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杰 湖北正水生物
(三)投放操作把握:幼蝦放養(yǎng)時,注意同一養(yǎng)殖水體中幼蝦規(guī)格保持一致,體質健壯、無病無傷;要求帶水操作,水體和苗種用“聚碘”消毒,投放時動作要輕快,避免幼蝦受傷。
(一)放苗第一周可投喂豆?jié){,每天喂3~4次。
(二)放苗第二周可以投喂攪碎的雜魚、螺蚌肉等動物性飼料或蝦苗專用配合飼料為主,適當搭配玉米、麩皮等粉碎粗料。
(三)早、晚各投喂1次,以晚上投喂為主,占日投餌量的60%~70%,早期每萬尾稚蝦日投喂0.5kg飼料,以后按池內蝦體重的10%~15%左右的日投喂量作為參考。具體投喂量應根據天氣、水質和蝦的攝食量靈活掌握。
(四)蝦苗培育過程中,每7~10天換一次水,約20%~30%,注入新水,不僅能進行水體交換,還能進行營養(yǎng)和溶氧交換,引進外源藻種,更有利于調節(jié)保持水體處于“肥、活、嫩、爽”,為蝦苗營造“宜居環(huán)境”。
(五)每15~20天使用一次“高能離子鈣”調節(jié)水質和增加水中鈣離子的含量,以滿足蝦苗蛻殼生長對鈣質的需求。
(六)適時開啟增氧設備,保持池水溶氧充足。經過25~30天的強化培育,蝦苗蛻殼5~8次,體長可達3~4cm左右,長成幼苗,即可轉入成蝦養(yǎng)殖。
(一)水草栽種、培護不是越密越好:水草面積達到1/3的水面積即可,超過2/3,水草瘋長,水草與浮游動植物競爭水體營養(yǎng),肥水、補鈣、飼料等投入增多,風險增大。且死草容易壞水,水草瘋長,白天光合作用太過旺盛,水體營養(yǎng)和人為補充養(yǎng)分大多被水草吸收,白天中上層氧過飽和,晚上水草呼吸作用消耗大量溶氧,結果是缺氧還缺營養(yǎng)!另外,水草豐茂,中下層不透光,容易滋生病害,改底、消毒等投入增多…
(二)是否要補鈣、何時補鈣?天然水體不缺鈣離子,但高密度養(yǎng)殖脫殼品種,水草生長也吸收鈣離子…因此,補鈣不可偏廢!建議脫殼前后某一天的傍晚,這樣做的目的是減少大量鈣離子白天被水草吸收而流失!
(三)增氧不容忽視:傳統(tǒng)養(yǎng)殖,不浮頭就不增氧,這是急救增氧。小龍蝦苗培育,水體溶氧不能等到缺氧再補充,因為有時我們根本就沒發(fā)現就缺氧了!受精、排卵、孵化到培苗,一定要細心觀察水色變化及親蝦、蝦苗的活動情況,做到定期人為補充氧氣(干撒“氧多多”或有條件的換注新水)。
(四)受精、產卵、抱卵的判斷:
1.卵由乳白色→米黃色→醬紫色,即為完成了受精、產卵、抱卵,快要孵化出稚蝦了。
2.雌蝦的腹部是非常干凈的,沒有泥沙和其他雜質,這樣的雌蝦很有可能是產過卵的,反之則否,因為卵粒附著在雌蝦身上并不停運動會讓雌蝦的腹部比較干凈!
3.雌蝦的腹足來判斷,如果是沒有產過卵的,腹足的排列比較整齊,少松散。產過卵,卵粒和幼蝦附著在腹足,長時間的依附肯定是會出現不規(guī)則的雜亂!
4.用手捏雌蝦的腹部,腹部比較飽滿一般是沒有產過卵,反之則是已經產過。卵發(fā)育成熟到孵化出苗都需要耗費雌蝦大量的能量,導致母蝦松癟縮水,但甲殼是不會縮小,捏起來有空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