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向黎
何時第一次見到畢飛宇,我不記得了,但記得他第一次打電話來。不知道他怎么知道我家電話的,他也沒有自報家門,第一句就是:“我跟你說,這個事情……”我聽了半天,才猶豫地問:“您是……”他說:“我畢飛宇啊,你聽我說。”商量完事,掛了電話,我想,這人怎么這樣???好像我們昨天才見過面,一起談笑甚歡一樣。
他有一次的電話讓我記得很清楚。他以一種老前輩、過來人的口氣語重心長地說:“聽說你得了一個獎,不錯啊。這個獎我也得過?!蔽蚁耄何抑?,你到底是來祝賀,還是來炫耀的?過來人繼續(xù)說:“我說我得過,是想說我知道你現(xiàn)在的感覺。接下來可能會有頒獎典禮啊,媒體采訪啊,你要注意你的態(tài)度。你曉得吧,這時候你不能不恰當(dāng)?shù)乇憩F(xiàn)自己的清高,不能說你不在乎?!?/p>
這番諄諄教誨還是挺讓我感動的。雖然沒有達(dá)到把他當(dāng)前輩、當(dāng)楷模的程度,但是從此我們的交情明顯升溫,然后多年保持在37.5攝氏度左右。
畢飛宇說話有兩句口頭禪:一句是伴隨微笑和閉眼睛的“不是,你聽我說”,這是他長篇大論的開場白;另一句是“你曉得吧”,用來作句子的“后綴”,或者代替中間的逗號。
有一次,我整了他一下。大家聊著天,他一個人滔滔不絕,我肚子都餓了,等到他第101次說:“你曉得吧?!蔽伊⒓创穑骸拔也粫缘谩!彼f:“不是,你聽我說?!蔽艺f:“我不聽,我要吃飯去?!彼D時舌頭打了結(jié),好幾秒鐘后才說:“好,走吧。”
我們見面基本上都是在南京。他常來上海,但每次都不通知我,然后回去后必定打個電話來說:“我去過上海了。”我覺得很奇怪,你要么事先通知我,要么就不用說了。他說覺得是有正事要辦,不是找朋友玩的時候,但還是要說一聲。好像也有道理,但是和常人不一樣,寫小說的人,我也不和他理論了。
作家內(nèi)心常常都是擰巴的,但畢飛宇和現(xiàn)實的關(guān)系總的來說還算平穩(wěn)妥帖。大概是七八年前,我的孩子還很小,有一次在辦公室給畢飛宇打電話(大概是約稿),他居然就在電話里向我傳授育兒經(jīng),絮絮叨叨說了許多。等我掛了電話,同事說:“那頭肯定是個老阿姨吧?”我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