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芬艷
[摘? ? ? ? ? ?要]? 語言是文化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文化制約著語言的發(fā)展,二者是相輔相成、相互制約的。顏色詞在人類文化發(fā)展的歷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對語言學習者而言,中西方顏色詞的文化內(nèi)涵和翻譯策略就顯得尤為重要,試著從中西顏色詞的文化內(nèi)涵和翻譯策略兩方面對顏色詞進行分析,以幫助語言學習者正確地學習和使用顏色詞。
[關(guān)? ? 鍵? ?詞]? 顏色詞;文化內(nèi)涵;翻譯策略
[中圖分類號]? H315.9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33-0232-02
人類生活在五彩繽紛的世界里,絢麗多彩的顏色給人類生活帶來各種不同的體驗。顏色詞作為語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英語中頻繁地被人類使用著。而英漢顏色詞因為兩種語言人文地理、審美觀念、宗教信仰和歷史文化等的不同,各自都有著獨特的文化內(nèi)涵。從教育心理學中的母語遷移理論,到二語習得理論的代表舒曼提出的“文化合流”理論,再到文化語言學理論以及跨文化交際理論,人類語言學家在一次次地提出文化在語言學習中的重要性和語言與文化的緊密聯(lián)系。因此在英漢顏色詞的學習中,不能僅局限于字面意思,應(yīng)該更多地傾向于不同顏色所代表的文化內(nèi)涵和英漢兩種語言的發(fā)展歷程。本文從英漢顏色詞的文化內(nèi)涵和翻譯策略兩方面進行論述。
一、英漢顏色詞的文化內(nèi)涵
中西顏色詞有很多,本文選擇具有代表性的紅色、白色和紫色來分析英漢顏色詞的文化內(nèi)涵。
(一)紅色-red
在英漢兩種語言中,紅色都可表示慶祝和喜慶。在西方國家,圣誕節(jié)和其他一些節(jié)日在日歷上是用紅色表明的,所以red-letter day指大喜日子、興奮的日子、紀念日。paint the town red指狂歡,瘋狂地慶祝。roll the red carpet for sb.字面意為為某人鋪紅地毯,表示非常盛大地迎接某人。這一點和中國人結(jié)婚時鋪紅地毯意義相近。在中國紅色一直都是人們崇尚的顏色,代表著喜慶、熱情、吉祥、美好、奔放等。結(jié)婚時新人都要穿紅衣服,把新房布置得紅紅火火,特別喜慶,也預示著新人以后的日子會紅紅火火。每到過年,人們都把家里裝扮得非常喜慶,如貼紅對聯(lián)、掛紅燈籠、貼紅色的窗花、給孩子們發(fā)紅包等。關(guān)于紅包的由來,有這樣一個傳說:古時候,有一種名為“祟”的小妖,大人和孩子都害怕。傳說這種小妖每到除夕晚上就會出來害人,用手摸摸小孩子的頭,小孩就會嚇得一直哭,然后患上稀奇古怪的病,就算原來聰明伶俐的孩子也會變傻。因此,每到除夕夜家家戶戶都燈火通明“守祟”。我國南方有一對夫妻年齡很大了才生了一個兒子,于是對小兒寵愛有加,生怕除夕晚上被“祟”傷害,于是這對夫婦就用紅紙包了八枚銅錢和兒子一起玩耍,直到兒子睡著。深夜,呼呼的大風吹開了門,吹滅了燈,“祟”來了,正準備摸小孩的頭時,孩子枕邊的紅紙發(fā)出了一道亮光,把“祟”趕跑了。從此以后每到過年,小孩子就會收到大人給的紅包,里面裝的壓祟錢,由于“歲”和“祟”同音,后來就變成了現(xiàn)在的“壓歲錢”。
有關(guān)紅色的引申,中西存在很大的差異。受西方斗牛文化的影響,西方人一般認為,紅色代表著血色和不祥之兆。如:red- flag指在斗牛比賽中斗牛士激怒牛的那塊紅布。red card penalty是紅牌處罰,球員因犯規(guī)被罰下場。red handed意為滿手是血,沾滿血腥。a red handed man指一個作惡多端,雙手沾滿血腥的人。a red battle 指一場鮮血淋淋的戰(zhàn)爭。美國作家霍桑的《紅字》里的女主人公兄前佩戴紅色A字,說明她犯了通奸罪。在中國,紅色代表革命、熱情、好運等,如革命歌曲叫“紅歌”;經(jīng)歷過革命戰(zhàn)爭的地方叫“紅色根據(jù)地”;歌星因唱了一首好歌而成名叫“走紅”;人們習慣把思想進步、業(yè)務(wù)能力又很強的人說成“又紅又專”。還有“開門紅”“分紅”“紅運”等。
(二)白色-white
白色和white有時意義是對等的,如:“白人”white people,“白宮”white house,“白魚”white fish等。但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在中國人眼中的白色和西方人是完全不同的。在國人看來,白色多數(shù)是一個貶義詞。代表沒有生命力、晦氣、枯竭,象征死亡。如辦喪事時要穿白衣、白褲、白鞋,出殯時要打白幡。白色還表示失敗、無知、愚昧等,如“白癡”“小白臉兒”“白忙活”。戰(zhàn)爭中打了敗仗,打白旗表示投降。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跨文化交際的頻繁,國人眼中的白色也有潔白純真之意。如白衣天使、潔白無瑕、明明白白。
在西方國家,人們非常崇尚白色,他們認為白色是高貴的、正義的、天真無邪的、是上帝最喜歡的顏色。如圣經(jīng)故事中的天使總是身著白色衣裙,長著一雙潔白美麗的翅膀,頭頂著銀白色發(fā)光的光環(huán);西方著名的童話故事《白雪公主》snow white就是純潔美麗的象征;西方的婚禮總是設(shè)在白色的禮堂,新娘身著白色的婚紗,他們的婚禮叫作white wedding;美國總統(tǒng)府叫白宮white house。然而,在西方國家,white elephant表示沉重的負擔、拖累、貴而沒用的東西。傳說,國王如果認為哪位臣子對其不忠誠,便會賜給他一頭白象(white elephant),白象是國王賜予的,臣子非但不能拋棄,還得好好飼養(yǎng)它、善待它。因此,對被賜予白象的臣子來說,從此就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最后甚至會因此而敗盡家業(yè),一貧如洗。總體來說,西方國家崇尚白色,而在中國人心中白色卻更多地代表著晦氣和不吉利。
(三)紫色-purple
無論在中國還是西方國家,紫色都是很尊貴、祥瑞的顏色。在中國古代,顏色有正間之分,而紫色作為間色之一,起初并不起眼,后來因為受到皇室的垂青,紫色的地位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據(jù)史料記載,春秋戰(zhàn)國時期,我國的國王多穿紫袍,后來宮廷的高級官員的官袍也多為紫色?!白辖薄白祥w”“紫殿”等均指中國古代帝王的居所。北京故宮即紫禁城就是我國明朝和清朝皇宮所在地。除此之外,古代皇帝的車輦叫“紫蓋”,“紫壇”為皇帝祭祀用的祭壇。
同樣,在西方文化中,紫色也是貴族、皇室和宗教的象征。出自皇室嫡系的君王為了證明自己的出身很正統(tǒng),會給自己的封號里加上“紫生”。因此就有了后來的to be born in the purple(出身富貴),marry into the purple(嫁入皇室或貴族),raise sb. to the purple(立……為帝王,使……當皇帝),purple patch(成功的時期,紅運)。
由此可見,中西文化中紫色的象征意義大體相同,但是也不難看出,紫色在中國歷史上由來已久,象征意義也頗多。直到今日,我國仍有好多大戶人家大門上會出現(xiàn)“紫氣東來”的字樣。說起紫色,人們總會有種安全可靠的感覺。
二、英漢顏色詞的翻譯策略
顏色詞作為英漢兩種語言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形式大都比較簡單,部分顏色詞在中西語言里可以找到對等的詞語,然而英語和漢語分別屬于兩個不同的語系,各自都有著自己深厚的文化內(nèi)蘊,翻譯時切不能局限于字面意思,要深入了解每一個顏色詞背后的文化內(nèi)涵和其象征意義,然后再確定采用哪種翻譯策略。
(一)直譯法
當目的語中可以找到對等或者意義相近的詞語時,采用直譯的方法。如:
紅酒red wine? 紅燈red light? 紅十字會Red Cross
白宮 White House 白魚 white fish 白旗 white flag 白云 white clouds
藍領(lǐng)? blue collar
(二)意譯法
在豐富多彩的顏色詞里,可以直譯的畢竟是少數(shù),多數(shù)顏色詞都需要學習者深入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內(nèi)涵和象征意義,甚至歷史典故,才能做到正確地翻譯和使用目的語的同時,更多地了解異國的風土人情。此時,就需要譯者根據(jù)原語言表達的實際意義進行翻譯,如:
紅茶black tea,紅茶在沖泡后是紅色的,但是在沖泡前是接近黑色的。由于西方人側(cè)重抽象思維,所以紅茶意為black tea。
白吃 eat without pay 白癡 idiot 善意的謊言white lie
歡樂的圣誕節(jié)a white Christmas? 大而無用的東西white elephant
白菜 Chinese cabbage 人生得意時white moments of life
出現(xiàn)赤字to run a business in the red? 值得慶祝的日子a red letter day
(三)音譯法
西方國家有好多姓氏是顏色詞,當遇到這種情況時只能音譯。如:
布朗夫人Mrs. Brown? ? ? ?格林先生Mr. Green
萊特女士Miss Red
布萊克夫人Mrs. Black? ? ?耶魯先生Mr. Yellow
懷特女士Miss White
綜上所述,中西方因為地理條件、宗教信仰、風俗習慣、人文因素、思維方式等的不同,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中形成了各自特有的文化背景和歷史淵源。這些都是人類文明和歷史進步的思想積淀,是不可改變的。而顏色詞作為人類語言的一部分,深刻反映了本族語言的文化內(nèi)涵和象征意義,本文列舉了中西文化中最典型和最具代表的三個顏色——紅色、白色和紫色。深入分析了這三種顏色在中西文化中的內(nèi)涵和延伸意義并就顏色詞的翻譯做了初淺的探討,希望對語言學習者有所借鑒。
參考文獻:
[1]鄧炎昌,劉潤清.語言與文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
[2]杜舒.中西色彩詞文化內(nèi)涵及對外漢語教學研究:以“紅”“白”為例[D].開封:河南大學,2013.
[3]劉燕.從顏色詞的內(nèi)涵看中西文化差異[J].呼蘭師專學報,2003(6).
[4]富麗.寓意祥瑞的“紫”色[J].月讀,2018(10).
[5]李丹.中西文化差異下的顏色詞翻譯[J].海外英語,2018(3).
[6]周茉.英漢顏色詞的文化內(nèi)涵及文化差異[J].江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5).
[7]劉暢,王書真,李莎.顏色在英漢語言中的應(yīng)用及差異[J].內(nèi)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28(4):90-92.
編輯 武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