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榮
(甘肅省康樂縣蔡家小學,甘肅 康樂 731500)
數(shù)學游戲是指將游戲同數(shù)學教學相結合的一種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教師的教學效果。《數(shù)學課程標準》要求教師應該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fā),設計形象直觀和生動有趣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如在課堂上可以進行故事的講述、游戲的參與以及角色扮演等,這些旨在讓學生在歡樂輕松的氣氛中獲取知識,學生不再緊張和乏味。這種情境能夠更好地讓學生去理解和學習數(shù)學,能夠非常好的激發(fā)對于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和情感。這種教學方法,能夠活化數(shù)學課堂,盡可能多地讓學生去參與,體現(xiàn)了新課改理念下的學生主體性原則。生動的游戲能夠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不至于讓其思想拋錨,也有助于課堂秩序的遵守。
課堂能否取得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課堂的導入環(huán)節(jié)。因此,在開展新的教學內容的時候,教師應在充分熟悉課本知識后,針對性地設計一些有趣的游戲活動,當然這些活動一方面要具有可操作性,另外一方面還要講數(shù)學知識內涵其中。只有這樣才能叫做真正意義上的“寓教于樂”,才能夠在歡樂的同時,不至盲目。
例如,在講授“三角形三邊的關系”這一節(jié)數(shù)學知識的時候,我將學生劃分成了若干個小組,給予他們不同顏色和不同長度的木棒,讓他們自由拼接,看如何才能拼接出一個三角形,同時讓他們思考一個問題:要選用怎樣的木棒才能做到上述要求?同時為了增加游戲的互動性、刺激性和競爭性,我還提出,第一個做到并回答正確小組給予獎勵。這個時候,學生都爭先恐后地測量木棒,拼接木棒,最后達到了要求。同時,他們也發(fā)現(xiàn)了一個數(shù)學原理,那就是三角形的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從而推導出三角形三邊的關系。這一數(shù)學原理的得出很輕松,也很深刻。這種通過游戲的方式來培養(yǎng)學生數(shù)學思維的方式,體現(xiàn)了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讓他們成為真正有“理性”的人,而不是一臺“復讀機”或是“電腦硬盤”——只會照搬和模仿他人行為的人。
初中學生和成人不同,表現(xiàn)在注意力的集中上來說就是注意力的持久性差,上課初期精神集中,但是時間不長,便思維疲乏,注意力呆滯,影響后續(xù)教學的正常開展。為了讓這些學生的學習思維能夠較長時間的處于一個比較興奮和活躍的狀態(tài),為后面的教學提供基礎,在教學中我采取和很多的數(shù)學游戲活動。例如,在講“三角形的外心”這一知識點時,為了讓學生較好地理解和加深對于三角形外心性質以及外心是如何得出這一方法的認識,我設計了如下的游戲活動:同樣將學生進行分組,分別給予每個小組一根針和銳角、直角和鈍角三角形的三張硬質圖形,同時將這些三角形圖形的每個點都涂抹成黑色。準備工作做好后,我們就開始了。首先,讓一位學生拿著銳角三角形的圖案和針,讓針隨意插入圖案底部,然后快速轉圈,很多學生立刻說道,三個圓。那我抓住機會提問,為什么是三個呢?學生沉默……我繼續(xù)提問:會不會出現(xiàn)兩個圓或者是一個圓的情況呢?這個時候,我出面,示范出旋轉一個圓和兩個圓。學生起初很詫異,繼而很迷惑,看到他們這樣,我開始講解什么是三角形的內心,什么是三角形的外心,如何得到內外心,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空前高漲,學習效果達到了,學生思維鍛煉了,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知識的學習是一個不斷吸收、消化和更新的過程。數(shù)學知識的學習也是如此,因此要求我們廣大的數(shù)學教師需要用心設計一些具有趣味性、發(fā)展性和啟發(fā)性于一身的游戲活動。通過這些游戲,讓學生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思維會自然而然地得到發(fā)展、鍛煉和提高,用舊知識建構新的知識。例如,在“整式的加減——合并同類項”的教學活動中,我設計了一個“找朋友”的游戲。首先,要求學生在上課前準備好一些卡片,一般有八張就行,在這幾張卡片上分別寫上四對同類項單項式,分別寫上:a,3a,2a2,-3a2,2ab,3ab,2x2y和5yx2。然后,需要挑選八個學生做游戲,把這些卡片一一分給這八個學生,每人一張。之后,讓后將八個學生分為兩個小組,A組是拿到a,3a,2a2和-3a2卡片的同學,B組是拿到2ab,3ab,2x2y和5yx2卡片的學生。游戲的規(guī)則是,當游戲開始后,讓他們找朋友,而只有拿著同類的單項式卡片才符合要求,組內成員可以提供咨詢和幫助,游戲的評判依據(jù)是按照游戲的完成先后?;顒又?,學生異常活躍,也完成了教學要求。
學生在課外活動中的主要形式仍然是游戲,數(shù)學中的游戲教學法,能夠將數(shù)學知識巧妙地聯(lián)系起來,同時能夠對新知識起到很好的鞏固和升華。例如,在講述幾何知識的時候,我一般采用折紙游戲:一張正方形的紙片的對折,留下的痕跡蘊含著大量的幾何知識:全等、對稱、四邊形的性質、相似……從理論上講,如此折疊下去,當達到30次以后,折疊后的高度比世界第一高峰的高度還要高十倍。通過這些,讓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的神奇和美妙,真正體會到“不算不知道,數(shù)學真奇妙”。還可利用游戲引導學生開展有趣的數(shù)學活動,數(shù)學活動具有將抽象的知識通俗化的作用。
當然,在使用這一教學方法的時候,一定要明確教學目的,游戲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種載體,一種推動教學的輔助手段,不能為純粹的娛樂而在數(shù)學課內做游戲。在游戲中或游戲后要引導學生思考、分析游戲中的數(shù)學知識、原理或方法。數(shù)學游戲教學要注重“有趣”和“實用”相結合,不能只停留在游戲的表面。教師可以采用計時、手勢、暗示或者別的語言技巧制造一種緊張的氣氛,讓學生高度集中注意力,提高效率,而避免只是沉浸在游戲的娛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