務院辦公廳發(fā)布《關于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全國范圍內將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所有商品零售場所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當時,中國的塑料袋使用量為30億個,僅用于買菜的塑料袋就達10億個?!跋匏芰睢眲倓偸┬械臅r候,媒體調查顯示,七成消費者愿意用環(huán)保購物袋代替塑料袋。
然而,短短幾年之后,隨著互聯(lián)網行業(yè)滄海桑田的變遷,超市在塑料袋消費總量上所占的比重一下子變小了,外賣和快遞成了塑料袋使用的大頭。僅快遞業(yè)一項,2016年這個數(shù)字暴增至147億個。個人方便了,商家方便了,快遞業(yè)也方便了,環(huán)境卻遭到了史無前例的塑料污染。
顯而易見的是,徹底禁絕塑料袋和推廣替代品,目前來說是行不通的。事實也證明,單靠行政式的限制難以達到理想效果?!跋匏堋辈粌H僅是政府環(huán)衛(wèi)系統(tǒng)的工作,還是一門復雜的社會科學。然而,如果每人每天少用一個塑料袋,中國每天就減少了14億個塑料袋使用量,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行動?
你認為,現(xiàn)階段塑料袋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利弊?
你是如何看待限塑和個人生活之間的矛盾的?
怎樣實現(xiàn)商家(顧客)的個人利益與政府 “限塑令”代表的整體利益的雙贏?
借助這種引人深思的情境與問題,學生可以更好、更快地領略世界的意義和背后的運行法則,更快地掌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核心能力,奠定終身學習、持續(xù)發(fā)展的基礎。
盡管有些學科概念旨在引導學生思考和行動,無須要求學生從理論上掌握其內涵,但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必須認真引導學生辨析,切實強化價值引領。具體步驟如下表2。
三、根據(jù)教學目標,設計綜合性的教學案例
《課程標準》指出:“本課程內容涉及哲學、經濟學、政治學、法學等學科,具有綜合性?!瓚η髴{借相關情境的創(chuàng)設,提供綜合的視點,提升綜合能力?!蔽覀儽仨毟鶕?jù)教學目標,設計教學案例,以案例為載體進行綜合性教學(見例3)。
【例3】議題:政府“數(shù)量管控”措施的評析和建議。
自2017年1月N市政府發(fā)布網約車暫行管理辦法以來,全市網約車數(shù)量快速增長,加上原巡游出租車,總運力規(guī)模已達3萬余輛,已經接近市場需求的最高量。
原本政府深入出租車行業(yè)改革,是遵從錯位發(fā)展和差異化經營原則,通過網約車運力發(fā)揮市場配置資源作用,滿足社會公眾多樣化、個性化出行服務需求。然而,由于網約車平臺競爭的白熱化,為了搶占市場份額部分網約車平臺卻違規(guī)經營,采用高額雙向補貼、低于成本價等違規(guī)經營行為,破壞了出租汽車市場環(huán)境,也給城市交通秩序帶來巨大的壓力。
如果再繼續(xù)增加,網約車市場很有可能會出現(xiàn)無序競爭的狀態(tài)。2018年4月21日起,N市政府暫停網約車發(fā)證,成全國首個數(shù)量管控城市。對此,網友看法不一。
觀點一:N市政府部門及時限制網約車數(shù)量,有利于市場向良性方向發(fā)展。
觀點二:N市政府限制網約車數(shù)量,不利于網約車和出租車市場的公平競爭。
對N市政府限制網約車數(shù)量的做法,你怎么看?
相關市場主體應如何確保城市交通秩序?
以上案例就顯現(xiàn)了生活中真實的情境,綜合了不同課程模塊的內容,可在模塊2《經濟與社會》、模塊3《政治與法治》等相關教學任務完成后,引導學生多維度觀察對象,多途徑進行探究(見表3)。
上述分析和論證,都離不開相關學科知識的支撐,貫通了多學科的視角,學生經歷這一活動過程,在提升公共參與素養(yǎng)的同時,也有助于科學精神、法治意識等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責任編輯 黃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