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玲
(四川省德陽市羅江區(qū)特殊教育中心,四川 德陽 618000)
語文學科作為一個富有深刻含義的課程,其內容包含了我國傳統(tǒng)歷史文化精髓與傳統(tǒng)思想內容,如何將語文內容合理理解與運用,對于學生在學習與生活中都具有極大的意義與作用。在配置學校中對于學生教育問題是我國重點思考的問題,畢竟培智學校學生主體主要是一些具有障礙及特殊問題的學生,其在生活與學習過程中難免會有一些困哪,使得無法正常靠自己的行為來完成相關學習與生活。而培智學校教學目的便是培養(yǎng)培智學生能夠進行獨自生活,并順利回歸到社會大家庭之中,從而完成自我照顧。所以在培智學校中滲透生活語文教學內容,將極大程度上提升培智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從而幫助培智學生在生活與學習中掌握并運用語言表達能力,以此較快地融入到社會之中。
在培智學校生活語文教學過程中培智學生個體存在巨大差異,有些學生能夠跟著教師進行朗讀,而有些學生則能夠完成寫作,當然也有的學生能夠進行聽說,這些不同類型的培智學生在班級團體中存在巨大差異性,使得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耗費更多精力進行分層教學,雖然想要通過教學多樣化方法實現教學質量與教學水平的提升,但是最終實施效果卻不盡如人意。比如,有些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朗讀,而另外一部分需要進行讀寫,這里面便存在著課堂教學秩序混亂的現象,使得學生之間互相產生了干擾,無法利用更多有效時間進行教學與學習,造成了教學效果低下。
由于培智學生自身存在天生缺陷,使得其智力發(fā)育可能無法與正常學生相比較,往往在教師一課堂教學過后學生已經忘了一大半,必須通過教師引導反復進行鞏固練習,才能夠將所學內容記下來個七八。對于培智學生而言,這種教學現象往往經常出現,教師不得不選擇更多時間去進行反復教學,從而浪費了大部分新課教學時間,以此嚴重拖延了教學計劃的實施。
培智學校中的學生主體往往是特殊群體,但是這些特殊群體學生往往也因為個體問題存在差異性。例如,有些培智學生是因為智力問題,有些培智學生是因為身體殘疾問題,有些培智學生是因為語言障礙問題等等,這些學生往往性格不同、成長環(huán)境不同、年齡不同等,所以語文教師在進行相關教學活動時需要根據培智學生具體情況進行分析,從而制定出符合不同類型學生的教學策略,以實現因材施教教學理念,從而對提升學生學習興趣起到極大幫助,并順利幫助學生融入到課堂大氛圍之中。例如,一些特殊的 培智學生雖然年齡相差不大,但是在生活技能與交際技能方面存在巨大差異性,一些學生能夠獨立完成刷牙洗臉,而有些學生則無法完成,這便需要教師進行因材施教方法,以此幫助不同類型學生完成各自不同的目標。
在培智學校生活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摒棄傳統(tǒng)教學方法與教學理念,因為傳統(tǒng)教學方法與理念在社會發(fā)展過程中逐漸脫離了社會實際情況,所以,語文教師應根據社會發(fā)展實際情況進行相應教學內容調整,從而將兩者完美融合起來。而生活情景的設置便是實現培智學校生活語文教學的重要途徑,在進行生活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結合課堂內容,從而構建出符合教學內容的生活情景,并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到生活情景之中,以此發(fā)揮學生學習積極性,并激發(fā)學生主動思考能力。并且通過生活情景中貫徹語文教學內容讓學生真正在生活中感受到語文教學內容,并體會語文教學的內在規(guī)律。例如,在學習到《濟南的冬天》這篇課文時,教師可根據生活中的春天情景為學生進行講解,通過與春天有關生活內容的結合,使得學生能夠盡可能地明白課文所介紹的內容,并直觀感受到所講內容的景象,幫助學生構建出屬于自己的生活情景。
培智學校生活語文教學要注意做好知行合一,這便是教師在生活語文教學過程中需要利用大量精力與實際對教學內容進行反復深究,從而引導學生掌握之前學過的內容,并以此利用所學內容在生活中合理運用,從而利用實踐方法鞏固學生記憶力。
總之,培智學校學生是我們應該尊重與重視的群體,他們一樣也應該享受到所謂的快樂,所以在生活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盡可能尊重學生主體,并時刻以學生為思考中心,從而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的樂觀態(tài)度,并促進學生融入到社會大家庭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