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啟東市香格小學 龔繼周
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既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主體作用,又要凸顯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實踐證明:學生在課堂上只有學會傾聽,才能為自主探究新知識創(chuàng)造條件,不斷填補認識問題中的溝壑,逐步養(yǎng)成尊重他人的優(yōu)秀品質。筆者借此契機,就如何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傾聽能力淺談點滴體會,以達資源共享之愿景。
課堂氣氛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率,輕松愉悅的傾聽氣氛可以把教師和學生的心智融為一體,正如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少年兒童是用聲音、色彩和形象來思維的?!币虼?,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合理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至關重要,一般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
1.借助多媒體創(chuàng)設形象化情境
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既不能像形象生動的語文課,又不像生動活躍的體育課,更不像悅耳醉人的音樂課,但是借助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設聲情并茂的現(xiàn)象化情境,有利于誘發(fā)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好奇,傾聽興趣同步提升。
2.合理創(chuàng)設游戲化教學情境
課程游戲化是幼兒教學改革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但小學數(shù)學課堂上合理滲透小游戲,能讓學生耳目一新,并切身感悟到深奧莫測的數(shù)學其實就在自己的身邊。譬如:我在執(zhí)教“比較數(shù)的大小”一課時,就組織學生進行猜數(shù)字游戲,先在課前把若干100 以內的數(shù)字寫在紙條上糅合在一起,然后在課堂上隨意取出一張讓學生猜測,并逐一告知“小了”或者“大了”,凡是猜對的學生予以及時表揚,許多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深受啟迪。
3.利用故事營造趣味化情境
小學生一般喜歡聽老師講述生動有趣的小故事,尤其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上,教師講述相應的故事能營造趣味化的師生互動氛圍。譬如,我在執(zhí)教《年、月、日的認識》一課的導入時,先開門見山地講述如下故事:在2011 年5 月28 日,有一個搶劫犯從貴陽逃到了深圳,他手持一張簽發(fā)日期是2011 年3 月12 日的邊境通行證準備從深圳海關出境,盡管這個狡猾的罪犯經過整容和化妝,模樣幾乎判若兩人,但最后還是被邊境警察慧眼識破,并立即予以扣留處理。接著,我提問道:“同學們,你知道警察為什么這么聰明嗎?”頓時,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倍增,也自然產生繼續(xù)傾聽下去的強烈愿望。
俗話說:“萬丈高樓平地起?!痹谛W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學會傾聽必須從學生的傾聽基本功抓起:
1.注重姿勢訓練
在師生互動過程中,學生回答的觀點往往是不一致的,一旦遇到其他同學的回答與自己的思考相悖時,教師應該讓其他的學生微微點頭表示認同;同時,在傾聽別人的回答時,既要有自己的觀點,又要善于發(fā)現(xiàn)別人的閃光點,假如有不同意見,一定等正在發(fā)言的同學把話講完以后再舉手,千萬不能中途打斷別人的發(fā)言,這是對他人尊重的表現(xiàn)。
2.強化聽算訓練
所謂聽算訓練,就是指教師在數(shù)學課上先說出簡單的算式,然后要求學生直接寫出答案;當然,在具體的聽算訓練時,一定要讓學生先聽完整算式,再動腦計算,最后用筆寫出答案。類似的訓練既可以讓學生全神貫注地打開思維的閘門,強化瞬間記憶,又能達到熟能生巧的目的,這是訓練傾聽能力的有效門徑。
3.拓展延伸訓練
學會傾聽并不是讓每一個學生對老師的點撥或者同學的回答全盤接受,而是要具有一定的批判聽的能力,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逐步把握正確的思維方法;面對其他同學發(fā)言中不合理的地方,可以深層次提出糾正的觀點與措施,從而拓寬知識視野,諸如學生回答一個問題以后,教師可以提出如下疑問:“這個學生的回答正確嗎?”“你是否有更完美的解題套路?”“傾聽了他的發(fā)言,你又想到了什么?”……總之,教師一定要積極引導學生對他人的發(fā)言進行全方位、多角度思考,從而有效提高傾聽的質量。
4.轉述概括訓練
轉述概括訓練的本質就是讓學生“學會傾聽,”它主要包括兩層含義:一是要求學生耐心細致地傾聽別人發(fā)言;二是一邊傾聽,一邊思索,縝密思考別人說話的本意,并要牢牢記住他人講話的要領。譬如,我在課堂上經常督促學生準確無誤地轉述概括別人的發(fā)言,并在傾聽他人發(fā)言的基礎上予以及時的加工處理。在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探究時,要求每一個組員發(fā)言時先說出剛才已經發(fā)言的同學所闡述的簡要內容,并予以科學化的評價;然后簡要闡述自己的觀點與解題思路。唯有如此,才能讓學生在領悟別人講話精髓的基礎上得到有益的啟迪,真正學會傾聽。
學生傾聽他人講話的注意力是否集中,直接自己傾聽的效率,但要求每一個學生在四十分鐘內分分秒秒保持全神貫注的狀態(tài)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正如現(xiàn)代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即使是同一個學生,在不同背景與不同時期,其注意力維持的時間長短以及注意點分布情況也是不一樣的。因此,我們只有千方百計地從培養(yǎng)學生的注意力入手,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到教師預設的教學構思上。譬如:我在執(zhí)教“正數(shù)與負數(shù)”一課時,就創(chuàng)設了如下問題情境:亞洲飛人劉翔在第十屆世界田徑錦標賽的決賽中,110 米欄的成績是13.22 秒,當時賽場風速為每秒-0.5 米,那么風速為什么會出現(xiàn)負數(shù)呢?一石激起千層浪,許多學生一邊饒有興趣地傾聽,一邊皺眉思考:劉翔逆風奔跑的,恰似風速和他是對著跑的,假如風速是+0.5 米,那應該是順風跑;反之,屬于逆風跑,一定程度上會影響運動員的奔跑速度。
其次,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到課堂教學的重難點上。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上,教師應緊緊圍繞教學重點、難點,通過豐富多彩的方式提示學生引起注意和思考,從而有效延長了學生的注意時間,提高了傾聽的質量。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曾經坦言:“兩耳兩目是上天恩賜給人類的,但只有一口,欲使其多聞多見而少言?!绷攘葦?shù)語,形象闡明了“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愿奮斗于七尺講臺上的園丁們,銳意進取,大膽創(chuàng)新,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傾聽能力,為構筑啟東特色的高效課堂模式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