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浙蘇
(浙江省臨安區(qū)天目初級中學,浙江 臨安 311300)
網(wǎng)絡世界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代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們的出現(xiàn)似乎改變了原來相對獨立、單一的個體世界,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縮短了,聯(lián)系方便了,生活豐富了,工作效率也更高了。手機已經(jīng)成為網(wǎng)絡最普及的載體,隨著手機的智能化使手機的功能越來越健全越來越強大,加之比電腦攜帶更為方便,手機成為了初中生的新寵。但是帶來的負面影響是不可低估的。
手機使用在初中生中已相當普及,但是手機的用途卻五花八門。筆者對16個班級的學生關于手機的主要用途進行了數(shù)據(jù)統(tǒng)計(k可多選)。(見表一):
手機用途 聯(lián)絡 游戲 查資料 微信閑聊 發(fā)短信聊天占比例 16.4% 28.1% 15.2% 51.1% 88.2%
可見學生沒有真正使用手機通話的這一基本功能,而是更多使用了服務于自己娛樂消遣的一些功能,而且在時間的分布上可見學生的大部分空余時間被玩手機這一行為霸占了。家長又沒有科學正確的引導,導致初中生對手機的使用存在一些非常嚴重的問題。
初中生使用手機現(xiàn)狀的不樂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過度使用手機其實就是對網(wǎng)絡的依賴。筆者認為可以分別從個體因素、家庭因素和社會因素三個角度來分析。
首先,初中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弱。有專家指出,大腦皮層上有一個被形象稱作“享樂區(qū)”的區(qū)域,每當網(wǎng)絡成癮者上網(wǎng)時,會對大腦產(chǎn)生化學反應式的刺激,從而釋放多巴胺,使人產(chǎn)生快感。初中生雖然看似成熟,其實心智還是很稚嫩的,面對網(wǎng)絡上那些稀奇古怪的社會新聞、面對刺激無比的網(wǎng)絡游戲,面對奇幻動情的網(wǎng)絡熱播劇……他們是無法克制自己內(nèi)心的好奇的。
其次,家長的示范作用弱。家長作為成年人,很多時候沒有把自己的位置擺好。家長作為家庭的頂梁柱,上班累了,回家往往是手機不離手的,看似情有可原,但是確實給孩子做了一個不好的榜樣,會讓孩子誤以為自己一天到晚玩手機也是理所當然的。所以一家三口人手一只手機躺沙發(fā)的場景應該是很多家庭的常態(tài)。
再次,社會輿論監(jiān)督力量弱。雖然大家都知道初中生過度使用手機的危害,但是當初中生拿著手機聽歌、看視頻或聊天,以這樣一種狀態(tài)出現(xiàn)在公共場合的時候,身邊的大人一般是不會指出他們的不是的,因為沒有法律明文規(guī)定初中生不可以使用手機進行娛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即使有人會認為這樣不好,也認為這是孩子的父母應該做的,而不是自己這個陌生人的義務??梢娸浾摰膲毫Σ粔?。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核心場所,家長的智慧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的智慧,所以家庭教育對于孩子的成長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家長示范顧名思義就是家長在孩子面前以身作則,對于手機的使用要做到科學并合情合理??鬃诱f:“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敝挥屑议L自己先做到合理的使用手機,孩子才會對家長的教育產(chǎn)生威懾力,否則孩子肯定是口頭應付,心理拒絕。這樣不但不會產(chǎn)生效果,長此以往,反而會產(chǎn)生隔閡,更加難以溝通。
1.控制手機使用的時間。家長回到家一般處于機不離手、手不離機的狀態(tài),從下班到家到晚上休息的時間基本有四個小時左右,筆者認為除了正常的接聽、撥打電話以外,不應該使用手機,這樣手機的使用時間自然就降到最少。
2.限制手機使用的內(nèi)容。手機功能過于強大,除了正常的電話功能以外,家長一般使用手機來聊微信、購物、玩游戲、看視頻、看新聞等。家長在孩子面前盡量規(guī)避這些利用手機來消遣休閑的行為。
3.注意手機使用的場合。一般家庭的居室基本就是由客廳、臥室、書房、廚房、餐廳等組成,家長玩手機最多的場合應該是客廳,因為客廳是一般人家休息娛樂的場所,家長都會在客廳里拿出手機來排遣一日工作的疲勞。筆者認為家長如果真的需要使用手機倒是可以到自己的臥室里使用,這樣可以避免被孩子撞見。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guī)。每個家庭可以根據(jù)自身家庭的實際情況以及孩子的具體情況,制定科學合理并適合自己家的關于手機使用的規(guī)定。這樣可以在出現(xiàn)問題時有據(jù)可依。
1.制定具體措施。一家人找個時間一起商量大家都能接受的措施,一定是在平等、公正、合理的基礎上進行的。家長千萬不能因為自己的身份就出現(xiàn)一言堂,這樣孩子是不會接受的,即使一時接受也會不時去破壞這些規(guī)定的。措施的內(nèi)容可以包括使用手機的時間、使用手機的內(nèi)容、使用手機的場合等等。
2.制定獎勵措施。獎勵措施是能夠激發(fā)孩子積極性的有效措施。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在他的白鼠實驗中發(fā)現(xiàn),如果每隔20秒就對白鼠強化一次,在強化后,白鼠的反應就會停頓,然后反應速度增加,在下次強化到來之前反應率達到高峰說明它學會了根據(jù)強化的時間進行反應。所以獎勵也要科學、合理而且要多樣性。比如一周沒有違約玩手機,就獎勵實現(xiàn)一個小愿望,一個月沒有違約玩手機就實現(xiàn)一個大一點的愿望,如果一年沒有玩手機那就可以完成一個大愿望。
3.制定懲罰措施。懲罰措施能夠讓孩子約束自己的行為,并時時警示自己。懲罰的措施和獎勵措施一樣,比如違約一次,減少使用手機時間30分鐘,依次類推,如果特別嚴重,那么直接上交手機一個月或者更多的時間。當然和獎勵措施一樣,懲罰的范疇也可以拓寬到學習和生活的其它領域。
閑暇就是指工作、學習之外完全由自己支配的狀態(tài),而孩子恰恰缺乏自主支配閑暇時間的能力。20世紀初,美國杜威指出:閑暇教育是“最為嚴肅的教育任務”。愛因斯坦也說過:“人的差異就在于如何利用業(yè)余時間?!奔彝ナ浅踔猩e暇生活的第一場所,所以管理好他們的閑暇時間,其實也就管理好了初中生的手機使用狀態(tài)。所以孩子休息或放假,家長從家長的身份來講就不能放假或休息。
如何科學合理的規(guī)劃初中生的閑暇時間呢?筆者認為借助于家庭活動這一載體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活動是載體,教育才是目的。因為講道理的教育永遠不如通過活動去理解、體會、感悟、反思效果好。所以家長要在家里安排一定的活動,通過細節(jié)對孩子起到熏陶感染的作用?;顒拥脑O計當然也要符合孩子的興趣點,并且要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要有一定的計劃性。(見表二)科學、合理地安排孩子的閑暇時間定能起到一定的效果。(表二)
時間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周日方案A 閱讀 散步 看電視 下棋 游戲 爬山 聚會方案B 騎單車 閱讀 家務 散步 看電影 郊游 作美食
1.開展室內(nèi)活動
①家務活動。每個家庭都有很多的家務活,現(xiàn)在很多的家長都是一手包攬家務,覺得孩子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學習,不能因為家務浪費孩子的學習時間。其實這種做法恰恰導致孩子的自私心理,覺得一切都理所當然,不知道體貼和理解。家長要合理分配家務勞動,分工要明確,任務要明確,時間要明確。
②讀書活動。家庭文化氛圍的營造離不開閱讀。一家人手捧一本書這種場景的美感遠遠超過一家人人手一部手機躺沙發(fā)玩手機的場景。家長可以隨意的在客廳、餐廳、衛(wèi)生間等地方放一些適合全家人閱讀的雜志、報紙或書籍。這樣沒事時就會很自然的翻開書本閱讀??此埔环N非刻意的行為,其實是有意而為之。
③媒體活動?,F(xiàn)代媒體除了手機之外,電視也是普及的。如今的電視節(jié)目質(zhì)量雖然良莠不齊,但是仔細挑選一定有高質(zhì)量的適合全家觀看的節(jié)目。比如文化類的《朗讀者》《見字如面》《詩詞大會》《中國成語大會》等,這些節(jié)目很適合一家人一起欣賞,一起探討。文化類節(jié)目可以起到增長知識以及感染熏陶的作用,而娛樂類的可以發(fā)現(xiàn)大千世界的種種神奇。
④游戲活動。喜歡游戲是孩子的天性,所以家長在家也要多陪孩子游戲,如果全家一起參與其中,讓孩子真正體會其中的快樂,那么這種快樂一定會抵消手機所帶來的那種無聊的消遣。這既具有挑戰(zhàn)性又具有成就感,非常不錯。
⑤美食制作。民以食為天,吃是中國人非常講究的一門學問,《舌尖上的中國》曾一度引起國人品美食的熱潮。所以家長可以在家教孩子一些美食的制作,無論是中式和西式都是可以的。家長可以自己先學會然后教孩子做,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學著做。這既是技能的增長、又是美味的享受,更是一段非常美妙的親子時光。
孩子在家玩手機,多半是因為家長沒有起到一個好的示范作用,還有就是孩子覺得太無聊,無所事事。如果家長在家能夠科學合理安排好時間,安排好相關的有益的活動,使得孩子有事可做,而且所做的事情是他感興趣的,而且是有益的,那么他的心思就不會只關注手機了,也不會只沉溺于手機的游戲和虛擬世界中。
2.開展室外活動
除了家庭生活外,戶外活動也是孩子成長的重要部分。家長要帶孩子走出去,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多接觸外面的世界,這樣孩子才不會拘泥于狹窄的個人和家庭空間,更不會整天就想著手機這點事。交際廣了,視野開闊了,生活的理念就改變了。對外的活動形式挺多,家長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活動。
①家庭聚會。家長可以借助于同學、朋友、同事、鄰居這樣的一些資源,特別是家里有相仿年齡的孩子的家庭,一定要有效的搭建平臺。在這樣一個大的家庭里開展一些類似于燒烤、唱歌、室外游戲等孩子感興趣的節(jié)目。
②戶外運動。戶外運動的內(nèi)容很多,包括散步、跑步、騎單車、打籃球、爬山、打羽毛球等。這些運動條件一般家庭都可以做到的。家長可以利用周末的時間帶孩子走出家庭,走入大自然,去呼吸新鮮的空氣,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去體驗每一次親近大自然給自己身心帶來的變化。
總之,要更好的管理好初中生的手機,使手機得到合理的使用,筆者認為家長增加陪伴孩子的時間,參與一些積極向上的活動,成功轉(zhuǎn)移孩子的注意力,這些措施能促使孩子放下手機,改變理念。
筆者對學生經(jīng)過幾年的的觀察、分析,根據(jù)實際情況和家長的溝通交流,并給出一些具體的建議,讓家長去實際操作,特別是筆者在家里對自己小孩也進行親身實踐,文中羅列的具體措施確實取得一定的效果。第一,成功轉(zhuǎn)移了注意力,促使孩子放下了手機。第二,營造了和諧的家庭氛圍,增進了彼此的感情。家長雙方都積極投入手機管理中,就會有更多的時間和家人在一起。這樣通過各種活動載體,把一家人都聯(lián)系在一起,自然而然感情就深了。第三,增強了孩子的體魄,培養(yǎng)了孩子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很多措施都是建立在活動的基礎上的,特別是一些戶外的活動,絕對可以強身健體,讓孩子的臉上洋溢著陽光的燦爛。當然面對初中生對于手機使用的嚴峻形勢,這些舉措還是過于簡單單一,而且不是適合所有的家庭。教師和家長都應該根據(jù)自身家庭的特點以及孩子自身的特點,去制定一些具體有效的措施,以便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