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宗
【摘要】 目的 研究連續(xù)性血液凈化(CBPT)在重癥加強護理病房(ICU)多器官衰竭合并急性腎衰竭患者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110例ICU多器官衰竭合并急性腎衰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均進行連續(xù)性血液凈化治療, 觀察比較治療前后相關指標變化情況及患者預后。結果 治療前, 患者器官衰竭數(shù)量為2~7個, 平均器官衰竭數(shù)量(4.5±0.4)個, 除腎臟外涉及器官有肺105例、占95.5%, 腦92例、占83.6%, 心臟88例、占80.0%, 腸道71例、占64.5%, 肝64例、占58.2%, 骨髓31例、占28.2%, 胰腺20例、占18.2%。治療后, 患者病情好轉且轉出ICU 41例、占37.3%, ICU死亡患者61例、占55.5%, 放棄治療出院后死亡8例、占7.3%。多器官衰竭患者死亡率隨著臟器衰竭數(shù)量增加而上升?;颊咧委熀蟮闹行撵o脈壓和血肌酐水平顯著低于治療前, 多巴胺使用量及血乳酸水平高于治療前,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于多器官衰竭合并急性腎衰竭患者, 接受連續(xù)性血液凈化前的疾病嚴重程度是影響預后的重要因素, 早期積極實施連續(xù)性血液凈化, 可改善患者預后。
【關鍵詞】 連續(xù)性血液凈化;多器官衰竭;急性腎衰竭;重癥加強護理病房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35.026
連續(xù)性血液凈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 therapy, CBPT)又被稱作連續(xù)性腎臟替代治療, 可連續(xù)清除血液中的內源性、外源性毒素, 可有效調節(jié)人體內環(huán)境, 對提高危重患者治療效果有重要價值[1]。本院選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ICU多器官衰竭合并急性腎衰竭患者110例, 對其進行了連續(xù)性血液凈化治療, 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本院ICU收治的多器官衰竭合并急性腎衰竭患者110例, 其中男72例, 女38例;年齡19~84歲, 平均年齡(52.3±18.5)歲;ICU收治時間1~52 d, 平均ICU收治時間(10.3±13.9)d;治療次數(shù)1~28次, 平均治療次數(shù)(4.5±7.9)次;治療時間6~275 h, 平均治療時間(47.5±75.9)h;其中腎前性腎衰竭38例(34.5%), 腎性腎衰竭71例(64.5%), 腎后性腎衰竭1例(0.9%)。腎衰竭的診斷標準(RIFLR標準):腎功能衰竭腎小球濾過率標準為3×基礎值或血肌酐(SCr)≥353.6 μmol/L(急性時升高>44.2 μmol/L);尿量標準為<0.3 ml/(kg·h)或>12 h無尿。全部患者均符合多器官功能衰竭合并急性腎衰竭診斷標準, 且接受連續(xù)性血液凈化治療。
1. 2 方法 經股靜脈、頸內靜脈或鎖骨下靜脈置管為患者建立血管通路, 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連續(xù)性血液凈化采用的是連續(xù)性靜脈-靜脈血液濾過(CVVH)方式, 使用前進行稀釋, 使用碳酸氫鹽置換液, 將置換速度控制在4~10 L/h, 血流量控制在150~250 ml/min。
1. 3 觀察指標 記錄并分析患者治療前器官衰竭數(shù)量及治療后死亡情況, 觀察治療前后生命體征變化, 并進行血液生化檢查及血氣分析, 比較患者治療前后中心靜脈壓、血肌酐以及血乳酸水平及多巴胺用量。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110例患者器官衰竭數(shù)量及死亡情況 治療前, 患者器官衰竭數(shù)量為2~7個, 平均器官衰竭數(shù)量(4.5±0.4)個, 除腎臟外涉及器官有肺105例、占95.5%, 腦92例、占83.6%, 心臟88例、占80.0%, 腸道71例、占64.5%, 肝64例、占58.2%, 骨髓31例、占28.2%, 胰腺20例、占18.2%。治療后, 患者病情好轉且轉出ICU 41例、占37.3%, ICU死亡患者61例、占55.5%, 放棄治療出院后死亡8例、占7.3%。多器官衰竭患者死亡率隨著臟器衰竭數(shù)量增加而上升。見表1。
2. 2 110例患者治療前后臨床參數(shù)變化情況比較 患者治療后的中心靜脈壓和血肌酐水平顯著低于治療前, 多巴胺使用量及血乳酸水平高于治療前,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目前, 連續(xù)血液凈化在臨床上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 其應用領域遠超腎替代治療, 與營養(yǎng)支持、機械通氣等手段共同應用到危重患者的救治當中, 成為了ICU多器官支持的重要方式之一[2]。連續(xù)血液凈化能夠緩慢、連續(xù)、大量的清除水和溶質, 保持人體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 糾正酸堿及電解質失衡狀態(tài), 有效改善機體內環(huán)境, 并能夠輔助營養(yǎng)支持治療。在此次研究中, 對110例多器官衰竭合并急性腎衰竭患者進行了連續(xù)性血液凈化治療研究, 比較治療前后相關指標發(fā)現(xiàn), 患者治療后的中心靜脈壓和血肌酐水平顯著低于治療前(P<0.05), 說明連續(xù)血液凈化對溶質清除與降低容量負荷的效果較為顯著;有少部分患者存在血流動力學不穩(wěn)定, 需要應用血管活性藥物治療, 但全部患者均順利完成連續(xù)血液凈化治療。與間歇性血液凈化比較而言, 連續(xù)性血液凈化在ICU危重患者中的應用優(yōu)勢更加突出。
近些年來, 多器官衰竭的發(fā)生率在ICU中呈現(xiàn)出逐年增長的趨勢, 是造成ICU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由國內相關調查表明[3], 多器官衰竭患者的死亡率約在60%左右, 而腎衰竭合并多器官衰竭患者的死亡率更高。并且隨著衰竭器官數(shù)量的增加, 患者死亡率也隨之增加。與本研究結果相符。因此, 需要采取有效手段進行治療, 降低患者死亡率。對于多器官衰竭合并腎衰竭患者連續(xù)性血液透析應用的時機醫(yī)學界尚無統(tǒng)一認識[4], 部分學者認為在內科治療無效, 患者出現(xiàn)明顯水電解質失衡時開始進行連續(xù)性血液透析;然而現(xiàn)階段研究成果表明[5], 早期進行連續(xù)性血液透析可改善多器官衰竭合并腎衰竭患者的預后;因此建議早期積極采取治療措施, 及時糾正患者水電解質失衡, 給予營養(yǎng)支持, 減輕患者痛苦[6-8]。
在本研究中, 全部患者接受了持續(xù)性血液透析治療, 但治療前后比較, 治療后多巴胺使用量及血乳酸水平均高于治療前(P<0.05), 且患者死亡率并未優(yōu)于國內臨床整體水平, 說明持續(xù)性血液透析治療并未有效改善患者預后, 而治療前多器官衰竭數(shù)量與患者死亡率呈正相關。說明治療前患者疾病的嚴重程度是影響患者預后的重要因素, 因此, 對于多器官衰竭合并腎衰竭患者而言, 應盡早轉入ICU進行多器官支持治療, 根據對患者臨床癥狀及水電解質情況的監(jiān)測, 早期采取預防性連續(xù)性血液凈化治療, 對改善患者預后有積極效果。
綜上所述, 多器官衰竭合并急性腎衰竭患者接受連續(xù)性血液凈化前的疾病嚴重程度是影響預后的重要因素, 早期積極實施連續(xù)性血液凈化, 可改善患者預后。
參考文獻
[1] 劉君玲. 連續(xù)性血液凈化技術在膿毒癥中的應用進展. 中國血液凈化, 2011, 10(1):44-46.
[2] 汪永斌, 姬曉偉, 占林兵, 等. 連續(xù)性血液凈化治療29例重癥膿毒血癥的療效觀察. 中華全科醫(yī)學, 2016, 14(4):580-582.
[3] 歐陽德偉, 梁蘭青. 連續(xù)性血液凈化在多臟器功能衰竭中應用的研究進展. 醫(yī)學綜述, 2013, 19(3):476-479.
[4] 吳建祥. 連續(xù)性和間歇性血液透析治療腎衰竭的臨床療效. 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 2013, 21(2):215-216.
[5] 官計, 趙慶華, 張捷, 等. 連續(xù)性血液凈化在老年感染性休克致急性腎衰竭中的應用. 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 2012, 22(6):1182-1184.
[6] 林正均, 羅昭強, 金仙勇. 血液透析的不同模式治療急性腎功能衰竭患者的有效性及對腎功能、電解質的影響. 安徽醫(yī)藥, 2016, 20(2):316-319.
[7] 周輝, 肖金石, 覃海邵. 連續(xù)性血液凈化治療在ICU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合并急性腎衰竭患者的應用效果分析. 延邊醫(yī)學, 2015, 10(15):16-17.
[8] 伍民生, 趙曉琴, 周紅衛(wèi), 等. 連續(xù)性血液凈化在ICU老年MODS并急性腎損傷患者的應用. 中國老年學, 2009, 29(6):X725-727.
[收稿日期:2018-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