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洋
(黑龍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一中學,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2)
“人類最優(yōu)美的姿態(tài)就是閱讀”,閱讀是我們智慧和精神的源泉,讓我們的人性在前人思想結晶的輝映下變得更純美。而當今社會,信息時代卷著知識經(jīng)濟的到來,閱讀更愈來愈受到重視,甚至成為提高生存發(fā)展能力的重要途徑。因此,作為語文教學重頭戲的閱讀教學歷來倍受關注。隨著課改的深入,許多前輩們在這方面作過很多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很多有見地的意見,有效地促進閱讀教學的改革。然而反觀當前的教學實踐,閱讀課堂仍不存在著不足和誤區(qū)。筆者就從教幾年在觀摩課中的體驗結合自身教學中總結的經(jīng)驗教訓,淺談下當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并就如何在閱讀教學中落實新課標理念淺談下自己的看法。
閱讀是讀者與作品與作者對話的一種活動。也就是說閱讀是以作品為媒介,借此體驗、感悟和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流露出的思想和情感。這種閱讀活動,是讀者與作者之間心靈的對話,當然,這種對話,是無聲的對話,是精神的對話,是靈魂的問答和心靈的碰撞。當前的閱讀教學往往忽略了閱讀的本質(zhì),忽視了學生的主體體驗與感受。反觀閱讀主體的學生,其閱讀情況又是令人吃驚的,幾乎所有學生除了課堂上跟隨教師分析課文的思路并進行簡單的閱讀之外,課后閱讀少之又少,即使閱讀了,也是隨性而為,除非任務所迫。大部分同學不太清楚研究性閱讀的實質(zhì)是什么,如何進行研究性閱讀,研究性閱讀對提高思維能力有什么幫助,等等。存在這種現(xiàn)狀,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本好書就是一輪太陽”,巴金曾說過:“我們有一個豐富的文學寶庫,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他們教育我們,鼓勵我們,要我們變得更好、更純潔、更善良、對別人更有用,文學的目的就是要人變得更好”。通過閱讀,學生可以把握和領悟真善美,感受人類幾千年來代代相傳的美好心靈、美好情操。這是靠心靈與心靈的對話,靠情感對情感的激發(fā),靠智慧對智慧的啟迪,決不是靠課文分析所能替代的。我們知道語文閱讀不僅是為了弄懂語詞的含義和文法的規(guī)律,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通過閱讀,拓寬自己的生活面,豐富人生經(jīng)驗,增加藝術和人身修養(yǎng),提高審美水平。如果沒有閱讀,我們的心靈是會干枯的。所以我們必須讓學生成為讀書人,而不能成為習題人,把書還給學生,把“語文課”還給學生。
但是并不是開卷就一定有益,不是所有書都值得讀,“我們的手中多不高貴的孫子書”,而學生的審美觀世界觀還并未最終形成,并不可靠,他們須要被引導,所以中學生的課內(nèi)外閱讀應在學校家長有見地的推薦和引導下去讀。高中語文課程的必修與選修的文質(zhì)兼美的選文標準,引入了一多并舉的選文內(nèi)涵,以優(yōu)秀的文本激起學生對人類優(yōu)秀文化的興趣。而我們的教師就應充分發(fā)揮以導促讀、以讀促教的引導功能,“引導學生與大師對話,與精英爭鳴,從而在學生人格、志向、情趣形成的關鍵時期給學生打下精神的底子”。
現(xiàn)在的學生閱讀量少,訓練題多。學生的課余時間被大量的數(shù)理化、英語作業(yè)占據(jù),甚至還上各種輔導班,最后所剩無幾的一點時間只能“身體調(diào)節(jié)”,哪有精力看書?而課堂上只有可憐的幾分鐘閱讀,大部分時間被老師煩瑣的分析和頻繁的提問占據(jù)著。任何能力都是學習主體“悟”后“練”出來的,而絕非是“講”或“聽”出來的。缺少閱讀,對語文閱讀教學是釜底抽薪,對學生能力的養(yǎng)成就是一句空話。
(一)高中語文新課程作為基礎教育階段的一門重要課程,首先要有一個面向全體學生的基本要求,必須堅持“共同性”和“基礎性”的原則。同時,從另一方面看,我們必須正視高中學生個性的差異性。面對具有不同興趣、不同發(fā)展方向的學生,高中語文課程不能將課程內(nèi)容和目標只作為簡單劃一的規(guī)定。為了給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和需要選擇學習的內(nèi)容和目標,為學生的多樣化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高中語文新課程必須增強“多樣性”和“選擇性”。
(二)而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想將學生的多元思想從鳥籠里放飛,只有把話語權交給學生,充分保證學生的閱讀時間,從學生的原初體驗出發(fā),尊重文本不要肢解文本,誤解文本。更尊重學生,互動導讀,鼓勵探討,非暴力排斥,也非無原則認同,而是真正將學生引入閱讀,引向思考,讓作者與讀者、生活與文本互動起來。既要個性化理解,又要切合作者和生活。這樣才能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領悟,才能促使學生主體精神的成長。
傳統(tǒng)教學觀念把知識看成是定論,把學習看成是知識從外到內(nèi)的輸入,同時低估了學生的認知能力、知識經(jīng)驗及其差異性,并在教學中表現(xiàn)出了過于簡單化的傾向。長期以來,許多人認為教學就是教師向?qū)W生傳授知識的過程,“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教師教,學生學,這是天經(jīng)地義的。由于傳統(tǒng)教學過于強調(diào)教師的教,因此教學活動就成為一種教師對學生單向的、線性的傳授知識的活動。
語文閱讀教學任重而道遠,新課標的實施給我們的語文閱讀教學帶來了挑戰(zhàn),更給了我們前進的依托和方向,作為語文老師我們應以更積極的態(tài)度和不甘平庸的創(chuàng)造精神,不斷實踐不斷探索,不斷總結規(guī)律,在教學方法上開疆辟土,真正將新課標的精神真正溶入到每一節(jié)課中,使語文閱讀教學更具有藝術性,使我們的學生真正能從中領悟到語言的魅力,思想的內(nèi)蘊,人性的光澤,使他們得到真正意義上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