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娟
(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第四師67 團中學,新疆 伊犁 835304)
我校民漢合班后學生之間的差異比較大,少數(shù)民族孩子占到一半的數(shù)量。在沒有合班前與同年級科目成績相比相差很大,主要是因為這些學生的國語表達、理解能力弱的緣故,加之沒有學習國語的良好語言環(huán)境,所以關起門來從老師到學生還是以自己的母語為主。民漢合班后,首先為這些學生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學習國語的語言環(huán)境,但是成績差異大,如何減少差距,讓這些學生的成績在原來的基礎上有所提高,成為老師當前應該深刻思考的問題和課題研究。下面我就從以下幾方面淺談一下自己的想法與在教學實際中的做法。
民漢合班,所有的學生進行了重新編班,新集體的組成對于學生來說即新鮮又害怕。我們一定要注意新學生的情感變化,多關注他們,積極主動的與他們交流,剛開始多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不要看學生的缺點,多鼓勵他們,讓學生覺得他們都是老師心中的空白紙。一切從頭開始。多跟他們談心,使他們感覺到老師對他們的真心關愛,提高學生的學習的興趣。讓學生盡快感受到新集體的溫暖和老師的關愛進入到學習狀態(tài),在關心、關注學生的過程中培養(yǎng)良好的師生情感。好的教師和學生有助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使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的特點,也有助于提高教師學生的信心,因此教師開展教學工作,也可以讓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容易調動學習積極性。
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學生之間在語言、思維、接受理解能力上都存在差異,我們不能簡單的用同一標準去要求所有的學生,尤其是民漢合班后,一部分學生還沒有跟上我們的習慣要求,他們暫時還停留在以前老師的習慣要求上,這時候需要我們給這部分學生留點時間,由淺入深的去引導他們,讓他們在潛移默化中改變最后和自己的要求達到同步。
課堂中首先教師應轉變自己的角色,學習者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合作者。教師包辦的事情要盡量少一些,讓學生多通過小組合作交流獲取知識,因為同齡人之間的思維和交流更利于這些孩子對知識的理解。其次教師盡量創(chuàng)設寬松的課堂氛圍,在課堂中多給國語表達能力比較弱、成績比較差的孩子一些表達自己的機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點,為學生在一點進步中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贊揚,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信心。最后,學生能夠主動提出問題,積極探索學習的精神,使學生能夠把自己的班級變成學習的主人。為學生創(chuàng)設敢于表達的課堂環(huán)境。
課后老師也要關注這些學生的學習,和家長及時聯(lián)系溝通,要求在家里為學生提高國語能力創(chuàng)設環(huán)境。通過制作微課將學生不容易理解的知識點及時發(fā)布到家長微信群便于孩子在家反復學習理解,幫助他們積極尋找提高學習成績的方法,逐步讓他們有學習的興趣,逐步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凡是學習困難的學生都受到老師的歡迎。要處理好這一問題,教師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因為他們在學習中可能落后于學習,最終成為一名差生,這將影響到整個班級的學習氣氛。在學生中建立“一幫一”結對子,讓有較強學習能力的學生幫助他們,不僅幫助學習困難的學生。同時也提高了學習好的學生的能力,他們還使他們對所學知識的了解更加透徹。這樣,整個班級的分數(shù)就會逐步提高,良好的學習氛圍得以培養(yǎng),教學質量也會得到提高先抓計算關,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
民漢合班后,有些老師反映從雙語班過來的少數(shù)民族孩子聽課時能掌握解題方法,但是不會計算,過不了最基本的計算這一關,化為烏有。我們知道計算機教學是小學數(shù)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貫穿于小學數(shù)學教學,學習時間長,份量也最重,是小學數(shù)學的主力軍。因此,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準確、迅速、靈活的技算能力是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一項重要任務,更是我們取得良好教學成績的重要因素。培養(yǎng)小學生的數(shù)學計算能力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要求學生熟練掌握“10 以內加減法”、“20 以內加減法”、“99 乘法表”學習、加減、乘除法對今后學生學習有顯著影響。教學實踐告訴我們,任何復雜的問題都是簡單問題的組合。無論是兩位數(shù)或兩位數(shù)的兩位數(shù)和三位數(shù)的乘除法或其他更復雜的計算問題,它們都是“10以內加減法”的基礎、“20 以內加減法”、“99 乘法表”這些基礎知識還不清楚,這些基礎的知識不過關,達不到脫口而出的程度,就會導致計算不快,算不準。
(二)加強心理能力的培養(yǎng)。有基本的計算、估計和簡單運算,也是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心算能力,才能加快計算速度,提高計算精度。因此,每位同學都要打好口算基礎,加強心理訓練提高心算能力。我們在實踐中,要注意引導學生了解計算理論的發(fā)展。例如:在教退位減法的口算時利用破十法進行計算,12-9,把12 破成10 和2,先算10-9=1,再算1+2=3。一定要通過小棒演示讓學生透徹的理解破十法的算理,而是不是機械的模仿。先讓學生說出12-9 的意義:從總數(shù)12 里減去9,剩下幾。先拿出12 根小棒表示總數(shù),分成10 根和2 根,從10 根里拿走9 根還剩1 根,加上原來的2 根共剩3 根。在學生對心算算法的理解上,堅持做到每天練習,使學生達到熟練程度,激發(fā)學生的口語算術的積極性。
(三)重視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養(yǎng)成。首先計算時要求學生認真審題,特別是對于四則混合運算習題,要求小學生不能拿筆就做,而是一定要先認真觀察,確定出運算順序后再計算,同時還要注意所給的題型能不能用簡便方法,如果能用簡便方法,最好用簡便方法計算,那樣就更準確了。其次,我們必須嚴格規(guī)范的計算過程和計算問題,要求學生做到計算格式規(guī)范,書寫工整、工作輥表面清潔,即使草案寫得工整,字跡清晰,當學生計算錯誤后,應該讓學生檢查計算過程,要求學生檢查草案沒有誤差的計算時,要使學生養(yǎng)成自我檢查的習慣。教師還應為學生樹立榜樣,如及時批改作業(yè)、標準化、嚴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