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從口味到趣味的社會分析
      ——從布爾迪厄《區(qū)隔》談起

      2019-01-05 21:18:46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 2019年1期
      關(guān)鍵詞:迪厄區(qū)隔工人階級

      陸 揚

      一、社會空間與趣味批判

      “趣味”(taste)顧名思義,它的本義是“味”,當“趣”后來居上、反客為主時,趣味就成了形而上的判斷力批判,這也大抵是康德美學的理路。皮埃爾·布爾迪厄的名著《區(qū)隔》有個副標題:《趣味判斷的社會批判》,我們一目了然就是針對康德而來。按照布爾迪厄的說法,趣味首先就是口味,社會學家和美學家必須走進廚房,把手弄臟,不宜一味抽象、高談闊論。要之,從飯桌上來談趣味,也是理所當然?!秴^(qū)隔》1979年面世,1984年哈佛大學出版社出版英譯本,1998年被國際社會學學會確認為20世紀最重要的10部社會學著作之一。該書的反康德主義趣味批判,其洋洋灑灑的統(tǒng)計和分析素材來自作者1963至1968年間作者本人的社會學經(jīng)驗,這正是法國1968年“五月風暴”爆發(fā)之前,社會和階級矛盾縱橫交錯、充分積聚的年代。

      《區(qū)隔》的第三章《習性與生活方式空間》,集中討論了不同階級的生活方式及隱藏其后的階級屬性。相關(guān)研究的分析,是從布爾迪厄本人的社會空間描述起步的。社會空間的理論,舉其犖犖大端者公認緣起于亨利·列斐伏爾早《區(qū)隔》 5年出版的《空間的生產(chǎn)》。列斐伏爾立足“生產(chǎn)”來闡發(fā)他的社會空間理論,誰在生產(chǎn)?生產(chǎn)什么?怎么生產(chǎn)?為什么生產(chǎn)?以及為誰所生產(chǎn)?這一切都涉及社會空間的認知。根據(jù)列斐伏爾的解釋,社會空間不僅僅是某個事物、某種產(chǎn)品,相反它不但包容了生產(chǎn)的結(jié)果即產(chǎn)品,同樣也包括了產(chǎn)品的共時態(tài)的、有序或無序的并存不悖相互關(guān)系:

      社會空間本身作為過去行為的結(jié)果,它迎接新的行為的到來,同時暗示一些行為,禁止另一些行為。這些行為當中,有一些是為生產(chǎn)服務的,另一些則為消費(即享受生產(chǎn)的成果)服務。社會空間意指知識的極大多元化。[注]Henry Lefebvre.The Production of Space.Malden: Blackwell Publishing, 1991, p.73.

      那么,社會空間對于布爾迪厄又意味著什么?特別是當它被用于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性的特定空間之時?從總體上看,《區(qū)隔》針對康德非功利、無利害的純粹趣味美學,堅持趣味判斷必有兩分,要么是工人階級的低俗趣味,沉溺在聲色犬馬中不能自拔;要么是權(quán)貴階層獨立于感官誘惑的高雅冷靜趣味,它看似超脫,根源上卻是在維護精英階級的自身特權(quán)。是以社會空間中呈現(xiàn)的趣味分歧,其根底在于現(xiàn)代社會錯綜復雜的階級分歧。布爾迪厄就他所提及的社會空間概念,作了如下說明:

      本章描述的社會空間可以看作是一個圖表,僅僅是這個事實,就足以表明它是一種抽象表征,處心積慮建構(gòu)起來,就像一張地圖,以提供一個鳥瞰,就普通行為者(包括社會學家及其讀者,就他們的日常行為而言)看待社會世界的形形色色觀點,作一總體把握。[注]

      在布爾迪厄看來,這個總體把握的鳥瞰式視野,意味著于瞬息之間統(tǒng)攬萬端,來體現(xiàn)一種啟發(fā)性價值。這是錯綜復雜社會關(guān)系中,任何一葉障目的個體行為人永遠無法達成的。布爾迪厄強調(diào)說,此種社會空間來源于空間本身,即是說,行為人對他們的客觀空間有所評價,評價取決于他們在其中所處的地位,而評價自身又傳達了他們改造或維護此種空間的意愿。

      這樣來看,作為我們無意識性情系統(tǒng)的“習性”,就不光是高高低低不同階級之不同客觀趣味的策動原理,它同樣也是趣味實踐的階級類分系統(tǒng)。布爾迪厄認為生活方式的空間,是被建構(gòu)在界定著習性兩種能力的關(guān)系之間,一種是生產(chǎn)不同實踐和作品的能力,一種是區(qū)分和鑒賞這些實踐和作品的能力,即趣味。換言之,生活方式是習性的系統(tǒng)產(chǎn)物。但凡我們的一切實踐、一切產(chǎn)品,不必刻意追求、不必有意比附,無不同步于所屬階層的一切成員。用布爾迪厄的說法,同一行為人的所有實踐,廣而言之同一階級所有行為人的一切實踐,彼此之間都有種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親和性。一個明顯的例子便是所謂的“書法”,雖然尺幅、紙質(zhì)、書寫工具從而肌肉運動各不相同,書寫的卻是同樣的文字,這就是顯而易見的家族相似。

      我們可以從布爾迪厄?qū)ξ幕M空間的分析談起。布爾迪厄?qū)⑽幕M一分為二,認為一部分是物以稀為貴,專為富人享用,具有充裕的經(jīng)濟資本和文化資本;一部分則俗不可耐,是為窮人所有,唾手可得也平庸無奇。有鑒于期望與現(xiàn)實之間總是阻隔重重,兩者之間是自命不凡的矯飾風格,當今的藝術(shù)作品和美學原則,基本上就屬于這一類型,它兩相結(jié)合了迫不得已的貧困和未及合法的奢侈,自命素樸、節(jié)制,而在縱欲和禁欲之間欲罷不能。布爾迪厄這樣描述了資產(chǎn)階級和知識精英的趣味差異:

      一方面,主導階級(“資產(chǎn)階級”)中大多數(shù)人要求藝術(shù)體現(xiàn)否定社會世界的高雅趣味,傾向于一種便易靈巧享樂主義美學,林蔭大道歌劇院和印象主義繪畫即是代表;一方面,主導性的群體如“知識分子”和“藝術(shù)家”,獨鐘美學的禁欲側(cè)面,傾向于支持一切純潔和凈化名義下的藝術(shù)革命,拒絕炫耀賣弄,摒棄資產(chǎn)階級的裝飾趣味。他們的性情原本決定著他們與社會世界的貧乏關(guān)系,如今在驅(qū)使他們來歡迎社會世界的悲觀主義表征。[注]Pierre Bourdieu.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English trans.Richard Nice.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p.169,p.176.

      這個評價很難說是一葉障目還是一針見血。按照布爾迪厄的階級區(qū)分模式,資產(chǎn)階級與工人階級是互為對立的兩個極點,兩個極點中間是以知識分子和專業(yè)人士為主體的中產(chǎn)階級。我們今天的流行標準趣味,就產(chǎn)生在這個介于資產(chǎn)階級和工人階級之間的精英階層。以上的趣味差異,足以顯示康德傳統(tǒng)的正統(tǒng)美學并非天真無邪,反之它絲毫不差的是階級斗爭的產(chǎn)物。

      就生活方式做社會空間的分析,如上所見,在布爾迪厄看來,飲食起居最能體現(xiàn)社會學統(tǒng)計的變量數(shù)據(jù)。事實上這也是布爾迪厄社會學解構(gòu)宏大敘事,回到飲食來考究趣味的一以貫之基本方法。《區(qū)隔》題為“形式與內(nèi)容”的一節(jié)中,布爾迪厄指出,食物領域的趣味反差雖然普遍是同收入直接相關(guān),但是這個事實掩蓋了隱藏在中產(chǎn)階級和主導階級內(nèi)部的第二級反差,即是說,文化資本富足、經(jīng)濟資本稍有不足的群體,同反過來經(jīng)濟資本富足、文化資本有所欠缺的群體,他們的口味正好相反。一個人社會地位上升,他收入中食物開銷所占的比例會有減少,在他食物預算內(nèi)部,花費在油膩多脂肪、價格也便宜的食物,如意面、土豆、豆類、培根、豬肉,以及紅酒一類食品上的費用,會有下降。反之易消化、低脂肪食物,例如牛羊肉,特別是新鮮水果和蔬菜上面的開支,會隨之上升。

      布爾迪厄指出,以上事實給人的印象通常是收入變化使然。因為這里真正的驅(qū)動力是趣味,趣味系出生活之必需。問題是,收入固然在我們超越必需的道路上,出演著重要角色,它卻不是全部。布爾迪厄說:

      它不足以解釋何以同樣的收入維系著完全不同的消費模式。故此,領班們也還是隸屬“大眾”趣味,雖然他們的收入要高于白領和商業(yè)職員,而后者的趣味或者說口味,同制造業(yè)工人大異其趣,比較接近教師們的口味。[注]Pierre Bourdieu.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English trans.Richard Nice.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p.177.

      這意味著趣味一旦同必需結(jié)緣,只能是生活方式“本身”的基礎所成。換言之這一類趣味著實是貧乏得可憐。一些人身上的榮耀標記,在另一些人身上就是恥辱。正是在生活方式里,被剝奪階級馬上暴露了自身,他們除了技術(shù)之外一無所有,而技術(shù)在講究知識和風度的趣味市場里一文不值。

      二、休閑與飲食數(shù)據(jù)分析

      那么休閑呢?也許布爾迪厄未及意識到附庸風雅總有一天會在技術(shù)面前一文不值,但是在迄至寫作《區(qū)隔》的年代,布爾迪厄發(fā)現(xiàn)工人階級生活空間所缺乏的,恰恰就是一種休閑意識,即不懂得放松自己,總是要忙些什么方才踏實。他們的精力和財力大都耗在食物上面,面包、土豆、肥肉、高脂肪的油膩食品,喝葡萄酒。他們舍不得在衣著、化妝品和美容上面花錢。假日出游,他們會扎進堵車大軍,在高速公路邊上野餐,在人滿為患的露營地支帳篷,投身文化產(chǎn)業(yè)工程師們替他們預先設計好的一應項目之中。一切事出必需,又屬必然。

      布爾迪厄?qū)と穗A級休閑方式的描述,可以比較英國文化批評家理查德·霍加特的文化研究開山之作,即1957年出版的《識字的用途》一書中對20世紀30年代英國工人階級日常生活追緬?;艏犹爻姓J長期以來工人階級對藝術(shù)敬而遠之,但是工人階級的日常生活趣味盎然,本身就是藝術(shù)。簡言之,工人階級文化是一種極具有韌性的文化,它不是被動地抵制商業(yè)性大眾文化的媚俗風習,而是積極適應社會變化,汲取新鮮血液,具有強烈的社群意識,是為大眾自生自發(fā)的文化。如他這樣追記當年海灘上的美好休閑時光:

      他們悠閑地逛逛商店,興許喝點什么,或者躺在折疊椅上,品嘗冰激凌,吞食薄荷漢堡。大伙兒笑聲不絕,諸如笑約翰生太太衣服塞進寬松褲里,一個勁兒要劃船,笑漢德森太太裝腔作勢,表示她同折疊椅服務生“好上了”,再不笑女廁所門口排長隊。然后便是買回家禮物,一頓豐富的晚茶,回家路上再喝上一杯。要是男人也在,當然,假如是男人們出行,肯定還要多歇幾站,背上一兩箱啤酒,邊走邊喝……[注]Richard Hoggart.The Use of Literacy.Harmondsworth: Penguin, 1990, pp.147-148.

      這樣一種自得其樂的日常消遣,毋寧說就是工人階級的大眾文化,它的底蘊就是大眾的日常生活,顯得親切甚至遙遠?;艏犹刂赋觯と穗A級的趣味趨向于大眾娛樂,喜歡湊熱鬧,每個人爭著在同一時間里取樂,即便特殊場合如婚禮,也一定有種格外的壯麗與燦爛。婚禮誰都想沾些上流社會的華彩,大蛋糕是必須的,但是精心制作的白婚紗,只能是可憐的仿制品,誰舍得花100個基尼去買真品呢。很顯然,比較布爾迪厄更為冷靜的社會學量化分析,霍加特對他少年時代所熟悉的日常生活追憶傾注了更多的個人情感色彩。如他所言,這些故事展現(xiàn)了一個特定的、有其自身信仰的淳樸世界,它幼稚而華美,但是充滿豐富情感,決然不是腐敗虛偽的世界。

      布爾迪厄格外看重飲食習性的分析方法,被認為是工人階級得以公開挑戰(zhàn)主流生活方式的幾個屈指可數(shù)的領域之一。主流社會流行最上層階級大多數(shù)成員認可的趣味,以苗條為美。但是農(nóng)民特別是產(chǎn)業(yè)工人,針鋒相對熱衷大吃大喝。乃至一個真正的錦衣玉食家(bon vivant),不是指某人熱愛吃喝,而是說他有能力調(diào)集人馬,慷慨歡宴,一醉方休。一切矜持節(jié)制,在這里一掃而光。對此布爾迪厄提供的數(shù)據(jù)是,64%的高層行政官員、專業(yè)人士和實業(yè)家、60%的底層行政官員、職員和商業(yè)雇員認為“法國人吃得太多”。農(nóng)業(yè)工人和產(chǎn)業(yè)工人對新興文化范型最是麻木不仁,反之女性比較男性、年輕人比較老年人,更樂意接受新生事物。63%的產(chǎn)業(yè)工人、50%的農(nóng)業(yè)工人、48%的行政官員、專業(yè)和實業(yè)人士說,他們但凡見到某人愛吃愛喝,便好感油然而生。同樣是這些人,在飯店里他們寧可點個實打?qū)嵉牟它c,不愿點高級行政官員更要偏愛的華而不實燒烤,或者要了奶酪還要甜點。布爾迪厄指出,考慮到這個事實,那就是51%的農(nóng)業(yè)工人和44%的產(chǎn)業(yè)工人幾乎畢生沒有上過飯店,而這個比例在于上層階級,只占6%,那么以上數(shù)據(jù),便也是情有可原了。此外飲酒的最低法定年齡,同樣是工人階級,最不情愿將之限制在15歲以上。

      關(guān)于咖啡館,這個法蘭西最典型的休閑地標,據(jù)布爾迪厄的分析,它首先是一個社會空間,不僅僅是提供咖啡,更是尋找同類知己,啜飲小酌的地方,而將陌生人之間的隔閡和戒備拋諸腦后。但是工人階級的咖啡館和飯店,與資產(chǎn)階級和小資們的同類空間風格迥異。后者桌位分隔開來,每個桌位享有自己的空間,比如會跟鄰桌借把椅子,借用鹽罐。工人階級的咖啡館則真正是歡樂大家庭,每個新到客人必向大家大聲招呼。柜臺是中心,新到的客人同老板握過手,便倚著柜臺一路開聊,甚至有時候,客人會同整屋子人逐一握手。桌子只留給陌生人或過來給孩子買飲料、打電話的婦女。逗樂的中心往往是個好脾氣的“胖子”,他是惡作劇和被惡作劇的化身,肥胖不是他的缺陷反而是優(yōu)勢,引導大家以一笑了之的方式看待世界?;回:玩倚εR之間,各人熱情或冷漠的情感指數(shù)躍然紙上。

      布爾迪厄《區(qū)隔》中提供的表格之一,是1972年就教師、專業(yè)人士、產(chǎn)業(yè)和商業(yè)雇員三類人在食物、外觀、文化三方面的年度消費開支統(tǒng)計。表格顯示,食物開支(包括飯店和食堂用餐)方面,第一類人教師為9 969法郎,占據(jù)24.4%總開支比重;第二類人專業(yè)人員食物開支為13 956法郎,同樣占據(jù)總開支24.4%;第三類人產(chǎn)業(yè)與商業(yè)雇員,食物開支為16 578法郎,占據(jù)37.4%總開支比重。外觀開支方面(包括衣著、鞋子、維修和清潔、化妝品、理發(fā)、保姆),第一類人教師為4 912法郎;占總開支12%;第二類人專業(yè)人士為12 680法郎,占總開支22.2%;第三類人產(chǎn)業(yè)與商業(yè)雇員為5 616法郎,占總開支12.7%。文化方面(包括書報雜志、辦公用品、音像制品、體育、玩具、音樂、娛樂)第一類人教師為1 753法郎,占總開支4.3%;第二類人職業(yè)人士為1 298,占總開支2.3%;第三類人產(chǎn)業(yè)與商業(yè)雇員,文化開支為574法郎,占總開支1.3%。[注]Pierre Bourdieu.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English trans.Richard Nice.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p.184.

      迄至20世紀末葉,法郎對人民幣的匯率大致是在1∶1.2元。以上數(shù)據(jù)給我們的印象似乎是,教師階級不修邊幅、雇員階級不愛讀書。布爾迪厄本人對此的補充說明則是,從手工業(yè)工人中間經(jīng)過領班、手藝人、小業(yè)主到產(chǎn)業(yè)和商業(yè)雇員,經(jīng)濟約束愈見寬松,開支模式并無太大變化。反差發(fā)生從窮人到新貴之間,食物不但開支一路升高,卡路里也在升高,而且口味愈來愈重,如鵝肝醬。反之專業(yè)人士與高層行政官員嫌棄大眾口味粗糙高脂肪,傾向于清淡精致的食物,以減肥為其目標。貴族口味則嗜好回歸傳統(tǒng),不吝昂貴價格,講究食材,如新鮮蔬菜和肉類。最后教師,他們的文化資本較經(jīng)濟資本更為豐厚,因此在方方面面都傾向于克己消費,追求以最低經(jīng)濟成本購買新奇,是以多尋找求異國情調(diào),光顧意大利餐、中餐廳、農(nóng)家菜等,這一點上,他們與無多講究,放縱吃喝以此為樂的工人階級,形成對照。

      布爾迪厄注意到飲食習性光從消費個案來看,自然不能獨立于整個生活方式。故菜籃的開支統(tǒng)計不過是提供了一個最含糊的數(shù)據(jù),這當中專門菜肴的準備和烹飪過程也大有說法,而且牽涉到性別差異。比如燉鍋煨肉(pot-au-feu, blanquette)需要耗費大量時間,一般都是傳統(tǒng)家庭主婦的活計。就此而言,工人階級與主導階級的多數(shù)群體正好相反。工人階級婦女們沒有把她們的昂貴勞動力用來照料孩子或傳輸文化資本,反之投入傳統(tǒng)家務勞動;主導階級婦女為了省時省力,加以好清淡、低卡路里,所以偏愛串烤魚肉、生菜色拉、冷凍食品、酸奶和其他奶制品,和大眾口味截然相反。大眾口味大致也是工人階級的口味,最典型的便是燉鍋燜肉。肉雖然便宜,慢火燉煨卻要消耗大量時間精力其上,與一蹴而就的燒烤適成對照。所以不奇怪,布爾迪厄說,這一烹飪形式是代表了女性的存在,以及勞動分工中的性別差異。

      三、身體與文化資本

      布爾迪厄談社會空間沒有忽略身體,他注意到飲食趣味同每個階級的身體觀念直接相關(guān)。他指的是食物對身體影響,如食物如何增強體質(zhì)、健康以及美容美體,各個階級都有自己的習慣看法。某個階級熱衷的觀念,另一個階級未必認同。故而工人階級看重體力勝過身材,這是指男性,故而喜愛便宜又有營養(yǎng)的食品。知識階級則追求美味,喜歡健康清淡的低脂肪食品。趣味作為一種階級文化,由此實質(zhì)性轉(zhuǎn)化回歸口味,推波助瀾營造了階級的身體,包括身高體重體態(tài),身材是圓是方、僵硬還是柔軟、直挺還是佝僂,這都是可見的身體形式,被認為可以經(jīng)由食物來維護和加以改造。對于食物的偏好,這樣來看,就像口音和行業(yè)一樣,超越了社會生產(chǎn)條件,加之工作和休閑中身體使用的不同方式,布爾迪厄認為,它們共同決定了身體的階級屬性。

      身體實踐的性別差異同樣見于飲食習性。布爾迪厄舉了吃魚的例子。他指出工人階級大都認為魚不適合男人食用,這不光是魚少熱量、清淡口味,一般專供健康之需,如為病人和孩子所備,而且就像水果那樣(香蕉除外),屬于男人的手很難應付的“細巧”東西。燒一盤魚就像給桃子去皮,女人得心應手,男人就顯得手忙腳亂。更主要的是,吃魚須小心謹慎,用牙齒小口咀嚼,以防魚刺,同男人通常的一口吞豪邁作風完全不同,這被認為是慢吞吞挑挑揀揀的女人做派,同男子氣格格不入。所謂男子氣,也就是男性的哲學實踐,它以高大強壯和權(quán)利意志為標志而表現(xiàn)在各方各面,尤其是豪吃豪喝的飲食方式上,同他的另外一半構(gòu)成對照。對此布爾迪厄舉譬說,是以男人會來上兩輪開胃酒,而且是大杯。利加(Ricard)和潘諾(Pernod)兩種茴香開胃酒的成功,無疑便是因為它們濃烈又豐沛,適宜暢飲。他們會把餅干、花生一類小吃留給孩子和婦女。婦女們則會交換配方,小飲家釀的開胃酒,不至喝醉。同樣,餐前點心男性會要豬肉制品,然后奶酪,特別是重口味的奶酪。女人們則更鐘愛蔬菜色拉,然后來相幫收拾殘局。這不是節(jié)約,而是天性使然。男人是天生的肉食動物,但是女人不是。布爾迪厄這樣描述了工人階級內(nèi)部的飲食習性:

      痛快地說、痛快地吃:工人階級飯局的特點是豐盛,無拘無束、自由自在。“隨意”又“充?!钡氖澄飻[上桌來:羹湯、調(diào)料、通心粉、土豆,而且?guī)缀蹩傆惺卟?,伴以一把長柄勺或調(diào)羹,以免計數(shù)的煩惱。這和必得切開分配的燒烤類食物,正相對照。這一豐裕畫面是特殊場合的通例,只要可能,它總是適用男人,他們的盤子會兩度裝滿,以應男子漢的體態(tài)所需。與此構(gòu)成平衡的是多有約束的普通場合,通常適用女人,她們會兩人分享一份,或者吃掉前一天的剩菜。從女孩到婦女,是以克己舍棄為標志的。[注]Pierre Bourdieu.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English trans.Richard Nice.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pp.194-195.

      從姑娘到變身為婦女,標志就是學會將就,這個結(jié)論夠悲哀的??梢娦詣e差異,在不同階級的內(nèi)部,也還是在暢行其道。布爾迪厄進而發(fā)現(xiàn),每逢周日,婦女們會連洗帶刷,家務活兒忙碌不休,男人則穩(wěn)坐不動,照樣吃喝。他認為這類社會地位的強烈差異顯見其匹,即便資產(chǎn)階級家庭里,大人在餐廳用餐、仆人以及有時加上孩子在廚房用餐的區(qū)隔現(xiàn)象,也望塵莫及。此外上菜的嚴格順序多被忽略,所有主食副食一股腦兒端上桌來,這樣婦女可以馬上品嘗甜點,孩子也可以端著飯碗去看電視。這就是工人階級的餐飲習性,為所欲為、無拘無束,不亦樂乎。

      與此相反,布爾迪厄強調(diào)說,針對工人階級飯桌上的無序狀態(tài),資產(chǎn)階級的飲食十分關(guān)注形式。形式說到底是個節(jié)奏問題,它意味著期待、停頓和節(jié)制,須得彬彬有禮,斷不可顯示餓鬼吃相。上菜的順序必須嚴格遵守,魚、肉、奶酪、甜點須有條不紊逐一上來。在上甜點之前,桌面上所有盤盞,甚至鹽缽和散落的面包屑,必須清理干凈。這一嚴格的程序規(guī)范也延伸到日常生活,如資產(chǎn)階級男子清早起來就修面穿上正裝,即便不出門也是如此。這一里外不分的每日功課,不光是為了在熟悉的家庭世界里面接客人和仆人,而且表征了資產(chǎn)階級文明社會不可或缺的秩序、節(jié)制和禮儀。是以迅捷與遲緩、方便與復雜,以及內(nèi)容與形式的張力,不光見出工人階級與資產(chǎn)階級飲食習慣的反差,同樣也是一切日常生活實踐審美化的基礎所在。

      趣味由是觀之,它不僅是作為口味滿足人類最基本的動物性生存需要,更重要的是升華成為社會交際之倫理和美學必須。故而食物陳列和消費的方式、地點的選擇和環(huán)境布置、上菜順序和色香味的調(diào)配,一如藝術(shù)品那樣精益求精。此外不同器皿的使用、座位的排列,無不體現(xiàn)無微不至的等級秩序,而將一切狼吞虎咽的身體快感,悉盡排除在外,這一內(nèi)容向形式的過渡,說到底也是文化資本的習得過程。布爾迪厄這里的意思非常清楚,那就是我們高談趣味判斷無標準、非功利的時候,不要忘了,其實它是來源于生活的必需,是以趣味最終成為文化資本。

      文化資本如何獲得?在布爾迪厄看來,它應是有賴于從嬰兒時代起,在家庭內(nèi)部不知不覺、早早獲得的全部知識。這是我們祖輩留下來的最好遺產(chǎn),非后天的努力可以達成。這樣來看,一個人藝術(shù)趣味的形成,更多取決于他的家庭和社會淵源,而不僅僅是天長日久的資本和經(jīng)驗積累。換言之,與生俱來的文化資本,要優(yōu)于后天習得。這當中良好的家庭背景至為重要。比方說,自幼就能得到各類藝術(shù)和古典音樂的熏陶,這樣一種天成的品位,遠不是各式各樣的禮儀補習班里可以刻舟求劍地求得。甚至,家庭背景同教育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布爾迪厄發(fā)現(xiàn),精英階層的孩子同這個階層的老師一樣,對高雅生活方式心領神會,顯得游刃有余。而低層階級的師生,教起來學起來都就比較吃力。所以,學堂里有錢人的孩子會很快適應行為模式的期待,顯得很“乖”,反之窮孩子就“笨”。富孩子的溫良乖巧仿佛是自然而然,無須費太多力氣來逐一學習。這里就見出了“區(qū)隔”的意義:文化優(yōu)勢是得惠于家庭。家庭高雅氛圍的潛移默化,不是學校三兩年的努力勤奮可以修煉達成。

      但是布爾迪厄無疑同樣愿意認同今天中產(chǎn)階級趣味習性在全球暢行其道的背景下,正在加速變形消隱的工人階級生活方式。他這樣概括了從注重內(nèi)容到注重形式兩種飲食模式的差異以及世界觀意義:

      在一方面,食物被認為是物質(zhì)現(xiàn)實,是維護身體和體力的營養(yǎng)來源(因而喜愛油膩多脂肪的重口味食品,典型是豬肉——夠肥夠咸,反過來是魚,清淡、低脂肪、味道平和)。在另一方面,首先注重的是形式如身材形體,以及謹守禮儀的社會形式,而將力量和體力的追求置于背景里,通過自我設定的規(guī)則有選擇地禁欲,來認同真正的自由。在這個模型里,可以看出是包涵了兩種對立的世界觀、兩個世界、人類優(yōu)秀經(jīng)驗的兩種表征。[注]Pierre Bourdieu.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English trans.Richard Nice.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p.199.

      這個概括是意味深長的。資產(chǎn)階級通過給自己立約節(jié)制口腹之欲,由此“認同真正的自由”,但是工人階級胡吃海喝,一樣是“人類優(yōu)秀經(jīng)驗”的表征。在布爾迪厄看來,工人階級飯桌上喜歡實實在在飽餐一頓,不屑華而不實的資產(chǎn)階級禮儀,這好比現(xiàn)實對照模仿、實在對照裝飾,高下判然若揭。是以大理石臺面的小餐廳提供實實在在的餐點,顯得實在又自然。一些華麗餐廳則純粹是給裝修買單,顯得虛假和矯飾。這當中見出家常便飯和裝模作樣、天南地北暢敘衷情和循規(guī)蹈矩尊卑分明的鮮明對峙,沒有中間立場可以標榜。一些人看來是粗鄙邋遢的習性,在另一些人看來就是率直豪爽。親近隨意、消弭距離、坦誠相對、人人平等,這在一些人眼中是最好的認可,可是在另一些人看來卻是不合時宜的縱脫放蕩。雖然,布爾迪厄口稱兩相比較孰優(yōu)孰劣,沒有意義,但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布爾迪厄本人對于工人階級的飲食習性,其實是多有賞識的。布爾迪厄出生在法國西南部邊遠小城丹古恩(Denguin)的郵政工人家庭,同理查德德·霍加特相似,對于自幼熟識的工人階級文化,應是自有一種血濃于水的親情。

      結(jié)語、《紅樓夢》的趣味

      從口味到趣味來展開社會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布爾迪厄社會學的這個基本思路,甚至適用于中國古典小說的審美趣味批判。《紅樓夢》四十回寫史太君排宴大觀園,時逢劉姥姥二訪榮國府,賈府一幫千金主母們拿這個八竿子打不到的窮親戚狠狠開刷了一把。先是鴛鴦同劉姥姥咬了陣耳朵,卻見劉姥姥站起身來,高聲說道,“老劉,老劉,食量大似牛,吃個老母豬不抬頭。”讀者不知道這句無厘頭的開場白是鴛鴦教唆呢、還是老人家的本色演出,但是效果奇佳,史湘云一口飯都噴了出來,林黛玉笑岔了氣,賈母笑得摟著滾到她懷里的寶玉,直叫“心肝”。劉姥姥其實知道大家是拿她耍著玩,席畢鳳姐和鴛鴦過來打圓場,劉姥姥卻道,“姑娘們說哪里話!咱們哄著老太太開個心兒,可有什么惱的!”思想下來,劉姥姥真是高人,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巴爾扎克寫《人間喜劇》,每個人物都給圈定在自己隸屬的等級空間里,但有逾越,不是圖謀殺人越貨勾當,就是引來殺身之禍,像劉姥姥這般游刃有余在不屬于自己的陌生空間里,其實少見。

      后一回里,鳳姐奉賈母命,夾了些茄鲞送入劉姥姥口中。劉姥姥感覺口味不像茄子,道:“姑奶奶再喂我些,我再仔細嚼嚼”。鳳姐再度喂食并道:“這也不難,你把才下來的茄子皮削了,切成碎丁子,用雞油炸了,再用雞脯子肉并香菌、新筍、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丁,用雞湯煨干,將香油一收,外加槽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嚴,吃時拿出來,用清炒雞胸肉一拌便是。”從這個秘方上看,歷史上的榮國府不大可能是在無緣新筍的北京。但是毋庸置疑,耗時長久、極盡精細的制作過程是仆役勞動階級傾注工時和心力其上,鳳姐借著它來跟劉姥姥炫耀富貴,不過是重申了趣味的階級區(qū)隔。然后有少女樂團在一邊藕香榭開始奏樂,簫管悠揚,笙笛并發(fā),樂聲穿林度水,款款而來。寶玉拿起壺來斟了一杯,一口飲盡,以下王夫人開始,薛姨媽、賈母、湘云、寶釵、黛玉一并喝酒。但是劉姥姥聞樂又有不同,帶著先時的醉意,喜得手舞足蹈起來,乃有黛玉笑道:“當日圣樂一奏,百獸率舞,如今才一牛耳。”

      所以音樂對于劉姥姥就是對牛彈琴。維特根斯坦說,欣賞音樂必首先解其規(guī)則,哪里是和聲,哪里是變調(diào)。若籠統(tǒng)說一聲“好”,無異于一條狗聽見樂聲就搖尾巴。劉姥姥的手舞足蹈,由是觀之就屬于本能反應的狗搖尾巴一類??墒菍氂褚矝]有逐一細數(shù)這音樂到底好在哪呀?事實上假如寶玉假這因頭來普及音樂教育,我們會感到很煞風景。寶玉斟一杯酒,一口飲盡,這就夠了,一切盡在不言之中。這可見維特根斯坦的科學主義審美理念,在實踐中其實行不通。記得多年之前,有報道寫一位寫冬天童話的作家訴訟離婚,理由之一就是兩口子上香山,一方心曠神怡,另一方卻在嘮叨柴米油鹽,趣味不一,何以同寢?這應當并不是笑談,趣味的階級區(qū)隔特征,一如布爾迪厄所示,即便埋沒良久,一有間隙,便蠢蠢欲動顯露頭角,它其實是值得充分正視的。

      但是手舞足蹈何錯之有?《毛詩序》說,“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眲⒗牙盐璧敢埠?,公子小姐喝酒也好,我們但逢佳境,像浮士德般說上一句“真美啊”也好,進而風卷殘云開懷暢飲也好,細嚼慢咽恪守禮儀也好,這樣來看,豈不都是我們觸景生情的自然表達。布爾迪厄言不由衷地比較工人階級和資產(chǎn)階級的口味習性,雖然餐桌禮儀的規(guī)范不容置疑,然工人階級的胡吃海喝,同樣見出一種人類優(yōu)秀經(jīng)驗。我們對美的欣賞起源于快樂也好,抑或悲哀也好;起源于功利也好,或者功利的克服也好,天下蒼生,獨趣味可呼吁平等乎?

      猜你喜歡
      迪厄區(qū)隔工人階級
      昆曲制譜與曲會實踐——戲曲審美的階層區(qū)隔
      戲曲研究(2022年4期)2022-06-27 07:07:00
      日常變奏
      從區(qū)隔到融合:空間視角下城市“混合社區(qū)”的多元治理
      布爾迪厄的音樂社會學美學思想
      重讀《英國工人階級狀況》——對當代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進行再認識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5:14
      《曼斯菲爾德莊園》的政治經(jīng)濟學:范尼·普萊斯與大西洋的工人階級
      布爾迪厄在東方
      ——現(xiàn)今布爾迪厄研究的焦點與反思*
      思想與文化(2017年1期)2017-04-11 20:07:27
      網(wǎng)絡“曬跑”的生成邏輯及其后果:消費、身體與區(qū)隔
      天府新論(2016年6期)2016-11-23 03:05:39
      勘破媒介迷障
      ——皮埃爾·布爾迪厄傳媒思想略論
      走誰的路,去往何處
      贡觉县| 哈巴河县| 临漳县| 罗源县| 凉山| 呼玛县| 岐山县| 桦川县| 于田县| 榆中县| 东光县| 通化市| 广河县| 屯留县| 霍山县| 汉源县| 蒙自县| 门源| 称多县| 子洲县| 台中市| 淮安市| 山西省| 龙南县| 威海市| 邹平县| 庆城县| 钟山县| 新龙县| 楚雄市| 东安县| 肃南| 新晃| 定兴县| 同仁县| 五台县| 汨罗市| 河北省| 温泉县| 潜山县| 铜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