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雯婷
第一次讀蘇童的《黃雀記》,除了享受蘇童筆下詩畫一般的文字感受,還有起一點迷惑,為什么蘇童以“黃雀記”作為整本書的題目。在這個熟悉的香椿樹街上,出現(xiàn)了混沌中又時而清醒的祖父、多種樣式讓人無法掙脫的繩索、孤獨無法掙脫命運的仙女、無辜中失去生命的白兔,還有白馬、河流等。本文就三個意象進行討論。
(一)隱含的意象——黃雀
在眾多意象中唯獨黃雀根本沒有出現(xiàn)過,誰會是黃雀呢,我在閱讀中不斷尋找。剛讀到保潤的春天時,保潤的繩索扎地特別好,無論是怎樣的病人,在保潤手里這么一捆,都變得老老實實,保潤似乎是這些“病人”的黃雀。保潤一時憤懣捆縛仙女,后被柳生利用,引發(fā)了仙女被侮辱的慘案,導致了自己坐牢。仙女在金錢的驅(qū)使下做了偽證,保潤在獄中煎熬十年,后又殺死柳生。當我讀到白小姐的夏天時,我清醒地意識到書中沒有某個確定的“黃雀”。黃雀仿佛就是命運中那條隱形的無法掙脫的繩索,每個人的行動都在它的掌握之中,人們試圖逃離,可終究逃離不出。
讀完整本書,覺得《黃雀記》這個題目真的是恰當。蘇童曾經(jīng)說,小說最初以《小拉》為題,但以《小拉》為題,就是太“時代”,太切題了。于是蘇童想要抽離一些,抽象一些。確實是這樣,如果真的以“小拉”為題,僅僅是反映了新時代的一個方面,未免有些單調(diào),也不能很好地統(tǒng)領(lǐng)全文?!饵S雀記》讓讀者在閱讀的時候不得不去思考其中的奧秘,看到更深層次的內(nèi)涵——人在命運面前的極力掙脫,卻又無力出逃。
在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改革開放導致的物質(zhì)資料日漸豐富,市場經(jīng)濟漸漸走進人們的生活。祖父的房間租給了馬師傅,變成了時髦的服裝店。馬師傅用他的經(jīng)濟實力,輕而易舉地改寫了香椿樹街的進程,貧窮、落后、保守的香椿樹街,從此走在了時代的前列,這也是金錢的功勞。從小說中絢麗的詞匯可以看出那個年代人們對金錢充滿了無限的渴望。正是這種想法,才讓身體受到的侮辱的仙女心靈也受到污染。她可以因為錢讓保潤飽受冤獄,長大后因為錢,她做了公關(guān)小姐。甚至利用孩子來作為威脅的籌碼,最終拋棄孩子。
在這個物質(zhì)急速發(fā)展的時代,每個人都可能會迷失自我,受欲望的驅(qū)使,成為捕食他人的黃雀。同時人人也活在危險中,擔心自己是被捕食的螳螂,想掙脫又淪陷。人們在這種角色下,災(zāi)難與命運之所以無處可逃,是因為心中存有“黃雀”的意象及其產(chǎn)生的魔咒。
(二)無法逃脫命運繩索的意象——仙女
仙女作為《黃雀記》中的主要女性形象,一直引起讀者的關(guān)注。小姑娘一出場就吸引讀者的目光:對她的描寫,蘇童不遺余力地塑造了一個不太符合年齡的美貌女子形象,可見別有用意。在仙女喂兔子時“她歪著腦袋,嘴巴模仿著兔子食草的口型,一個少女回歸了少女的模樣,可愛而嫵媚”。 用“回歸”一詞,可以看出仙女缺少了少女的天真,只有在和小白兔面前中才能煥發(fā)起內(nèi)心的純凈,柔軟。少女應(yīng)該散發(fā)的是青春的活力,靈動的可愛??商K童在寫她“可愛”時,后面加了“嫵媚”?!皨趁摹焙苌儆脕硇稳萆倥?梢娤膳谔K童的塑造下,是一個成熟,性感又及其美艷的女子。無論是蘇童的直觀描寫,還是通過周圍人對仙女的評價,都可以看出少女時的仙女長相就十分出眾,非常漂亮,但缺少小女孩的純真爛漫。蘇童的刻意塑造說明仙女不是普通的鄰家女孩,更加讓讀者關(guān)注仙女的身份和未來的發(fā)展??墒顷P(guān)于仙女的身世,文中只有模糊的表述,她并不是老花匠的親生孫女,應(yīng)該是被遺棄的孤兒,
仙女的性格也及其特殊,她是被撿回家的孩子,卻更顯高傲,堅強。說她高傲,因為老花匠家的物質(zhì)條件還很貧窮,她的形象卻格格不入。她處處表現(xiàn)出公主的姿態(tài)。在衣著打扮上,她衣著時髦,涂指甲油,身著當時流行的健美褲,牛仔短裙。在業(yè)余活動上,她喜歡聽流行音樂,看電影溜冰等時尚的娛樂活動。在男女間懵懂的交往中,她就會要求約會對象有足夠的物質(zhì)基礎(chǔ),甚至私自貪占保潤的一筆錢,為自己買錄音機。表面上看,是一個青春期追求時尚,愛美貪玩,耽于享受的少女形象。另一當面也能看出是社會轉(zhuǎn)型中的一種社會現(xiàn)象,是商品經(jīng)濟的繁榮滋長了人們的時代性格。她喜歡的進口愛情電影和愛聽毛阿敏、鄧麗君的歌曲,可以折射出這個時代人們的審美追求。仙女一方面向往美好的愛情,另一方面卻無法擺脫物質(zhì)的誘惑。她在被柳生母親用財物輕易地收買后,沒有對柳生產(chǎn)生極大的仇恨,也沒對蒙冤被判十年的保潤有所愧疚,依然沒心沒肺地活著。堅強中有玩世不恭和向現(xiàn)實妥協(xié)。
“仙女”不應(yīng)該是純潔無暇,善良高潔的嗎?后文中“仙女”也是妓女的美稱??墒翘K童偏偏給成年后的仙女取了個名字叫“白蓁”。象征這少女的美好年華。為這個墜入物質(zhì)世界的風塵女子取這樣的名字,暗示出她內(nèi)心還是有純潔高貴、向往美好愛情的一面??墒菚r代和命運沒有給仙女這樣的機會。仙女在離開和回到香椿樹街內(nèi)心都是一樣的孤寂,都引起了禍事,最后又消失。
(三)貫穿全文的顯性意象——繩索
祖父被繩索捆緊,松綁后就發(fā)瘋不停地向土地挖去,挖出手電筒,看見自己的尸骨。這些看似是祖父處于精神混亂的的行為,但祖父的瘋言瘋語中對生活的抗議,對人性的批判又是那么合情合理。結(jié)合蘇童的的構(gòu)思,向土地挖掘就是向過去追溯,然而這樣行為是被制止的,也是說對歷史的反思也是被不允許的?,F(xiàn)代文明是浮躁的,它禁止人們有深度的思考和歷史廣度的思考。祖父最害怕的是法制結(jié),因為這種結(jié)讓他聯(lián)想到當年槍斃曾祖父的情景?,F(xiàn)代用“文明”“法制”來阻礙人們對歷史的回顧和挖掘,甚至是暴力手段強制人們走進所謂現(xiàn)代的生活,束縛人的行為,也束縛人的心靈,在對現(xiàn)代的失落中也不敢對歷史有所回望。繩索將人性,歷史和現(xiàn)代捆在了一起。
蘇童用這些意象顯性隱性相結(jié)合,合理地安放在蘇童的“香椿樹街”里。香椿樹街對蘇童來說,不僅僅是地理上的記憶,更有著重要的精神意義。這些意象都只有在這兒才能起作用。以黃雀命名,以繩索貫穿,以仙女突兀的思路,既隱喻了當下的人性的變化,而且以意象的創(chuàng)造思索著人性的矛盾,命運的無奈。
參考文獻:
[1] 引用的《黃雀記》文本,出自《收獲》2013 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