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古漢語中“甚”“很”二詞的歷時演變觀察

      2019-01-14 02:32:05何翎格
      文教資料 2019年31期
      關鍵詞:古漢語副詞形容詞

      何翎格

      摘 ? ?要: 王力先生在《中國現代語法》一書中講副詞時認為“‘很的較古形式是‘甚字”,本文就“甚”和“很”在古漢語中的歷時演變進行階段性整理,總結二者在不同歷史時期的不同用法,以探討“很”能否在現代漢語中承擔古代漢語中“甚”的功能。

      關鍵詞: 甚 ? ?很 ? ?副詞 ? ?歷時演變

      王力先生《中國現代語法》把程度副詞劃分為絕對的和相對的兩大類:(一)凡無所比較,但泛言程度者,叫做絕對的程度副詞。這一類里可以分為四小類:1.最高的夸飾,比如“極”字;2.普通的夸飾,比如“很、怪”等,并認為“‘很的較古形式是‘甚字”;3.不足的表示,比如“頗、稍、略、些”等;4.過度的表示,比如“太、忒”等。(二)凡有所比較者,叫做相對的程度副詞。這一類里能細分為三小類:1.“一般、一樣”等表平等級;2.“最”表最高級;3.“更、越發(fā)”等字表比較級①。根據這一節(jié)的內容可知,王力先生認為在現代漢語中作程度副詞的“很”表示的程度相對一般,與古漢語中的“甚”一樣,并且借用西方語言學中“級”的概念對漢語的副詞進行程度劃分。

      在現代漢語語法研究中,學界運用的語法概念基本來源于西方語言學的研究術語。由于兩種語系根本的不同,使其有一些概念無法直接加以借鑒使用,但是我們能在實際語料中發(fā)現一些語用的共通性。譬如“級”這個概念,作為英語中形容詞和副詞獨有的重要的語法范疇,是能夠借助屈折語的屬性通過詞形變化表現程度的不同。一些形容詞可以直接通過詞形變化表示比較級和最高級,一些則通過迂回法實現。作為孤立語的漢語由于形態(tài)的缺失,我們在表達比較義時并不能直接從詞的形態(tài)表達,而是需要輔助程度副詞等從語序上實現。

      形容詞本身分為性質和狀態(tài)兩種大類,其中性質類別的詞是能夠在相對時間上或程度上進行變化。在現代漢語里,我們有豐富的程度副詞比較事物性質和狀態(tài)之間的相對差別,單音詞有“很”“更”“最”“太”等,多音詞有“比較”“非?!薄皹O其”“相當”等;在句式中的用法基本為放在形容詞前面作限定或者后面做補語。但在追溯古代漢語時,特別是在形成古漢語基本語法秩序的先秦時期,形容詞和副詞之間常常沒有很明確的區(qū)分,甚至很多程度副詞都為形容詞轉為副詞,因為漢語詞義的模糊性和語法的不穩(wěn)定性導致語義上存在不準確。

      相比較現代漢語中常見的高頻副詞“很”字,“甚”在古代漢語中表達的程度是否與其相同?能否作為“較古”的形式承擔相同的語義和語法功能?這要從二者的歷時演變過程中發(fā)現和探討。

      “甚”作為古漢語中的常見詞,從先秦時期就開始出現并沿用至今,在一些地方的方言里仍存在。關于“甚”的歷時演變,現尚未有專書著作對其進行詳細的梳理。《古漢語語法及其發(fā)展》一書中講到程度副詞一節(jié)時,作者對于古代漢語的程度副詞的用法總結為“程度副詞大都用于形謂前”,并認為“甚”就是其中一個典型②。書中詳細列舉了一系列副詞及例句,其中對“甚”的詞性演變簡要概括為“由形容詞演變?yōu)楦痹~”,用法則為“可用于動、形謂語前后”。所列舉的例句來源于《左傳》《史記》《詩經》《戰(zhàn)國策》等先秦兩漢的著作③。在論文方面,對“甚”的討論相對詳細的則有《“甚”的詞性演變》一文。作者就先秦、東漢和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幾部經典中“甚”的用法進行了考察,認為其在先秦是形容詞而不是副詞,到六朝時期則作為副詞使用④。至于六朝后期的演變,則零散見于其他論著。因此,筆者基于北大數據庫中先秦至清朝的古代漢語數據,對不同歷史時間段的不同文體的經典典籍進行了梳理,以期分段對“甚”的用法變化進行簡要的階段性總結。

      在先秦時期,“甚”的出現頻率極高,部分典籍如《呂氏春秋》和《韓非子》中出現次數達到一百多次。這個時期的“甚”呈現語法功能多樣的特點?!吧酢痹诓煌捏w中均有使用,既可以在句子中單用,又可以修飾形容詞、動詞等;作狀語和作謂語的用法同時存在,但用作謂語的次數更多,此階段還是用為形容詞,表示“大、過”的本義。現舉示例如下:

      1.旱既太甚,則不可推。兢兢業(yè)業(yè),如霆如雷。(《詩經·大雅·云漢》)

      2.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國語》)

      3.故古者圣王之為刑政賞譽也。甚明察以審信。(《墨子》)

      4.梁丙曰:“甚矣哉,子之為此來也!”(《左傳》)

      5.今不別其義與不義,而疾取救守,不義莫大焉,害天下之民者莫甚焉。(《呂氏春秋》)

      6.是以圣人愛精神而貴處靜。不愛精神不貴處靜,此甚大于兕虎之害。(《韓非子》)

      從兩漢到魏晉南北朝時期,“甚”的用法基本同先秦的用法一致,但并不是一成不變。“甚”做形容詞單用的次數開始減少,僅在少數典籍中見到幾處;總體呈現的發(fā)展趨勢為作副詞修飾形容詞和動詞的次數上升,且多數置于形容詞和動詞之前,這一時期基本開始形成副詞的用法,表示程度相對較深。需要指出的是,東漢時期因為佛教的傳入,開始出現早期佛經的譯文,這些譯文數量雖相對較少,但一定程度上記錄了當時的口語字詞的使用習慣。舉示例如下:

      1.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戰(zhàn)國策》)

      2.是故得勢之利者,所持甚小,其存甚大,所守甚約,所制甚廣。(《淮南子》)

      3.佛言至真而信者少,是世多惡,眾生相詛,甚可痛哉?。ā稏|漢佛經選》)

      4.而門有老嫗,可八十余,頭白,求寄避雨,雨甚,而衣不沾漬。(《搜神記》)

      5.既過江,取一妾,甚寵愛?!妒勒f新語》

      6.比丘白言:“甚奇!甚特!世尊!”(《西晉譯經》)

      進入唐朝后,“甚”在前朝基本已形成副詞用法的基礎上又出現一個重要的用法,即開始作疑問代詞及和“么”組合成雙音節(jié)疑問代詞“甚么”。關于“甚么”的來源,有學者認為最早見于唐代呂巖《贈江州太平觀道士》中的“不知甚么漢,一任輩流嗤”⑤。但在同時期其他唐詩中尚未發(fā)現類似用法。此外,這一時期的唐傳奇作為文言短篇小說的發(fā)展巔峰,其行文中使用的“甚”基本沿襲前代作副詞的用法,單獨作形容詞的用法基本已經消失。到了五代,“甚么”一詞的使用頻率增加,主要在變文中記錄人物所說的話里使用,在個別典籍中又寫作“甚摩”??梢钥吹?,這段時期的“甚”已經出現口語和書面語的用法分歧,示例如下:

      1.然鑄錢之情,非肴雜為巧則不可得贏,而佳肴之甚微,為利甚厚。(《通典》)

      2.常例皆于佛殿前鋪設供養(yǎng),傾城巡寺隨喜,甚是盛會。(《入唐求法巡禮行記》)

      3.傳經深旨,務從易曉,茍不違本,斯則為善。文過則艷,質甚則野。(《大唐西域記》)

      4.功高虞人箴,痛甚騷人辭。(《寄唐生》)

      5.余答曰:“下官是客,觸事卑微,但避風塵,則為幸甚。”(《游仙窟》)

      6.師問僧:“甚摩處來?”對云:“崔禪師處來?!保ā蹲嫣眉罚?/p>

      宋元時期,詞、散曲和話本小說等通俗文學得到空前發(fā)展,“甚”字基本延續(xù)了前代口語化的用法,并進一步虛化為疑問代詞,“甚么”開始普遍使用。但同時“甚”字在官方修訂的史書和講史類的話本等典籍中還存有少量表程度的副詞用法,此時可以在同一個文獻中看到不同的用法同時存在:

      1.騫既至烏孫,昆莫見騫,禮節(jié)甚倨。(《資治通鑒》)

      2.你若無意向他人,為甚夢中頻相見。(《木蘭花令·仙呂調》)

      3.倘蒙恕責,不勝幸甚。(《三國志平話》)

      4.董卓坐定,遂問適來捉住者何人,姓甚名誰。(《三國志平話》)

      5.似一個甚的?恰便似現世鐘馗唬不殺鬼。(《南呂·一枝花》

      到了明清時期,通俗文學里的白話小說發(fā)展到了頂峰,“甚”作為程度副詞的用法仍然存在,但作疑問代詞則被普遍使用,而且在作疑問代詞時,“甚”不僅可以單用,“甚么”還可以和“什么”交叉使用,二者發(fā)展到了晚清時使用頻率不相上下⑥,直到近現代時期“什么”取代了“甚么”后,“甚”字單用萎縮至僅在少數方言中使用。從上述幾個時期的發(fā)展特點中,可以對“甚”總的發(fā)展過程進行大致的階段性概括,即從表程度義的形容詞發(fā)展成為程度副詞,再從副詞進一步虛化為疑問代詞,但是作副詞的用法與作疑問代詞的用法能夠同時出現和使用,語法功能呈現多樣化的特點。

      相對于“甚”做副詞的歷史,“很”作副詞的時間則短了很多?!昂堋焙汀吧酢眱烧咦钤缍荚谙惹匚墨I中出現,本義表示“違逆、不聽從”的動詞義。但“很”在漢代以前就從動詞本義引申出即“乖戾、兇狠”形容詞義,這在《說文解字》中對“很”的解說為“不聽從也。一曰行難也”中已得到證實。但相比較“甚”的高頻次使用,“很”的出現頻率要遠遠低于“甚”,且“很”虛化為程度副詞的時間晚很多。有學者對“很”的歷時演變進行了詳細的階段性梳理和數據統(tǒng)計,總結大致發(fā)展階段為:先秦時期最初的動詞義項“不聽從”——產生形容詞義項“兇狠”——“狠”字出現,分化形容詞義——元代開始出現的程度副詞“很”——近代開始出現的語氣副詞“表示強調”等幾個階段⑦。這幾個階段基本覆蓋了“很”在整個古漢語發(fā)展階段中的特點,現摘取文中列舉的各時期典型例句如下:

      1.見過不更,聞諫愈甚,謂之很。(《莊子·雜篇·漁夫》)

      2.今王將很天而伐齊。(《國語·吳語》)

      3.欲無厭時,舉事而喜高,貪很而驕。(《史記·龜策列傳》)

      4.猛如虎,很如羊,貪如狼,強不可令者,皆斬。(《史論·前漢紀》)

      5.既傲很以無禮,好凌辱乎勝己者,悍人也。(《抱樸子》)

      6.白羊性很,不得獨留。(《齊民要術》)

      7.楚隱習果銳之性,遂成兇狠。(《晉書》)

      8.如人很戾,固是暴;稍不溫恭,亦是暴。(《朱子語類》)

      9.那幾個守戶閑官老秀才,他們都很厲害,把老夫監(jiān)押的去游街。(《元刊雜劇三十種》)

      10.褚大娘子道:“二叔很不笑話,我們也很不可笑?!保ā秲号⑿蹅鳌罚?/p>

      從以上演變過程可以看出,從先秦時期作動詞和形容詞開始,“很”經過長時間與形容詞連接使用,動詞義逐漸消失而轉向形容詞義,又因表程度的形容詞義在語用中實現了作程度副詞的虛化。“很”的副詞用法真正形成和固定下來是在元代雜劇里才初見端倪,經過明朝的發(fā)展再到清朝的成熟和普遍使用,“很”的副詞用法在清朝已基本形成了現代漢語里的用法,即在句法上基本作狀語、謂語、定語和補語。其中,作狀語時,多為描述人或者事物的動作、狀態(tài)的程度,帶有較為強烈的主觀性描述。后三者主要表達對人或者事的一種客觀性描述⑧。而且可以看到的是,“很”在句中修飾形容詞時的位置并不固定,比如在《醒世姻緣傳》里“一輪將望的明月,又甚是皎潔得很”和“那計老頭子爺兒兩個不是善的,他外頭發(fā)的話很大著哩”。在一定程度上與“甚”一樣見證了文言發(fā)展到白話的過程。

      從上述歷史演變梳理來看,“甚”和“很”的發(fā)展演變過程盡管在不同階段存在差異,但都存在詞類的變化過程,與漢語的詞義模糊性有關聯。同時我們也能看到,英語中副詞的造詞方式絕大多數來源于形容詞的變形,就這種詞類的變化方式而言,與早期古漢語的副詞發(fā)展有些不謀而合的意味。就二者在古漢語中作程度副詞來看,“甚”作程度副詞時做狀語可以修飾形容詞、動詞和詞組,“很”的功能只局限于修飾部分形容詞和詞組,“黝黑”“蒼白”等含有一定程度量的形容詞則不能被其修飾,使“很”無法表達比較的語義。

      由于語法功能的局限性,“很”在發(fā)展過程中并沒有替代過“甚”作副詞使用,而是同時存在和使用。雖然在文言翻譯成白話時常常將“甚+形容詞”翻譯成“很+形容詞”或者“更+形容詞”,同樣在常見英譯中也常常將漢語里的“非常”“甚”“極”對應英語里的比較級和最高級進行翻譯,但這并不意味著二者存在直接對等的關系,“甚”做副詞時的功能要遠遠多于“很”。本文認為在比較“甚”和“很”的時候,由于二者在歷時演變中存在詞類的變化,不能將不同時期的用法進行比較。就作副詞而言,“很”做副詞時只承擔了一部分“甚”做副詞時的功能,并不能一言概之為“甚”是“很”的較古形式。

      注釋:

      ①王力.中國現代語法[M].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9:189-191.

      ②③楊伯峻,何樂士.古漢語語法及其發(fā)展[M].北京:語文出版社,2001:365,274.

      ④李杰群.“甚”的詞性演變[J].語文研究,1986(2).

      ⑤曲建華.“什么”的起源和演變探析[J].呼倫貝爾學院學報,2007(15):3.

      ⑥袁文.“甚”“甚么”“什么”在《老殘游記》中的使用[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5(24):3.

      ⑦廖娟.“很”“太”的共時與歷時考察[D].長沙:湖南大學,2012:59-72.

      ⑧延慧.漢語程度副詞“很”的用法淺析[J].語文建設,2016(12).

      猜你喜歡
      古漢語副詞形容詞
      The Wheels on the Bus
      古漢語疑問句末“為”字補證
      認識形容詞
      副詞“好容易”及其詞匯化成因
      上古漢語“施”字音義考
      形容詞找家
      兒童繪本(2017年6期)2017-04-21 23:20:41
      談談古漢語的翻譯
      語言與翻譯(2014年1期)2014-07-10 13:06:11
      副詞和副詞詞組
      形容詞
      古漢語中表反問的一組能愿動詞
      語文知識(2014年3期)2014-02-28 21:59:31
      龙里县| 梅州市| 井研县| 彰化市| 宁河县| 阿拉善盟| 遂平县| 哈巴河县| 阜平县| 桃源县| 邢台县| 江阴市| 平湖市| 石屏县| 石景山区| 桐乡市| 岢岚县| 寻乌县| 平南县| 资阳市| 云林县| 安泽县| 台中县| 万源市| 玛多县| 宕昌县| 彝良县| 会理县| 鄂尔多斯市| 安吉县| 泰兴市| 乌兰浩特市| 和龙市| 吉林省| 海城市| 望都县| 郸城县| 淮北市| 永年县| 巴青县| 微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