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章
[摘? ? ? ? ? ?要]? 在當前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培養(yǎng)學生法律素質的工作至關重要,這也是當前我國中職學校德育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目標之一。思想政治課程是中職教育課程中的必修課,也是培養(yǎng)學生法律意識的重要渠道,如何在思想政治課程教學活動中,不斷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素養(yǎng),是當前中職教育值得研究和探討的問題。
[關? ? 鍵? ?詞]? 中職學生;思想政治課;法律素質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28-0208-02
通過在中職學校開展多方位和不同角度的職業(yè)道德以及法律教育工作,保證學生在職業(yè)素養(yǎng)和法律道德意識方面得到有效的提高,通過對該門課程的有效學習,培養(yǎng)學生成為遵紀守法以及素質更高的綜合技能人才。因此,在中職思想政治課程的教育教學工作中,相關教師必須對學生的法律素質進行不斷提升,作為任課教師必須充分意識到學生法律素養(yǎng)提高的作用,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層次挖掘,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狀況,對教材中的一些重點和難點內容進行深度講解,以此來保證學生法律素質的有效提升。
一、中職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法律素質培養(yǎng)的現狀
(一)學校層面
從學校層面上來看,當前在中職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學工作中,對法制教育工作基本上是以法律知識的學習為基礎。從中職學校的發(fā)展狀況來進行分析,其中很多中職學校內部基本上還沒有正式開設關于法律方面的相關課程和教學內容,同時針對法律法規(guī)教研室的開設也相對較少,只有一些在思想政治課程中的道德和法律知識的基礎之上,才會有一部分的教學知識涉及部分法律問題。在中職學校的教學計劃中,思想道德修養(yǎng)和法律基礎課程只是單純開設了一個學期的學習內容,由于教學周期較短在實際的工作中很難完成相應的教學內容。
(二)教師層面
從中職學校內部思想政治教學師資力量的發(fā)展現狀進行分析,首先,大部分中職學校思想政治教學教師人數相對較少,很多學校根據現有的思政課教師人數很難完成排課任務,所以出現全民思政課教師的現象,隊伍參差不齊;其次,在中職學校中思想政治課程培訓內容相對較少,對相關的法律知識不能做到與時俱進地講解,在一些法律教學內容上講解的知識點相對比較陳舊,過時的知識講授會誤導學生。因此,這一教學現狀很難提高學生在思想政治和法律素養(yǎng)方面的能力。中職學校中對思想政治課程教學工作的開展,教師的專業(yè)程度較弱,并且在學歷和能力上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在現階段中職學校的思想政治課程教學活動中,針對學生的法律素質的培養(yǎng)工作還存在較大的難度,需要進一步完善來提高該項工作的實施效果。
二、中職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法律素質培養(yǎng)的意義
在中職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中,主要是培養(yǎng)大量的知識型技能型人才為主要工作目標。學生在日常學習活動中,通常情況下需要經過兩年到三年的技能學習和理論學習,來掌握某一種或多種操作技能,通過對各項操作技能的有效掌握,可以將自身培養(yǎng)成一種合格的技能操控人才。在中職學校的學習過程中,開展思想政治課程的教育教學,不斷提高學生的法律素養(yǎng),對學生的日后發(fā)展有至關重要的意義。通過對職業(yè)道德和法律課程的有效學習,提高了學生在職業(yè)道德方面的認知以及學生的綜合法律素養(yǎng),讓學生具有更強的職業(yè)發(fā)展意識以及道德、法律意識,讓學生在后續(xù)的發(fā)展可以更加適應社會的發(fā)展需求。
當前社會經濟發(fā)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質人才,社會各大企業(yè)的發(fā)展過程當中,對高素質人才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對高素質人才重點包含員工在知識能力、實踐能力責任心等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在工作當中工作責任心是其中首要保障的素質之一。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在各大企業(yè)的發(fā)展過程中,員工經常會出現道德缺失以及工作責任心下降等不良問題,在工作過程當中存在工作不認真、違紀違法等不良問題,這對社會企業(yè)的長遠穩(wěn)定發(fā)展產生了不良的影響。因此,基于這方面問題必須從學生在中職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中來進行彌補和提升,通過在思想政治教學工作中不斷提高學生的法律素養(yǎng),以此來保證學生在后續(xù)的工作過程中具有比較強烈的法律意識,同時還可以保證我國各大企業(yè)的穩(wěn)定發(fā)展。
三、中職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法律素質培養(yǎng)的目標
在當前中職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學活動中,對學生的法律素質的培養(yǎng)工作目標非常明確,其中重點是要讓學生掌握最基礎的法律知識,培養(yǎng)出學生“知行合一”的法律實踐技能,讓學生成為一個懂法、守法以及用法的良好公民。因此,在教學活動中需要對課程設置的內容進行合理的編排,在教學活動中有效融入與法律相關的知識內容。在教學目標的設定上重點包含知識目標、能力目標以及道德目標等,在法律知識和教學目標工作中,必須充分注意以下幾點關系:
首先,在教學活動中需要對整個教學活動的目標進行優(yōu)化,這也是教師和學生可以達到預期學習和教學目標的重要基礎。中職學校的法律知識教學目標,必須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在課堂的教學活動中需要引導學生以一種更加端正的學習態(tài)度來進行思想政治課程的學習,同時還可以通過一些實質性的法律案例來充分激發(fā)學生對法律知識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思想政治課堂的學習活動中,有效掌握更多更全面的法律知識,讓學生理解法律、運用法律并且在后續(xù)的工作和生活中成為一個遵紀守法的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