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
摘 要:語文素養(yǎng)是指通過識字、寫字、閱讀、習作、口語交際等學習形式,使學生不斷地將優(yōu)秀的語言文化內(nèi)化成為自身生命個體的一部分,而逐漸養(yǎng)成的語文能力和良好品格。如何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根據(jù)新課程改革提出的要求,將教科書中的文本作為例子,讓學生習得閱讀方法,開展課內(nèi)外“海量閱讀”是關鍵。
關鍵詞:語文素養(yǎng);課外閱讀;海量
現(xiàn)行“部編本”教材總主編溫儒敏認為,當前中國語文教育存在最大的問題便是讀書少。教材只能提供少量的課文,光是教課文、讀課文、不拓展閱讀量,怎么用力?語文素養(yǎng)也不可能真正提升上去。課內(nèi)閱讀高耗低效,課外閱讀流于形式,老師講得辛苦,學生學得厭煩,更遑論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了。學習語文,閱讀是根。那么,如何抓住語文學習的根,將“課外閱讀”引入課堂教學,并進行有效的閱讀指導呢?
一、精心篩選文本,激發(fā)閱讀興趣
要激發(fā)學生濃濃的閱讀興趣,讓孩子迷戀上閱讀這片水草豐美的廣袤平原,教師就要為學生精心挑選能引發(fā)他們求知欲,適合他們閱讀的各種課外讀物。
1.根據(jù)學段特點選擇讀本
低年級的讀本側重于“簡單有趣?!眲側雽W的學生,可以結合入學教育,選擇例如《寫字姿勢》《上學校》《小書包》等兒歌;學習漢語拼音時選擇各種《漢語拼音情境兒歌》;學習識字組詞時,閱讀成語、俗語、歇后語等各種類型的兒歌。學生在誦讀這些朗朗上口、富有童趣的兒歌時,增大了識字量、訓練了語感,也開始初步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中年級的讀本適合選擇例如《寓言故事》《三字經(jīng)》等兒童經(jīng)典讀物,其不僅有利于提升學生對事物的認知水平,而且可鍛煉其語文表達能力。高年級讀本的選擇就更為豐富多彩了。這一學段的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文章的基本篇章結構知識,自主學習能力有所提升,可以在閱讀歷史故事的基礎上引入例如《詩經(jīng)》《孫子兵法》《三十六計》等文言文著作。誦讀經(jīng)典不僅讓學生收獲了豐富的語文知識和閱讀文言文的能力,思想品質也得到了升華。
2.利用課程文本設置推薦讀物
全國部編本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先生鼓勵教師拓展“課外延伸閱讀”,這點在現(xiàn)行部編本教科書中得到了鮮明的體現(xiàn)。如一年級教材中多次出現(xiàn)的“快樂讀書吧”“和大人一起讀”,就大力倡導親子閱讀、師生共讀課外讀物。我就借機在課堂上,在家長群里推薦各種語言活潑、生動有趣的兒童讀物,如《小豬稀里呼嚕》《大個子老鼠小個子貓》等。教完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奇妙的童話王國》單元,就推薦《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德國童話精選》等童話讀本。學完三下第五課《守株待兔》之后,就可以推薦《中國古代寓言》《伊索寓言》等寓言故事。
二、精簡課堂,教給閱讀方法
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新教材格外注重往課外閱讀延伸。要想實現(xiàn)這一目標,扎扎實實地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就必須簡化教學環(huán)節(jié),大量減少煩瑣分析的時間,建構“教讀”—“自讀”—“課外閱讀”組成的“三位一體”的教學結構。將閱讀和思考的空間交還給孩子,教他們習得閱讀方法,漫溯到閱讀的青草更深處。
例如,學習部編本三下課文《小真的長頭發(fā)》時,可要求學生按照自主學習小貼士學習這篇充滿童真、有著神奇想象的故事。(1)看一看:圖上的小真在做什么?(2)想一想:小真說她的長頭發(fā)能做些什么?(3)嘗試仿寫。在閱讀教學中,教師精簡教學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在感悟文本特點的同時體會到文本充滿神奇的想象力。同時,學生習得了閱讀技巧,學會如何將故事將具體,并在仿寫中進一步鞏固了寫法,提升了自主閱讀能力。
三、立足課堂,實現(xiàn)課內(nèi)外融合
教材無非是個例子。在立足教材,把教材這個例子用好、用活的同時將課外閱讀“這泓清泉”引入課堂,是提升學生語文能力的關鍵渠道。
課堂上,我們可以趁著學生剛學完教科書中的文本意猶未盡的時候,擇機出示各種與之相關的課外讀本進行拓展延伸。仍以上文中的部編本三下語文第五單元“大膽想象”主題課文為例。在學完《小真的長頭發(fā)》等四篇充滿大膽奇特想象的課文之后,教師趁熱打鐵,讓孩子們繼續(xù)閱讀《天上掉下個大蛋糕》和《從罐頭里出來的孩子》這兩本同樣寫神奇的想象的課外讀物。教師不必精講細讀,而要留出充足的自由閱讀時間,讓學生以靜心默讀、齊聲誦讀等多種形式讀書,可以在書上勾畫重點詞句,可以選擇精彩片段抄寫在筆記本上進行背誦,可以“似懂非懂”地讀,“連滾帶爬”地讀,甚至某些情況下(比如讀一些比較“深”的書)也可以“不求甚解”地讀??偠灾o足孩子們自由閱讀的空間,他們才會真正愛上閱讀,心甘情愿、滿心歡喜地將閱讀從課堂上延伸到課外時間。教師需要做的就是每天抽查學生的誦讀和摘抄的情況,并適當給予獎勵,最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
總之,學習語文有許多要素,但最核心最根本的方式就是閱讀?!皢柷堑们迦缭S,為有源頭活水來。”要想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海量閱讀,就必須“從課堂上來,到閱讀中去,生活處處皆語文?!睂W生有了滿腹經(jīng)綸的積累,自然而然就會出口成章,下筆如神地表達。語文素養(yǎng)又何愁得不到有效提升呢?
參考文獻:
[1]陶四蘭.淺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J].中國校外教育,2018(10).
[2]王蘭蘭.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學周刊,2017(6).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