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芳
上帝創(chuàng)造了好奇和地球。
人類創(chuàng)造了旅游和飛機。
第一句話我忘了是在什么時候在什么地方看回來的,第二句則是自己亂改的。在這個世界上,我們生存著,除了睡覺的時候會閉上眼睛之外,眼睛會沒有歧視沒有偏見地將面前的東西輸送到我們的記憶系統(tǒng)中,好看的、嚇人的,色彩斑斕的、昏暗模糊的,撒哈拉沙漠的黃色,地中海海水的碧藍……
二千三百年前一班雅典的哲學家、思想家,背向高山,摸著胡子,搖頭晃腦,眼睛緊緊地看著腳下距離雅典不遠的愛琴海。點點星光在強烈的陽光下不停地閃爍,就好像在問他們,你們知道在海洋的另外一邊會有什么東西,他們是否會跟雅典一模一樣,一樣的膚色,說同樣的話,吃同樣的東西,演奏同樣的音樂?在閃爍不??床坏奖M頭的大海中,渴望去知道彼岸的熱情就一天一天地在膨脹。
最后這一股好奇心催生了行動。我們雖然站在這個叫做空想之丘的泥土上,可是我們的心,我們的眼睛已經(jīng)飛到了那個陌生的彼岸,那我們怎么樣可以橫渡這個大海洋去找出真正的答案呢?后來,雅典成為了世界航海技術的典范。他們砍了樹,制造船只,身體坐了下去后就向著看不到盡頭的方向前進。好奇心就是分分秒秒在不安于現(xiàn)狀,不服氣于現(xiàn)狀。
思維上大概有兩種模式:目的和好奇。目的,大家會有一個已經(jīng)知道要達到的結果,再去努力爭取。另外好奇的一種行為都是希望如何去為一個目的而去努力。努力的過程中,我們不知道會有什么樣的遭遇.大部分的結果不能全面預測得到。充滿的是許多的不肯定,如此一來,好奇心帶給大家的就是新的智慧和經(jīng)驗。
地球這么大,無奇不有。有跟我們類似的,有跟我們背道而馳的。如果我們一生人只待在一個地方,同一時間,世界各地的國家,地區(qū)和文化都在用他們的方式在計劃他們的將來,那他們的生活,我們該排斥,還是去欣賞呢?愛上好奇,就是在不肯定的過程中,預先享受可能是這樣也可能是另一種樣子的感覺。知道的時候,就是開心回報自己的時候。
我們不該錯過任何可以知道的機會,這就是好奇心。好奇心沒有時間表,難的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倦怠了,閱歷豐富了,是否依舊對世界上的某個角落、某樣事物有好奇心。是的,世界上有我們窮盡一生也獲知不了的東西,即使是這樣,也不停止好奇,這是讓生命永遠進發(fā)活力的秘訣。
有人說到,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人看到蘋果從樹上掉到地上,為什么只有牛頓一個人會問,“為什么?”
愛因斯坦說過,“其實我并不是什么大天才,只是我特別強烈地想去知道我還不肯定的東西?!?/p>
只有愛上不肯定,才能完全擺脫對將來生存的恐懼。
恐懼令我們裹足不前,好奇心令生活中充滿著無限的希望和頓悟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