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倩
(丹東市第一醫(yī)院腫瘤內科,遼寧 丹東 118000)
晚期腫瘤患者應用鉑類藥物后惡心嘔吐、白細胞降低等不良反應明顯,影響了患者的生存質量[1-2],我院自2014年開始應用參芪扶正注射液輔助治療,療效顯著,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自2014年7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住院治療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經病理學影像學檢查確診。104例患者按照完全隨機法分為兩組,即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2例。觀察組男31例,女21例,平均年齡(64.2±6.4)歲,腺癌33例,鱗癌17例,大細胞癌2例;對照組男28例,女24例,平均年齡(64.5±6.2)歲,腺癌29例,鱗癌20例,大細胞癌3例。兩組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治療:對照組治療方法:紫杉醇135 mg/m2溶在500 mL的0.9%氯化鈉中,靜點時間在3 h以上,第1天,順鉑25 mg/m2靜脈注射第1~3天,并利尿。同時口服地塞米松預防過敏反應。3周為1個療程,2個療程后評價療效。觀察組在治療前開始靜點參芪扶正注射液,每日1次,每次250 mL,3周為1個療程。
1.3 評價標準:根據WHO實體瘤評價標準[1]分為完全緩解,部分緩解和穩(wěn)定以及進展,總有效率為完全緩解例數+部分緩解例數/總例數。生活質量評定以Kamofsky評分標準為指標[3],治療后評分改善10分以上者為改善,治療后減少10分者為下降,治療后比治療前減少<10分者為穩(wěn)定。并觀察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
1.4 統(tǒng)計學出處理:數據以SPSS13.0軟件進行分析,數據以均值±標準差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部分緩解21例,穩(wěn)定28例,進展3例,總有效率40.4%,對照組部分緩解17例,穩(wěn)定18例,進展17例,32.7%,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生活質量方面觀察組生活質量提高31例(59.6%),下降4例(7.7%),對照組生活質量提高11例(21%),下降20例(38.5%),兩組相比差異明顯(P<0.05)。觀察組白細胞降低21例,惡心嘔吐18例,對照組白細胞減少31例,惡心嘔吐26例,對照組發(fā)生不良反應例數均高于觀察組,但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化療是惡性腫瘤的重要治療方法之一,其可殺傷腫瘤,但同時也會破壞正常細胞,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4-9]。含有鉑類藥物的化療方案是當前非小細胞癌的有效治療方案之一,但鉑類藥物的不良反應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用藥治療。中藥可降低患者化療過程中的不良反應。本文觀察組生活質量提高31例(59.6%),下降4例(7.7%),對照組生活質量提高11例(21%),下降20例(38.5%),兩組相比差異明顯。另外觀察組應用參芪扶正注射液后患者的不良反應較觀察組明顯降低,惡心嘔吐和白細胞降低例數明顯減少,但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傊?,參芪扶正注射液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降低了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值得臨床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