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劍
[摘 要] 教師的成長要立足課堂,既要避免課堂模式的僵化以提高課堂的靈活性,也要增強課堂活動的多元化以提升知識的趣味性,要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雙贏,學生和教師都能在課堂中找到和找準自己的位置,都能從課堂中收獲喜悅、感受幸福。
[關鍵詞] 專業(yè)成長;學習;反思;實踐
作為一名教師,需要經(jīng)歷一定的時間去成長,更需要通過一定的途徑去成長。在成長過程中,教師應該幸福地對待,尤其是幸福地看待課堂教學。
一、“鳥欲高飛先振翅”,在學習中領悟幸福
1.不同的教師展示的是不同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設想
很有幸,我還是一位年輕教師,更有幸能參加各類教學競賽。前段時間剛剛參加了一次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教學課題是《戰(zhàn)后西歐與日本經(jīng)濟的發(fā)展》。第一位教師通過六個環(huán)節(jié)完成課堂教學,“讀圖學史”“整體感知”“展示標準”“分步講解”“材料分析”“鑒古知今”。第二位教師經(jīng)過簡短的美國經(jīng)濟恢復和發(fā)展的復習后開始課堂教學,展示目標、學生角色扮演、知識延伸等過程完成課堂教學。
2.不同的管理者體現(xiàn)的是不同的管理理念和教學標準
很有幸,我還是一位年輕教師,更有幸能參加各類學習培訓。前段時間剛剛參加了區(qū)教育局組織的教學管理者暨備課組長培訓的外出學習,培訓中除了聽課,還聆聽了很多成功校長的教育教學管理經(jīng)驗。
無錫天一中學沈校長從高度自主講到高度責任感,認為作為教師要自覺地、幸福地、專業(yè)地工作;在闡述教師專業(yè)發(fā)展過程中提出和回答了學校是什么、學校的學生是什么、教育是什么三個命題。認為教師要在教育教學和生活中充分體現(xiàn)和理解“關愛和尊重”,要給學生以人文關懷,要具備一定的學識、能力和氣質(zhì),教育既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門藝術。
二、“眾里尋他千百度”,在反思中探求幸福
無論是參加比賽還是外出學習,回來的路上,我一直在反思:什么是自覺?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專業(yè)?
1.教書和育人
“知識就是力量”。這需要我們通過教書來解決。行業(yè)的多元性決定了有用之才并非只是學習型的,作為教師應該放下所謂的虛榮心理與學生交流,傾聽和品味他們的人生,用人性最底層的需求去引導而不是塑造、更不是規(guī)定學生以后的人生軌跡。這需要我們通過育人來解決。這樣的我們才會有幸福感。
2.模式與模型
一位負責任的教師在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之后,在教學過程中,會想出一些方法來使教學內(nèi)容易于被學生接受,而這些經(jīng)驗被證明有效并有意識的重復使用時,在課堂教學中按一定程序進行,那就成了“模式”。我們在實際教學中應該本著“可模型,勿模式”的模型思想,要對于不同課文內(nèi)容重構不同的“模式”,從而更好地解決教育教學問題,真正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實現(xiàn)對課程的“未知”知識的友好與接納,彌補“已知”的局限。用一句簡單的話就是,要用不同的方式來組建課堂知識,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趣味性。反思無錫天一中學兩位校長的教育思想,不難看出,我們需要培養(yǎng)的是學生而不是考生,我們要發(fā)現(xiàn)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在課堂上與知識結合、與活動結合,讓他們的個性在課堂教學中得到張揚,讓他們在課堂中收獲幸福,這才是教育的本質(zhì)。“學校的教學不是干巴巴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搬入另一個頭腦,而是每時每刻在進行心靈接觸”。我們教師要成為教育和孩子的“發(fā)現(xiàn)者、點火者、開發(fā)者”。
三、“絕知此事要躬行”,在實踐中感受幸福
通過學習可以建構教師的價值,通過反思可以引領教師的自覺,通過實踐可以加速教師的成長。教師通過學習,學思結合、加強實踐、提升發(fā)展,從而促進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教學反思促使教師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思考和解決問題。教師要關注實踐問題,特別是課堂教學問題的研究,只有這樣,才能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陶行知講:“為學而學”不如“為教而學”之親切?!盀榻潭鴮W”必須設身處地,努力使人明白。歷史的迷人之處在于當我們不明確歷史真相時,可以臆想自己心目中的歷史。
“學”字的意義,是要學生去學,不是坐而受教。先生說什么,學生也說什么,那便如學戲,又如同留聲機器一般了?!吧弊值囊饬x,是生活或是生存。學生所學的是人生之道……我們所求的學,要他天天加增的,是高尚的生活,完全的生活,精神上的生活,永久繼續(xù)的生活。
戴爾·卡耐基說:人之為人,立于天地之間,自由和束縛便是其生存的兩極,你擺脫束縛越多,享受的自由和幸福也就越多。人類的智慧可以在不自由中尋找自由,也可以在自由中設置不自由。
教師難道不是這樣在用自己的一生,在課堂中與學生探究智慧與幸福嗎?
(責任編輯:文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