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四川省德陽市什邡市七一中學,四川 德陽 618400)
在當前的高中語文教學中,閱讀已經變得非常功利化了,這受到傳統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學生喪失了對文學作品的分析能力,語文閱讀非常表面。高中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很強的自主學習和思考的能力,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的缺失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體會不到更深的情感。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積極探索和總結個性化閱讀教學的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個性化閱讀的主體是學生,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已經成為主要的教學目標。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個性化閱讀是指教師著力培養(yǎng)學生具有強烈批判意識的閱讀觀,并且引導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性閱讀和探究性閱讀為重點的閱讀教學,這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尤為重要。高中階段的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已經發(fā)展完全,他們在閱讀過程中有更多自己的思想,通過閱讀文本體會情感,發(fā)展思維,獲得獨特的體驗和感受,個性化閱讀教學的開展更利于學生的發(fā)展,讓學生成為真正的閱讀主體,提升他們的閱讀能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閱讀的興趣,語文的學習將會成為無水之源,因此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首先得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一邊閱讀一邊思考,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思維。
高中階段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自己的思想,傳統枯燥的語文閱讀教學已經滿足不了他們的學習需求,要想更好的開展高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教師需要營造和諧的氛圍,激發(fā)學生的閱讀主動性。比如在高中語文《荷塘月色》這一課文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充分應用多媒體開展教學,收集有關作者以及寫作背景的資料,為學生之后閱讀課文鋪墊基礎。另外教師也可以通過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營造和諧的氛圍,每個小組負責課文不同的部分,找出文章的線索,理清文章的思路。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之前也可以提出問題,如作者為什么惦念荷塘?作者寫自己沉浸在寂靜的家有什么作用?通過問題的提出引導學生更深刻的閱讀課文,讓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理解和深入探究來閱讀課文。但是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引導的時候應該重視學生之間的差異性,讓每一位學生都可以獲得啟發(fā),在閱讀過程中更加積極主動,有效實現了學生的個性化閱讀。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是個性化閱讀教學開展的基礎,因此教師可以開展多樣化的閱讀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比如教師可以在課前留幾分鐘時間讓學生與同學分享閱讀的心得,每天學生們輪流上臺分享,有效活躍了語文閱讀課堂教學氛圍。另外教師也可以利用各種節(jié)日或者班會開展閱讀活動,如朗誦比賽、辯論會、征文比賽等,學生要想積極參與到這些活動中,首先得豐富自身的語文思維,通過閱讀各種各樣的材料來提升自己,爭取在活動中有更好的表現,這符合高中階段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征。閱讀活動的開展對學生的閱讀能力要求比較嚴格,通過閱讀活動的開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豐富學生的閱讀思維,讓學生閱讀的個性化充分凸顯出來。
高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學階段,學生面臨著高考,因此很多教師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都會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探究性閱讀的開展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思維,幫助學生養(yǎng)成探究的習慣和方法,讓學生把閱讀當成是一種習慣。在高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將學生的自主閱讀與教師的點撥結合在一起,用更加科學的方法去獲取知識和應用知識。比如在高中語文《再別康橋》語文教學課堂上,教師就要重視學生與文本之間的關系,有效的落實探環(huán)節(jié)。在閱讀課堂中,教師可以先向學生們介紹作者徐志摩先生先后留學于各個大學的經歷,引導學生更好的走進文本。本篇課文文字灑脫,但是字里行間卻能體會詩人惆悵的情懷,教師在教學中融入探究性閱讀理念,鼓勵學生更深刻的挖掘詩人的情緒情感,有效提升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充分凸顯出個性閱讀教學的價值。
總的來說,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個性化閱讀已經成為高中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培養(yǎng)學生個性化的閱讀品質是現代語文教學的迫切需求。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應該關注學生個性化的情感認知,為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情感鋪墊堅實的基礎。希望通過本文的探討,教師可以總結和探索出更多有效的個性化閱讀教學方法,改善目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弊端,更好的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