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要平
摘要:應用文廣泛應用于日常生活與工作之中,如何提高中職生的應用文寫作水平,是擺在每一位中職學校語文教師面前的重要課題。筆者認為應在應用文教材內容、教學方法、寫作實踐以及聯(lián)系學生實際上進行應用文教學,建立適合職教特色的應用文教學模式。
關鍵詞:應用文寫作;教學;模式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與人際交往的不斷擴大,作為處理現代事務的重要文書——應用文,將在更大的范圍內發(fā)揮重要的作用。然而,現實的情況是中職學校的應用文教學卻出現了學生不愿意學、教師不愿意教的尷尬局面,具體表現為:
1. (1)教材缺乏針對性,不能激發(fā)學生興趣。目前,中職學校應用文寫作教材基本就是按照各種文章體裁、概念、格式、要求、寫作特點、寫作例文幾大塊進行編寫,理論色彩太強,學生學習興趣不大。
2. (2)教學模式僵化,教學效果不理想。在中職學校應用文教學課堂上,部分教師照本宣科,師生間缺乏必要的信息溝通,不注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教學效果不佳。
3. (3)很多學生認為應用文和自己關系不大,缺乏實用價值,對應用文學習不感興趣。
4. (4)課程設置有待完善。目前,中職學校除了文秘等有迫切應用文寫作需要的專業(yè)安排課時來學習應用文外,其他專業(yè)一般不做安排,即使有,也只是把應用文寫作的教學內容列入語文課程教學計劃之中。
要改變這種局面,筆者認為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針對學生特點和職業(yè)教育的特點,在應用文教材內容、教學方法、寫作實踐以及聯(lián)系學生實際上進行應用文教學,建立適合中職特色的應用文教學模式。
一、結合專業(yè)學習的需要,選擇教學內容
現行的應用文教材一般把應用文劃分為行政公文、事務文書、商務文書、日常應用文、禮儀文書等文種,但并非所有文種都對中職生今后的職業(yè)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在現行的課程設置形勢下,如何在有限的教學課時內讓學生學到他們最需要的東西,這就要求教師根據學生的專業(yè)特點和未來工作性質選擇教學內容,讓學生學到將來能派上用場的應用文體。我所教學的班級都是機電、會計、學前教育等專業(yè)學生,有的應用文體在學生今后的工作中幾乎用不著,而有的文體將伴隨他們整個職業(yè)生涯。如命令、決定、議案等公文文種,與學生將來的工作聯(lián)系不大,而計劃、總結、會議通知等文體,是學生學習、工作中分不開的,應將這些文體選為重點進行教學。如在學前教育專業(yè),除了掌握通知、計劃、總結、匯報等公務文書外,我還適當地增加與學前教育有關的教案寫作、說課稿的教學,以滿足職場對她們的要求。
二、借助情境模擬進行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
中職學校學生語文素養(yǎng)大多較低,在應用文教學中應針對學生的特點進行。借助情境模擬教學,既能避免應用文教學的枯燥無味,又能使學生在活動中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如在學前教育專業(yè)班的“求職信”教學中,為了讓同學們能寫出規(guī)范的“求職信”,我虛設了這樣一個場景:一家幼兒園到學校招聘幼兒專業(yè)教師人員,請有意到該幼兒園工作的同學遞交一份求職信和個人簡歷,幼兒園將從求職信和個人簡歷中確定面試人員,通過面試擇優(yōu)錄取。場景一出臺,同學們都躍躍欲試,迫不及待地找出求職信的例文,并參照例文認真書寫求職信。等學生寫好求職信后,再設計面試場景,現場確定一部分同學做面試官,一部分同學做應聘人員。同學們通過現場面試,既鞏固了理論知識,又鍛煉了表達能力,還找到了充分展示自己的平臺,達到了“一箭三雕”的效果。
三、強化寫作實踐,在實踐中進行教學,讓學生掌握各種應用文的基本格式
應用文有其特定的格式,只有掌握了各種應用文的基本格式,才能在寫作時既方便快捷又正確無誤地進行表達。所以,格式在應用文教學中是十分重要的,我們要讓學生一看到某一文種,馬上就知道該怎樣開頭、正文如何寫、要用怎樣的結束語。
筆者曾用先講再練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但在講解有關知識點時,學生們卻是昏昏欲睡,我就像在表演獨角戲。學生的習作也無法讓我滿意。于是,只能把講過的內容再講一遍。可這樣做,既費時費力,學生也容易產生不想學的情緒。
一次,在教如何寫便條時,筆者請一位同學把他寫的請假條抄在黑板上,請全班同學討論這則請假條在格式上有什么問題,該如何修改等。當時課堂氣氛熱烈,學生們不僅找出了問題,還較完整地說出了請假條的格式。由此,筆者產生了以練為首要、為重點,用“寫練”串起整個教學過程的想法。讓學生在練中看到自己所存在的問題,在練中找到應用文格式規(guī)律,在練中鞏固應用文的格式知識,在練中培養(yǎng)應用文寫作能力。
四、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生活學活用。
在應用文教學過程中,要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學以致用。如學期初可以要求學生制訂個人學習計劃,期末要求學生進行總結;舉辦各種活動、賽事時,讓學生練習寫作通知;競選班干部、學生會干部時,撰寫演講稿等。在教學中,還可根據實際情況隨機應變,調整教學內容。如某次上課前,聽到幾個學生在教室里大發(fā)牢騷,抱怨學校的住宿條件差、伙食不好,在學校生活“就像坐牢”,又“吃不飽”,上課后我調整了教學內容,臨時改上《建議書》,并要求學生給學校后勤處提建議。大家都非常有興趣,一遍兩遍地寫,寫得很好。學生緣何如此積極?重要的原因是他們感到寫了有用,能解決實際問題。
參考文獻:
[1]徐中玉 .應用文寫作(第五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6.7
[2]張文英 .新編應用文寫作教程.南開大學出版社, 2013.1
[3]邱靜儀 .以職業(yè)活動為導向的應用文寫作課程整體建思路 [j].科教導刊, 2012(11)
[4]伍丹陽 .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探討[ J].教育與職業(yè), 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