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亞利
摘 要:近些年高校的突發(fā)狀況引起了廣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廣泛關注,也提出新的教育方向——育人危機的干預上。同時,該功能要與管理功能、育人功能共同發(fā)揮作用,防患于未然,化解矛盾,保障學院的和諧發(fā)展。因此,從危機干預策略的制定、干預機制的形成到干預機制的形成,最終到干預效果的評價,可形成一套成體系的危機干預系統(tǒng)。
關鍵詞: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危機干預;分析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04-000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04.00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涉及面廣,其引發(fā)的育人危機則關聯(lián)到大學生的心理、財務、信仰等很多方面,且常常相互關聯(lián),因此,在高校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進行干預,則應該體現(xiàn)思想教育“以人為本”的根本目的,以學生的需求和根本利益作為出發(fā)點,對已經發(fā)生的育人危機采取一系列成系統(tǒng)的、合理的干預措施。
一、關于干預策略制定的分析
危機干預是在危機預警失效的情況之下采用的一種應急機制,也是和危機預警進行密切結合的機制。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對學生的危機評定過程中發(fā)現(xiàn)比較棘手或者問題過于突出時,就要及時進行有效的危機干預,盡可能地避免大型危機事件的發(fā)生,控制危機的負面影響。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據多種方式進行評定,比如前期準備工作中相關組織人員在這個時候就可以發(fā)揮很好的作用,對于大一新生新入學后的適應問題、期末考試前后的緊張心理,大二學生關心的生活、學習問題,大三學生比較敏感的就業(yè)擇業(yè)問題動員全院思想政治教育人員的預防干預行為,進行及時引導,同時在日常生活中宿舍負責人員和宿管人員及時發(fā)現(xiàn)某同學存在不正常的舉動,比如精神焦慮、語言模糊、情緒不穩(wěn)定等信息,直接上報或傳遞給其他工作人員,那么專業(yè)人員就可以及時采取措施。所以,危機干預策略的制定就是動員一切可以動員的力量從日常生活中去挖掘潛在危機信息,由專業(yè)人員來進行專業(yè)干預的方法。在具體干預策略的制定上必須充分考慮和保障學生的主要權益、生命、財產安全及個人隱私,著力以學生為中心,體現(xiàn)思想政治教育危機干預中的人本原則,切實站在潛在危機人員的立場上去考慮問題,盡力確保將危害控制在最小化,避免產生連鎖效應。
二、關于干預機制形成的分析
在發(fā)現(xiàn)危機狀況,并由專業(yè)的危機工作人員進行評定之后,則開始下一步策略,即根據危機的實際狀況進行量化分析,啟動對策庫,形成干預機制,找到可行方法,避免危機。在整個危機干預機制的制定過程中務必實現(xiàn)宏觀統(tǒng)籌規(guī)劃,從大局及后續(xù)影響層面來考慮,切實做到干預及時、行動有序、干預有效、影響細微。首先,在危機干預方案的前期機制制定上,需先制定危機管理應急機制,將其分為輕微、中度、重度三個等次,針對不同的層次采取不同的應急管理機制,確保做到與危機干預機制的有效配合。多種途徑并行,盡可能地在所有師生的生活、學習環(huán)境中營造出個人對危機管理的責任感氛圍,充分發(fā)揮黨團組織和個人的優(yōu)勢,使其可以成為應急機制的主要應對對象,擴大應急機制的覆蓋面。其次,在初步方案制定的基礎上,要盡可能的結合國內外已有的危機干預經驗,吸取其中的優(yōu)秀成果,在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guī)和規(guī)章制度的前提下準確地制定出最優(yōu)、最合理、最有效的干預工作方案,包括危機干預的具體流程、基本原則、組織機構等方面,并隨著事態(tài)的發(fā)展及時調整、修正干預預案。尤其是從干預預案制定起,即需要設立一個專門的危機干預指導機構,下面分設危機干預可能涉及方面的專門機構,既相互隸屬又相互配合,確保干預所需的各項軟硬件措施和涉及事務的有效施行。最后,在關注危機人員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之外,啟動危機干預方案的后期處理機制,制定出對危機后的心理恢復和后續(xù)衍生影響策略。
三、關于干預行為實施的分析
危機干預行為是思想政治教育危機干預中最關鍵的一步。根據危機干預機制的制定過程,高職院校危機干預行為的實施能否有效、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與危機干預策略的選取、干預前期的溝通、緩解,程序的運作、干預后期的恢復和評價工作有著密切的關系,無論哪一個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問題,最終都會導致危機干預行為的無效或者危機擴大化。因此,在危機干預行為之前要做充足的風險分析與評估,盡可能將所有可能出現(xiàn)的危機發(fā)生誘因,尤其是重大危險因素的風險進行分析整理和應對預備。在危機情況無可避免的狀況下,調動危機干預指導及應急機構所有力量第一時間進入到危機應急和干預工作狀態(tài)中,確保危機干預行為的實施在整體運作有效安排的情況下運行,務必做到預防及時有效、干預準確迅速、處理人性科學。在危機干預行為之后,要進行危機后的心理恢復和縮小影響階段,該階段可以有多種淡化危機不良影響的形式進行。比如,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開發(fā)和設置危機干預性課程,可以請專業(yè)的心理咨詢師不定期地進行大型心理問題處理講座、與社會媒體結合搞大型互助互愛溫暖回歸活動,也可與學生家長等群體一起開展交流、學習、疏導、約談活動,盡可能地調節(jié)學生的心理問題,讓他們多以陽光的心態(tài)去看待身邊的人和事,實現(xiàn)高職院校和諧校園環(huán)境的構建和學生安全健康的成長成才。
四、關于干預結果評定的分析
危機干預行為的成功與否是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整個危機工作的有效評定和評價,也可為下一步危機行為的實施提供經驗或者教訓,是非常重要的危機干預機制的步驟。從整個危機預警開始,到量化分析,再到確立對策,進行危機干預、危機后期的處理,能不能達到我們預估的效果,是評定干預結果的重要量化標準,每次經驗的獲取和教訓的吸取,都是以后危機干預方法的改良和創(chuàng)新的基石,是比較有價值的做法。
參考文獻:
[1] 陳萬柏,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第2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 沈廷川.論現(xiàn)代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J].前沿,2007(7).
[責任編輯 萬淑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