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江陰市周莊實驗幼兒園 朱曉丹
“兒童本位”,簡而言之,即以兒童為中心,其他人或事物服務于其兒童利益的理念和觀點。我們班以兒童為中心,以兒童的視角進行班本課程建設。接下來,我從班本課程產生、生長方式、組織實施和評價這四個主要方面進行闡述。
開學初,我們的晨間談話內容是新年趣事,小朋友們興高采烈地說起了新年里有趣的事情,葛秩嫣分享道:“新年的時候,爸爸媽媽帶我去了浙江Hello kitty樂園?!毙∨笥褌兟犃硕寂d奮地說起了自己旅游的經歷。其中,于欣妍說:“爸爸媽媽帶我去了上海迪斯尼樂園,那里有米奇和米妮,還有花車游行,花車上有白雪公主、灰姑娘、愛莎公主呢。我還帶了《灰姑娘》的故事書?!辈秃蠡顒訒r,用餐結束的孩子們進行自主閱讀,好多孩子圍著于欣妍。教師詢問小朋友想一起讀哪個故事書的時候,大家都興奮地說《灰姑娘》,當分享《灰姑娘》這個故事的時候,小朋友們聽著故事,一會兒就抑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南瓜車是什么樣子的呀”“哇,水晶鞋一定很漂亮吧。我媽媽也有高跟鞋”“裙子好漂亮啊,我也有愛莎公主的裙子”“參加舞會要帶什么”“我也有皇冠”……
生活是課程的來源和基礎,幼兒在真實、自然的生活中獲得經驗,得到發(fā)展。我們要珍視兒童生活的獨特價值。當孩子們分享新年趣事時,出現(xiàn)了幼兒生活中出游這一共性事件,并且在孩子們分享出游的內容時,迪斯尼樂園成了孩子們最感興趣的話題,孩子們還自發(fā)地帶來關于《灰姑娘》的書,于是,我們關注幼兒生活中的共性事件,關注孩子的興趣點,聚焦到《灰姑娘》這一班本課程內容上來。
在班本活動建設的過程中,我們主要采用的是幼兒提出問題,師幼共同解決問題來推進班本課程生長的方式。
最初在問題搜集的過程中,孩子們提出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最后我們從這個問題中判斷價值?聚焦了以下三個問題:1.南瓜車是什么樣的?2.豆子怎樣分類?3.參加舞會需要準備什么?
第一個問題的由來,是當我們讀《灰姑娘》中的情節(jié),灰姑娘坐上南瓜車時,盧俊辰說:“為什么要坐南瓜車呢?消防車、警車也很帥氣啊。”
那么,南瓜車是什么樣的呢?我們請爸爸媽媽們和孩子一起親子制作南瓜車。家長和孩子利用各種材料:樂高、3D打印筆,積塑、紙張、黏土等等,制作出孩子們心中的南瓜車,帶到幼兒園介紹和分享。我們也為此設置了“南瓜車展”。接著通過談話活動,了解小班年齡段幼兒對于交通工具的前期經驗,并根據(jù)幼兒提出的關于汽車的類型、特點和功能等的疑問,我們開展了一系列的集體活動,并且結合特色活動,開展《我最喜歡的車》播報活動。幼兒們也對各種車輛的外形、作用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幼兒們對車類的了解不斷深入,孩子們對車類的問題變少了,我們在對車類的探究中遇到了瓶頸。為了助推孩子向問題的深度和廣度延伸,我們在科學區(qū)投入裝配DIY的游戲,通過組裝示意圖,拆一拆、裝一裝車類玩具。由此孩子們對車子的構造產生了新的興趣。緊接著,我們結合周邊資源、家長資源,帶著孩子來到汽修廠,深入了解汽車的秘密,把孩子的零星經驗通過觀察了解實踐整合起來。同時我們還在班本課程中滲透安全教育內容,幫助幼兒認識生活中常見的交通標志,懂得文明乘車、安全乘車,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
當解決第二個問題的時候,我們還穿插了要素為線索的班本課程生長方式。分別是認識豆子寶寶、豆子美食、和豆子寶寶玩游戲這三個線索。我們沒有把要素強加給幼兒,而是帶著孩子們走出幼兒園來到超市,尋找豆子寶寶的身影,聽超市工作人員的介紹,還找到了豆子寶寶變身的美食。在活動中,幼兒是主動學習者。在豆子美食探索的部分,我們邀請家長來到幼兒園,教大家制作紅豆餅和綠豆湯,幼兒們在自己搓一搓、捏一捏中,與豆子寶寶更親近。在豆子寶寶玩游戲這一要素點的生長中,我們提供了萌發(fā)盒、脫脂棉、噴壺、各種豆子,感受豆子萌發(fā)的過程。我們還給孩子提供了分類盒、各種豆子、筷子、勺子、鑷子、叉子等工具,在試一試、比一比中尋找豆子分類最快速的方法。在這些活動中,教師是觀察者、支持者、材料的提供者,促進孩子主動學習,推進主體生長。
為了避免出現(xiàn)教師預設多,教師以自己的意愿推進班本課程活動發(fā)展的情況,在實施班本課程活動之前,我們深入研討,挖掘班本課程活動的教育價值,幼兒可能會對哪些活動感興趣,做到心中有數(shù),并初步形成一張思維導圖,根據(jù)幼兒的興趣及需要隨時調整。
在班本課程活動建設的過程中,根據(jù)小班年齡特點,我們采用了多樣的組織方式:個別化學習、小組學習、集體教學、家長助教等多種組織方式相結合。幼兒學習的場地也由室內向室外延展,資源不斷豐富幼兒獲得的經驗也越豐富。我們也更注重讓孩子走進生活現(xiàn)場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
在整個班本課程活動中,孩子們是主角,孩子們感受與體驗是豐富的,不管是成功的還是失敗的,他們都有自己的收獲,在以兒童為中心的理念下,我們注重對幼兒動態(tài)的評價,關注幼兒的學習變化和成長歷程,根據(jù)反饋,不斷推進主題內容構建。以兒童為本視角下的班本課程活動建設就是孩子和教師一起進行的一段美妙旅程,是幼兒自主而又連續(xù)構建自己經驗的過程。我們相信孩子是推動主題活動發(fā)展的主要力量,也是主題活動的構建者。我們將繼續(xù)關注幼兒的生活,關注幼兒的經驗,關注幼兒的興趣和需要,關注幼兒的感受與體驗,關注幼兒的學習方式,讓活動回歸幼兒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