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娜
(興義民族師范學院, 貴州 興義 562400)
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報道(2014),全球至少有3.5億人患有抑郁癥,相比較于世界上備受關注的身體疾病,抑郁癥是造成精神壓力的首要原因。鑒于這種高患病率以及抑郁癥狀與臨床抑郁癥之間的關系,鑒別影響青年人抑郁癥狀發(fā)展的可能因素至關重要。[1]有幾項研究強調(diào),抑郁癥是青少年中一個嚴重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2-3]大學生的抑郁患病率明顯高于一般人群。[4]他們正經(jīng)歷著從青少年期到成年期的關鍵過渡時期,除了要適應學術的和社會的要求,還要調(diào)整各種心理變化,為他們的職業(yè)生活做好準備,這可能是一個人一生中壓力最大的時期之一。[5-6]抑郁癥主要表現(xiàn)為“三低”癥狀:情緒低落、思維遲緩、意志活動減退和“三無”認知:無望、無助、無用。[7]抑郁發(fā)作中至少有25%的人有自殺意念或自殺行為。[7]造成自殺意念的最大危險因素之一是壓力,它很容易引發(fā)自殺行為。[8-9]許多因素都會導致個體產(chǎn)生抑郁情緒,其中包括壓力。[10]各種縱向研究發(fā)現(xiàn),壓力可以預測個體抑郁癥狀的發(fā)展。[11-13]而大學生每天最常見的麻煩,主要與學校(比如學業(yè)失敗)和人際關系(如與室友的沖突)有關,這些麻煩所帶來的壓力影響著相當多的學生群體。[14-17]
可見,各種負性生活事件所產(chǎn)生的壓力對大學生抑郁情緒的產(chǎn)生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嘗試從不同的壓力源出發(fā),探討負性生活事件和大學生抑郁嚴重程度之間的關系,以明晰大學生主要面對的壓力源,從而對高校心理健康工作指明方向。
1.對象
對貴州某高校2017級全體新生進行心理普查。測量時間為2017年10月,學生正式上課后第二個月底。普查人數(shù)為2387人,普查后剔除無效數(shù)據(jù),有效樣本容量為2346,有效率為98.3%。所有的調(diào)查對象均參與本次心理普查,也確知本次調(diào)查的意義,調(diào)查活動得到我校學生處的批準和支持。
2.工具
(1)抑郁自評量表(SDS)
由20個陳述句和相應問題條目組成:每一條目均按1~4級評分(抑郁指數(shù)=各條目累計分/80,范圍為0.25~1.00,其中<0.50為無抑郁,0.50~0.59為輕度度抑郁,0.60~0.69為中度抑郁,>0.70為重度抑郁[18]。量表的內(nèi)部一致性Cronbach's a系數(shù)為0.787,分半信度系數(shù)為0.739。
(2)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
該量表由27項可能給青少年帶來心理反應的負性生活事件構成,每項按過去12個月內(nèi)的發(fā)生與否和事件對青少年的影響分為0~5共計6個等級,[19]量表由人際關系壓力、學習壓力、受懲罰、喪失、健康適應和其他壓力共6個因子構成。人際關系維度包括條目 1、2、4、15、25;學習壓力維度包括條目 3、9、16、18、22;受懲罰維度包括條目 17、18、19、20、21、23、24;喪失維度包括條目 12、13、14;健康適應維度包括條目 5、8、11、27;其他維度包括條目 6、7、23、24。量表的內(nèi)部一致性 Cronbach's a系數(shù)為0.906,分半信度系數(shù)為0.856。
3.數(shù)據(jù)處理
使用SPSS20.0統(tǒng)計軟件對調(diào)查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負性生活事件與抑郁情緒相關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抑郁嚴重程度的檢出率、抑郁情緒的性別差異使用χ2檢驗,對生活事件的性別差異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對抑郁情緒進行多元回歸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不同負性生活事件下的大學生抑郁癥狀嚴重程度的檢出率比較對不同負性生活事件下大學生的抑郁水平進行卡方檢驗,結果顯示,所感知的壓力越大,抑郁情緒越嚴重。詳見表1。
表1 不同負性生活事件下的大學生抑郁癥狀嚴重程度的檢出率比較
喪失健康和適應其他低 702(29.9) 342(48.7) 244(34.8) 110(15.7) 6(0.9) 16.294 0.012中 900(38.4) 475(52.8) 298(33.1) 118(13.1) 9(1)高 744(31.7) 340(45.7) 299(40.2) 92(12.4) 13(1.7)低 777(33.1) 443(57) 239(30.8) 91(11.7) 4(0.5) 69.678 0.000中 686(29.2) 359(52.3) 249(36.3) 76(11.1) 2(0.3)高 883(37.6) 355(40.2) 353(40) 153(17.3) 22(2.5)低 705(30.1) 404(57.3) 225(31.9) 73(10.4) 3(0.4) 85.807 0.000中 828(35.3) 436(52.7) 300(36.2) 88(10.6) 4(0.5)高 813(34.7) 317(39) 316(38.9) 159(19.6) 21(2.6)
2.大學生抑郁情緒的性別差異
對不同性別大學生的抑郁情緒進行卡方檢驗,結果顯示:男女大學生的抑郁水平有顯著差異,男生的抑郁水平顯著低于女生,詳見表2。
表2 大學生抑郁情緒的性別差異
3.大學生不同負性生活事件的性別差異
對大學新生所感知的負性生活事件進行性別的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顯示:無論男生還是女生,都認為學習壓力最大,其次是人際關系壓力。女生在學習和人際關系方面感受到的壓力顯著大于男生,而男生在其他維度(6.不喜歡上學;7.戀愛不順利或失戀;23.與人打架;24.遭父母打罵)感受到的壓力顯著大于女生。詳見表3。
表3 負性生活事件感知的性別差異
4.負性生活事件和抑郁情緒的相關分析
對大學生的負性生活事件和抑郁情緒做相關分析,結果顯示各變量之間均呈現(xiàn)正相關。詳見表 4。
表4 負性生活事件和抑郁情緒的相關分析
5.大學生抑郁情緒的多元回歸分析
以負性生活事件的六個維度為自變量,以抑郁嚴重指數(shù)為因變量進行多元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六個維度變量均進入回歸方程,對抑郁情緒有顯著的預測作用。詳見表5。
表5 大學生抑郁情緒的多元回歸分析
本研究結果表明大學新生所面對的生活事件與其抑郁情緒顯著正相關,這與以往的研究結果比較一致,[20]與臨床實際情況也比較相符。[21]壓力越大,其中度、重度抑郁情緒比例越高。
研究表明在大學新生中,有抑郁情緒(輕度、中度和重度)的女生比例顯著高于男生。這可能和女生更加敏感細膩有關,比如Ricardo Araya等(2009)的研究發(fā)現(xiàn)女生對負性生活事件更易感。[22]
從整體上來說,大學新生面對的生活負性事件壓力大小依次為:學習壓力>人際關系>受懲罰>健康適應>其他>喪失,這與過去的大多數(shù)研究結果一致,學習壓力是大學生首要面對的生活事件,其次是人際關系。[23]大學新生剛入校,學習方式發(fā)生了巨大轉變,由過去的父母老師督促式轉變?yōu)樽灾魇?,這樣的轉變對其學習能力、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方面存在巨大考驗;另外,大學生的學習成績在平常的綜合測評、評優(yōu)評獎中占有大量比重,期末掛科也會影響到畢業(yè)證和學位證的獲取,所以學習壓力最大。大學生的人際關系變得較高中復雜多樣,除了中學時的師生關系、同學關系,還增加了寢室室友關系、社團同伴關系、戀人關系等等,每種交往關系的良好建立都需要大學生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面對不同的負性生活事件,女生在人際關系和學習方面感知到的壓力顯著高于男生,可能因為女生對人際關系更加敏感,這一差異與男女之間的性別角色差異有關,[24]女性對情感上的需要和關懷較多,感受性較強,相反,男性較理智和獨立,有足夠的力量保護自己,但是做事情容易沖動,身體力量強,攻擊性行為多,所以男生在其他維度(6.不喜歡上學;7.戀愛不順利或失戀;23.與人打架;24.遭父母打罵)上感知到的壓力顯著高于女生。
以負性生活事件中的六個維度,人際關系壓力、學習壓力、受懲罰、喪失、健康和適應、其他作為自變量,以抑郁嚴重指數(shù)作為因變量做線性回歸發(fā)現(xiàn),六個維度變量均進入回歸方程,對抑郁情緒有顯著的預測作用。因為大學心理普查的重點工作就是盡早發(fā)現(xiàn)學生的心理危機,預防心理危機事件的發(fā)生,而由各種壓力事件導致的抑郁情緒是導致大學生處于心理危機的重要因素。高校在學生管理和教育的過程中,需重點關注學生的學習壓力和人際關系壓力,減少負性生活事件,可有效降低大學生的抑郁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