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曉璇
“擼起袖子加油干”,便能鑄就幸福的教育生活和更美好的明天!
我是2012年被錄取的第一批農村新機制教師,參加工作就分配到恩施市芭蕉侗族鄉(xiāng)。在這六年時光里,我深深愛上了教師這個行業(yè),也看到了鄉(xiāng)村教育日新月異的發(fā)展。
今年八月,陳安麗副省長一行來到恩施市調研新機制教師工作情況,并召開新機制教師座談會,與恩施市10位年輕的鄉(xiāng)村教師面對面交流,聽取新機制教師的工作匯報。我作為座談會的代表之一,自然感慨萬千。
農村教學環(huán)境變了。我在芭蕉侗族鄉(xiāng)白巖小學任教,白巖小學屬于芭蕉鄉(xiāng)海拔最高、最偏遠的學校,學校在編教師有5名年輕的女教師和2名50多歲的男教師,其中有3名女教師和我一樣都是新機制教師。我們七個人就像一個大家庭,大家相互照應,分工明確,保質保量完成學校的每項工作。
現(xiàn)在,農村學校的教學條件在逐步改善,所有老師都將“班班通”設備用于教學,“同在藍天下,共享好資源”在我們偏遠的鄉(xiāng)村學校得以實現(xiàn)。這大大提高了教育的現(xiàn)代化水平,學生使用一桌一椅,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學習。
在生活上,學校提供免費、豐富的營養(yǎng)午餐,白巖小學還有“愛心小屋”和圖書室,聘請“愛心媽媽”對留守兒童開展一對一心理輔導,全體教師不定期對貧困生和留守兒童家訪,及時更新留守兒童和精準扶貧貧困生信息。
今年下半年,學校還要新建一棟綜合樓,一樓是餐廳,二樓是音體美教室。學校的教學條件越來越好,學校雖然偏遠而且很小,但一樣可以盡善盡美。
鄉(xiāng)村教師待遇穩(wěn)步提高。我剛考取農村新機制教師時,工資并不高。隨著教師工資改革,恩施市委、市政府大力提高教師的地位和工資待遇,依法保障農村中小學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于或高于當?shù)毓珓諉T的平均工資水平,將農村中小學教師住房公積金納入財政保障范圍,并按規(guī)定的繳存比例及時繳存住房公積金。
同時,恩施市對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建立偏遠鄉(xiāng)村教師補助制度,在農村偏遠點小、村小、中心小學和初中實行每月600元、400元、300元補助標準,恩施市當?shù)亟處煿べY水平已經(jīng)不低于鄉(xiāng)鎮(zhèn)公務員,解決了以往“窮教書、教書窮”的現(xiàn)狀,教師職業(yè)的幸福感不斷得到提升。
恩施市積極實施“湖北省農村教師廣廈工程”,多渠道解決農村中小學教師住房問題,為在農村任教的教師修建教師周轉房,解決了農村教師的住宿問題。
農村學校的環(huán)境改善了,教師的待遇逐年提升,鄉(xiāng)村教師教書育人更加富有動力與激情。
“擼起袖子加油干”。在白巖小學工作的日子里有苦也有甜。除了上課、備課、改作業(yè)、教導學生,我還需要承擔安全衛(wèi)生、后勤管理、教務、德育、教育信息化、學籍管理、學生資助等多項工作,工作雖然繁雜,但我學到了很多知識,自己的能力得到很大提升。
白天,我積極完成學校各項工作,晚上,我會靜下心來閱讀與寫作。利用休息時間,我撰寫了大量的芭蕉鄉(xiāng)教育宣傳報道、芭蕉鄉(xiāng)優(yōu)秀勵志故事等,投稿給湖北日報、人民網(wǎng)、中新網(wǎng)、恩施日報、恩施晚報以及州、市教育局網(wǎng)等媒體,已經(jīng)發(fā)表了500余篇新聞報道,得到了市教育局、芭蕉鄉(xiāng)黨委政府和鄉(xiāng)中心學校的充分肯定。
作為一名鄉(xiāng)村教師,我只是一個普通的耕耘者。但我深深懂得,只要擁有勤耕劬耘、求真務實的教育理想,擁有修身立德、淡泊明志的師表風范,擁有上下求索、教研并舉的進取精神,擁有以生為本、誨人不倦的育人情懷,“擼起袖子加油干”,便能鑄就幸福的教育生活和更美好的明天!
(作者單位:恩施市芭蕉侗族鄉(xiāng)中心學校)
責任編輯/李慕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