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學芝 孫恩華
摘 要: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學生完成學習任務,樹立良好人格,為今后發(fā)展打好堅實基礎的重要能力。只有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才能在初中的教學工作中提高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將學習培養(yǎng)成學生的一種興趣和能力,保障學習成果。自我管理能力是初中學生在學習、成長過程中必須培養(yǎng)的一種能力。初中班主任在日常教學工作中除了要完成教學大綱規(guī)定的內(nèi)容,還要將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作為引導、培養(yǎng)的重點。根據(jù)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分析、論述了初中生自我管理模式。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自我管理
一、轉變管理理念
首先,教師應當拋棄傳統(tǒng)的“大家長”“一言堂”理念,樹立以人為本的新理念,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多傾聽學生的心聲。在班級中為學生提供自我管理的平臺和機會,從根本上改變過去學生服從管理,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tài)。培養(yǎng)學生自我管理能力應當成為初中班主任老師在教學育人工作中的重點努力方向。班主任之間可以就如何才能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進行討論。教師可以互相觀察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和行為方式,然后將觀察結果進行分享交流,集思廣益。其次,教師還可以將不同情況的學生進行分類,針對情況采取不同方式對學生進行指導,然后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反饋再進行討論,將有效的方法記錄下來,目的是讓原本自我管理能力差的學生能夠控制自己,讓原本自我管理能力好的學生可以更進一步實現(xiàn)自我完善。
結合目前初中學生個性較強,容易出現(xiàn)叛逆心理的年齡特點,堅決杜絕強制管理,打壓學生個性的教育方式,對初中年齡階段的學生,老師早已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長者,而應當是貼心的朋友。班主任老師要主動走進學生中間,了解不同學生的生活背景、心理狀態(tài)等情況,在與學生的日常交流中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培養(yǎng)自我管理的意識,增強學生的自覺性,解決學生的各種困惑與難題,為學生樹立“自我進步,自我促進,自我管理”的思維方式。
二、改變班級氛圍
實現(xiàn)學生的自我管理,不僅是學校教書育人工作的要求,而且是班主任老師順利進行教學工作的保障。一個人人自律、積極向上的班級體會使班主任的各項工作都比較容易開展,可以大大提高班主任老師的工作效率。而要營造良好的班級自我管理氛圍,班主任就要根據(jù)班級的實際情況,鼓勵學生勇于改變自己,建立自我管理的信心,最終實現(xiàn)真正的自我管理。班主任老師要深入學生的學習生活中,全面關注他們的學習生活情況,結合初中學生的年齡特點密切關注其情緒波動和心理變化,及時發(fā)現(xiàn)并改正不良的苗頭,引導學生走向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強自律性的正軌。班主任教師可以經(jīng)常進行家訪活動,從多角度了解學生,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以家校聯(lián)合促進學生養(yǎng)成自我管理的習慣。班主任也可以經(jīng)常與學生面談,培養(yǎng)學生對老師的信賴感與親切感,減輕學生的逆反心理,有助于班主任老師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以采取個性化的手段,積極教育情況不同的各類學生,做到因材施教。
三、運用多重手段
1.發(fā)揮學生主體地位,將課堂交給學生
班主任教師可以采用主題班會、學生演講等形式,請自律性較強的學生走上講臺分享自我管理成果,共享成長進步的快樂。以班主任為主導,全班學生為主體組織一場以自我管理為主題的班會,能夠極大地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顒颖旧砭褪菍W生自我管理能力的一次鍛煉,組織學生對自我管理主體進行討論可以使學生加強對自我管理的認識,充分發(fā)散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從心底認識到自我管理、自我進步的重要性。班主任教師可以請每位同學在會上將自我管理作為主題進行陳述,讓每位同學都對自己的優(yōu)點和缺點進行分析,使其樹立起自我管理的信心,改正自己的不足。
2.加強學生自治,讓學生做班級的主人
設立多種班級管理崗位,盡可能讓更多的學生參與班級日常管理工作,做到“人盡其力”。以此激發(fā)學生的責任感,促使學生管理好自己的學習生活,增強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也可以采取小組評比的方式,將班級分成多個自我管理小組,小組內(nèi)學生互助學習,小組間相互評比。以設置光榮榜、評比欄等方式,激發(fā)學生的榮譽感,調(diào)動學生的競爭意識,使學生為了小組的成績自覺做好自己的事情,在潛移默化中增強了自我管理能力,加強了自律性。組織班級社團,將具有共同特長、愛好的學生進行整合,使社團內(nèi)的學生愿意為共同的目標而奮斗。社團活動能夠增強學生之間的感情,減少同學間的矛盾,形成和諧的班級環(huán)境,提高學生的自覺自律性,進而增強自我管理能力。
3.建立長效機制,加強習慣的引導
經(jīng)過班主任老師的努力,在初步培養(yǎng)起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之后,班級中的各項工作都可以順利進行,學生也可以比較自覺地完成學習生活。此時,班主任還要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比如堅持閱讀,定期開展讀書交流會等。因為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一旦養(yǎng)成,就有助于提升學生時間管理、目標管理和知識管理的能力,使學生在自我管理的基礎之上,培養(yǎng)一種或多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初中生今后的學習生活有深遠的意義。初中班主任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加強學生的自律性,除了能夠更加順利地完成大綱規(guī)定的教學任務,還對學生人格的塑造也具有非常深遠的意義。
綜上所述,學生今后的學習發(fā)展,乃至人格的塑造都賴于初中階段培養(yǎng)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強自律性,對學生的人生發(fā)展有深遠的意義。每一位班主任教師都應立足于教書育人的使命,不斷完善自身教學管理模式,豐富自己的教學手段與教學風格,把營造積極自律的班級氛圍,樹立學生自我管理的自信與習慣作為重要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雷壘.中學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4.
[2]鄭景梅.初中班主任工作效能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