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瓊
(湖南省衡陽市逸夫中學,湖南 衡陽 421005)
作文屬于一種具有高度綜合性、創(chuàng)造性的語言活動,是人們系統(tǒng)地表達知識和經驗、思想和感情的書面語言形式;它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又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難點,作文教學任務很艱巨。重視作文教學,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是語文教學不可推卸的責任,更是每一位語文教師不可忽視的教學環(huán)節(jié)。
經過摸索和實踐,我發(fā)現(xiàn)作文其實可以這樣教:
想寫出一篇好作文,素材很重要,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一般情況下,學生素材積累來源于以下幾個方面:一、廣泛閱讀,將有價值的段落或語句摘抄,日積月累,靠“摘抄本”積累素材;二、依靠各類作文書,尤其是中考滿分作文,靠“死記硬背全文”積累素材;三、買各種“名人名言”或“作文常用典型事例”,靠“集中收集”積累素材。
以上三種積累素材的方法的確是有效的,但是它有好幾個前提:1.素材積累者必須能持之以恒;2.素材積累者有充分自覺性和興趣,將其記憶;3.素材積累者有相對寬松的時間。而實際上初中階段課業(yè)繁重,學生在校的時間長,一有空余時間各科作業(yè)齊聚,絕大多數(shù)的孩子根本沒時間積累額外的素材,更沒精力去背誦去記憶。
因此以上三種方法最大的弊端就是不夠高效。
選入語文教材的文章都是學生模仿的絕佳范文。教材中的記敘文人物形象飽滿、事例典型。議論文論點鮮明,論證有力,論述清晰。說明文結構和語言嚴謹。尤其是古文單元,所涉及的人物、歷史事件、千古名句等更是絕佳的好素材。
立足課本,學以致用的作文教學法是面向全體學生“化整為零”的教學方法,學生在學習課本的同時也是積累素材的過程,寫作時可以利用語文課本上的相關素材,此方法簡單、實用、高效。
案例1 《笑對挫折》
這個作文題目可以選擇的素材很多,比如可列舉張海迪的例子。張海迪,5歲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癱瘓。她無法上學,便在在家自學完中學課程。在殘酷的命運挑戰(zhàn)面前,張海迪沒有沮喪和沉淪,她以頑強的毅力和恒心與疾病做斗爭,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對人生充滿了信心。她雖然沒有機會走進校門,卻發(fā)憤學習,學完了小學、中學全部課程,自學了大學英語、日語、德語和世界語,并攻讀了大學和碩士研究生的課程。1983年張海迪開始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先后翻譯了《海邊診所》等數(shù)十萬字的英語小說,編著了很多書籍。其中《輪椅上的夢》在日本和韓國出版,而《生命的追問》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3次,獲得了全國“五個一工程”圖書獎。
也可以采用劉禹錫的例子。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因參加王叔文集團政治改革失敗后,被貶到外地做官,二十三年后應召回京。白居易對劉禹錫被貶謫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和不平。劉禹錫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回贈白居易。他在酬詩中以沉舟、病樹比喻自己,相當達觀。沉舟側畔,有千帆競發(fā);病樹前頭,正萬木皆春。他勸慰白居易不必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憂傷,對世事的變遷和仕宦的升沉,表現(xiàn)出豁達的襟懷。他是真正笑對挫折的人。
博采眾長,化為己用就是借鑒創(chuàng)新的作文教學法。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是獲取寫作范例的重要途徑?!白x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勞于讀書,逸于作文”這是前人在讀寫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初中生的生活閱歷較淺,因而就須每天閱讀,博貯信息,造成一種勢能,使胸中有故事,仿照借鑒再創(chuàng)新。
案例2 學朱自清的《春》仿寫《冬》
例如學習朱自清的《春》一課后,學生學習了文章是怎樣通過細心觀察描繪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來表現(xiàn)大自然優(yōu)美景色的,他們按照冬草圖、冬花圖、冬風圖、冬雨圖的形式,仿寫《冬》就輕而易舉。
案例3 從《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西》學細節(jié)描寫
《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西》中有一段魯達、李忠、史進三人拿銀子的場景描寫。為了表現(xiàn)三人性格的不同,作者刻畫人物時在語言和動作描寫上花了心思,對于史進用“直甚么,要哥哥還”“取出一錠十兩銀子”的語言描寫來表現(xiàn)他的爽快;對李忠則用“摸出二兩銀子”的動作描寫表現(xiàn)他的不爽利。
我們可以引導學生總結本片段是怎么進行人物刻畫的,進而得出“刻畫人物可從個性語言、細微的動作入手,也可正面描寫側面描寫相結合”的結論。接著我們可進行口頭片段作文,引導學生學以致用。設定場景:班上一個同學自習課突然嘔吐。任務:用剛學到刻畫人物方法描寫他兩個同桌一個樂于助人一個麻木不仁的不同性格,還可借此引導學生發(fā)散思維至寫人的文章。
寫作能力是在不斷實踐中提高,反復實踐體味、揣摩才能悟出其中的規(guī)律,才能激發(fā)創(chuàng)新。因此要教導學生養(yǎng)成勤動筆的習慣。實際上學生進行模范性寫作訓練時,創(chuàng)造思維之光就在其中閃耀。他們的習作,正是張開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的雙翅,慢慢地他們就能搏擊長空。
傳統(tǒng)作文教學模式中,語文教師是學生作文的唯一閱讀者和評價者,教師個人主觀性特別強,而且往往很不及時,不利于學生對自己作文的進行正確的認識。
新《課標》指出“實施評價,應注意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學生間互相評價相結合”。新《課標》還強調“重視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蔽覀冊诹曌髟u改教學實踐中將師評、自評、互評相結合,使全體學生參與了評價別人、評價自己和被別人評價的活動。這就是開放性評改方式。
開放性作文評改方式讓每一位學生既是評價者,又是被評價者。他們在學習活動中始終處于主動的地位,通過自我診斷、共賞互評,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學習別人的長處,使寫作能力不斷進步。
作文教學是一項長期的艱苦細致的系統(tǒng)工程,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