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義烏市徐江小學 吳晶晶
小組合作學習從一開始老師們的不認同、排斥到現(xiàn)在眾所皆知、眾師皆用,目前已充分獲得了教師的肯定,教師和學生們也嘗到了它給教與學帶來的可喜轉(zhuǎn)變。但是細細品味,其實很多小組合作都只停留在形式上,并沒有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出小組合作的理想效果。本人通過對課堂的觀察和實踐,對現(xiàn)今數(shù)學課堂里的小組合作學習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還存在如下不足:
1.學習內(nèi)容安排不合理。教學中提出恰當?shù)难杏憜栴}是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成功的基礎。而部分教師卻誤認為不合作就是不創(chuàng)新,不合作就是不體現(xiàn)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因此每堂課都會安排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卻不考慮合作探究交流的內(nèi)容是否有價值,是否需要合作。
2.時機把握不準確。教師在合作學習中時機的把握是活動的關鍵。有的教師組織學生小組合作時,沒有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直接開始小組合作,組內(nèi)成員不知道說什么、該怎么說,達不到合作交流的目的。有的教師沒有關注合作學習的過程,不知道學生是否討論結束,主觀性地中斷學生的合作學習。
3.評價語言不到位。教師的評價對激勵學生參與活動,提高合作學習質(zhì)量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的評價一定要有鼓勵性、針對性、指導性和全面性,不到位的評價語言會阻礙學生合作學習的熱情。
面對上述種種在小組合作時出現(xiàn)的不合理現(xiàn)象,我們應該深入反思,努力改變。有效的小組合作是對傳統(tǒng)教育形式的一種突破和補充,促使教學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根據(jù)平時的學習與教學實踐,談談自己在小組合作中的一些操作策略:
分組要遵循“組內(nèi)異質(zhì),組間同質(zhì)”的原則,每組要選一名各方面表現(xiàn)優(yōu)秀、性格開朗的學生任組長,負責整個小組的組織與調(diào)控;其他小組成員也要有細致的分工,擔當一定的角色任務。每個學生都各盡其責,既沒有無事可做的,也沒有唯我獨行的。
小組合作的價值就在于通過合作,實現(xiàn)學生之間的優(yōu)勢互補。教師要合理選擇合作的時機,把合作學習落到實處。教學時可以從以下三方面組織小組合作學習:
1.在個人思維受阻時
課堂教學中,由于學生個人的知識技能和生活經(jīng)驗有限,面對教師提出的問題,有時會感到束手無策,通過個人的能力無法解決。此時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開展交流和討論,體驗問題解決的全過程。
例如:教學“大數(shù)目估算”一課,讓學生估算一碗黃豆大約有多少粒。我估計學生遇到了思維上的“瓶頸”,憑借個人力量一下子也想不出估計的好方法。此時,我安排學生分組討論估算的方法,在反饋時出現(xiàn)了許多不同的方法。
2.在意見不一、有分歧時
在合作過程中,由于學生有各自不同的個性和成長經(jīng)歷,時常會出現(xiàn)不同的解決策略,并且這些解決策略有時極不統(tǒng)一,甚至會彼此發(fā)生爭執(zhí)。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開展合作學習,通過小組討論,使問題越辯越明,最終達成統(tǒng)一觀點,取得最優(yōu)化解決成效。
例如:六年級“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總復習課上,上課伊始,教師讓學生回憶長方體表面積計算公式:
生1:長方體表面積=(長×寬+寬×高+長×高)×2。
師:還有不同的方法嗎?
生2: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2+寬×高×2+長×高×2。
生3:這個公式太麻煩了。
生4:怎么會麻煩?還不是差不多,我就喜歡這樣算。
師:第二個公式真的很麻煩嗎?有沒有簡便的時候呢?比如:長35 厘米,寬25 厘米,高15 厘米,怎樣求表面積?
學生開始嘗試后,小組合作討論:到底怎么算比較簡便?
3.在問題具有開放性時
開放性問題的解題策略不唯一,答案也不唯一,憑借學生個體的力量把解決問題的所有策略都羅列出來,對于一般的學生來說似乎有點難。要有效地激發(fā)學生思維的熱情,拓展探究深度,小組合作學習能幫上學生的忙。
例如:教學《什么是面積》一課中,在學生初步認識了面積的概念后,讓學生比一比附頁中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
師:同學們,這兩個圖形的面積誰大誰小呀?(四人小組合作進行有效的討論)
師:哪個組的同學愿意和大家分享學習成果?
小結:重疊法、剪拼法、擺一擺、數(shù)格法、畫格法……
三、活化形式解疑惑
如果教師能在形式上多下些功夫,或許能讓小組合作歷久彌新。筆者認為大致可以有以下形式:
1.“探究式”的小組合作
圍繞問題一起進行實驗、推理等。例如:在探究圓錐的體積是與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體積的時,尋求與人合作,在“做”中悟出圓錐的體積是與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體積的。這樣的“探究式”小組合作的形式不僅有趣,而且高效,比起教師直白的說教,體會更深刻、更充分。
2.“研討式”的小組合作
針對疑惑進行討論、交流。例如《百分數(shù)的認識》一課中有的練習題:有3 杯水,每杯水的含糖量分別為:1 號杯:5 克;2 號杯:7克;3 號杯,11 克。請你想一想,哪杯糖水最甜?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會傾聽,了解其他人的想法,相互促進,可謂一合多效。
3.“游戲式”的小組合作
把討論的話題蘊含在游戲中,讓學生快樂地玩,輕松地悟出其中的奧秘。例如“玩轉(zhuǎn)盤”的數(shù)學,將指針轉(zhuǎn)到的數(shù)填寫在方格內(nèi),連續(xù)轉(zhuǎn)出兩個數(shù)字,各自組成一個兩位數(shù),在小組內(nèi)比一比,誰的數(shù)大誰就獲勝。邊玩邊想:你有獲勝的方法嗎?
小組合作任務完成后,教師要及時總結,明確學生所在合作小組存在的問題及值得鼓勵的優(yōu)點。合理的評價能夠大大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維持學生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激情。
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我對小組合作的評價有意識地強化了“小組學習”的集體榮譽感,注重把個人的表現(xiàn)化歸為小組內(nèi)整體的表現(xiàn),可以結合各組表現(xiàn)進行評獎:如“最佳合作小組”“最佳思維小組”“最佳傾聽小組”等,評價重心從鼓勵個人轉(zhuǎn)向小集體,為合作學習步入成功注入新的催化劑。
在文中,本人對提高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的四個方面做了一定的探索和研究,其實提高合作學習有效性的策略還有很多,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邊實踐邊總結,優(yōu)化小組合作學習,提高小組合作的有效性,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