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不同地域文化對鳳陽歌民族唱腔的影響

      2019-01-19 05:57:26楊尚翡
      滁州學院學報 2018年6期
      關鍵詞:鳳陽花鼓音列鳳陽

      楊尚翡,管 云

      鳳陽歌系流傳于安徽鳳陽以及周邊地區(qū)的歌曲,是我國最為出名的民間藝術之一,是發(fā)源于鳳陽、起源于明朝的一種綜合性民間藝術,表演形式多樣,多與音樂、舞蹈及器樂表演融為一體?;ü乃嚾嗽谌丝谶w徙過程中廣泛傳播鳳陽民歌,在不同時期通過不同音樂、舞蹈及器樂的表演來反映當?shù)匕傩盏膭趧由钋闆r,表達著他們的思想情感,同時也為淮河兩岸的文化藝術傳播與交流做出了卓越貢獻。鳳陽歌經(jīng)過了數(shù)百年的歷史沉淀、社會變化,在其傳播過程中不斷受到不同地域文化的影響,也融合了當?shù)氐奈幕厣貏e是在曲調上形成了不同的、也是獨特的地方特色。

      一、鳳陽歌的產(chǎn)生與流變

      鳳陽歌表演形式多依托于鳳陽花鼓表演,通常是母女、姑嫂、姐妹或是夫妻一同演唱,演唱時兩人分別打花鼓或是小鑼,故花鼓又有一種稱呼叫“花鼓小鑼”。在之前冠以鳳陽這一地名,讓這種起源于明朝的民間藝術形態(tài)有了一個明確區(qū)域性的標志[1]。鳳陽民歌產(chǎn)生于鳳陽,分布于鳳陽周邊附近各鎮(zhèn),流傳發(fā)展于包括安徽在內的全國各地,如江蘇、浙江、山東、山西、陜西、河北等地。所以鳳陽民歌借助于花鼓的表演已成為安徽地方民歌中發(fā)展傳承最長、傳播范圍最為廣泛的一種。

      筆者曾在《論鳳陽歌的流變在中國傳統(tǒng)戲曲發(fā)展中的藝術價值》中對鳳陽歌的產(chǎn)生、流變做了較為詳細的闡述,鳳陽花鼓在表演時演唱的是鳳陽歌,所以大多學者對于鳳陽歌與鳳陽花鼓作為同等主體是認可的,那鳳陽歌產(chǎn)生、流變的過程其實也就是鳳陽花鼓的產(chǎn)生與流變的過程。鳳陽歌的發(fā)展流變過程主要是三個部分:一是在朱元璋登基稱帝后,不忘本,為讓浩大皇恩澤被自己的家鄉(xiāng),便給家鄉(xiāng)免稅,讓家鄉(xiāng)人上朝當官或看守自己家陵墓。鳳陽父老鄉(xiāng)親為表達感激之情,便打著鳳陽花鼓、唱著鳳陽歌一路歌頌到應天府。鳳陽歌伴隨著鳳陽花鼓的表演便一路從鳳陽流傳到江蘇,這過程中融入了江蘇當?shù)氐牟煌L格的語言、音樂及生活習慣。二是江浙移民對鳳陽歌發(fā)展流變影響。朱元璋為了發(fā)展鳳陽經(jīng)濟、迅速讓鳳陽富裕起來,便從富庶的江浙大批移民進入鳳陽,既增加了人口,又帶來了大量的財物資源以及豐富的農林牧副漁技術經(jīng)驗。明朝覆滅后,這些移居鳳陽的江浙百姓回遷返鄉(xiāng),在途中為維持生計便以表演鳳陽花鼓、演唱鳳陽歌為生,鳳陽歌便逐漸加入了當?shù)氐囊魳贰⒄Z言,對鳳陽歌的曲調產(chǎn)生了相當大的影響。三是明朝覆滅、鳳陽不再有皇恩澤被,加上連年遭受天災,致使鳳陽百姓民不聊生,許多人被迫背井離鄉(xiāng),以表演鳳陽花鼓、演唱鳳陽歌乞討為生。他們足跡輻射安徽周邊,進入山西、陜西、河北、北京、江蘇、浙江等地。在乞討過程中把鳳陽歌帶到了當?shù)?,并在當?shù)匕l(fā)展流變,產(chǎn)生有別于原鳳陽歌的曲調。以上三種情況也讓 “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本是好地方,自從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這首鳳陽歌唱遍了全國,同樣伴隨著鳳陽歌的鳳陽花鼓這種民間綜合藝術也逐漸為世人所熟悉知曉。

      二、《鳳陽歌》與鳳陽花鼓

      (一)鳳陽花鼓的表演與轉變

      鳳陽花鼓起初大多分布于鳳陽縣及其一些鄉(xiāng)鎮(zhèn)、還有臨近的如蚌埠、定遠、淮南等地,地方上又被分別稱為“花鼓”“花鼓小鑼”或“雙條鼓”。早期是當?shù)匕傩赵谵r活勞作時,往往是一邊干農活一邊打鼓演唱,其表演形式也是一邊打著鼓,一邊敲著鑼,載歌載舞。而到了清朝中期以后,鳳陽花鼓表演形式發(fā)生了改變,其中的舞蹈元素逐漸減少,而轉變成以演唱為主。[2]鳳陽花鼓的演唱內容眾多,如《鳳陽歌》《鳳陽花鼓》《秧歌調》《秧號子》《王三姐趕集》以及《楊姑娘上吊》等等,而其中最為出名、流傳最廣、影響最為深遠的則是《鳳陽歌》。

      (二)鳳陽花鼓中《鳳陽歌》曲調特點

      有研究表明《鳳陽歌》是鳳陽“秧歌”的簡稱,是鳳陽花鼓中眾多鳳陽民歌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首。關于記載鳳陽歌的大多是清朝文獻資料,如孔尚任在《桃花扇》中就有:“秧歌忽被金吾革,袖手游春真可惜,留得鳳陽舊乞婆,慢鑼緊鼓攔游客?!盵3]袁啟旭在《燕九竹枝詞》中首次記錄了“鳳陽調”。詞曰:“小小花鼓鳳陽調,士女周遭拍手笑。又有一班裝更奇,十番車上諸年少?!盵4]等及其他相關資料都顯示了鳳陽當?shù)氐难砀枵{是鳳陽歌最早的曲調雛形。

      《鳳陽歌》歌詞質樸、生動、朗朗上口,一般為七字句,五聲宮調式(見譜例1)。整個歌曲是建立在商調上,開始是用角、商兩音構成的鑼鼓點節(jié)奏的前奏,落音可見分別為徵、宮、商、宮;商、徵、羽、徵或徵、商、商、商,[5]而在旋律上是以級進方式進行,強調了商音。《鳳陽歌》結構上分為兩個樂段,是重復型的二段體曲式,即每個樂段是第一個樂段的變頭重復。這樣結構上比較均衡,節(jié)奏上也比較規(guī)整,詞曲相互貼切,曲調表現(xiàn)婉轉而細膩。

      譜例1:

      三、鳳陽歌曲調在江蘇、浙江的演變

      江蘇、浙江兩省民歌曲調的主要特點:一是調式和旋法基本上以五聲音階級進為主;二是三五度結構的調式骨干音;三是江浙民歌的色彩性樂匯大多是連續(xù)下行級進、曲折級進和大跳之后反向級進。特別是江蘇,其位于江淮地區(qū),是南北交界的區(qū)域, 民歌存在五聲調式,也有六聲調式、七聲調式,但以五聲調式為主。[6]鳳陽歌隨著移民從鳳陽沿江淮流傳到江蘇、浙江一帶時,因當?shù)卣Z言、文化等因素影響,導致其曲調特征也相應發(fā)生了變化。但這種變化并不明顯,因為江浙兩省在歷史上移民最多,且鳳陽、江浙是互遷地帶,當時鳳陽有江浙的大量百姓遷入,后來江浙也有大量鳳陽百姓的移入,鳳陽歌因此在江浙兩省發(fā)生曲調的變化就很小。其在音階、調式上仍以五聲徵調式和宮調式為主;旋律仍是以級進為主,僅僅存在少許微小變化(見譜例2)。

      譜例2:

      四、鳳陽歌曲調在山西、陜西的演變

      山西、陜西兩省位于我國西北地區(qū),這一地區(qū)是我國民歌最為豐富的地域之一,其民歌特點均帶有非常典型的黃土高原風格。山西、陜西位處河曲交界的高原地帶,其調式風格也是以徵、商調式占主導,在旋律方面,因這兩省民歌以秧歌為主,旋律在平直與起落之間、高亢與弱起當中轉換,表現(xiàn)在偏音的使用上尤為顯著。山西一直有著“民歌海洋”的美稱,在長期的發(fā)展中形成了比較獨特的音調結構,最為典型的就是“五度三音列”?!拔宥热袅小敝杏腥N結構是在山西民歌中普遍存在的:一是單一五度三音列結構,主要有徵—宮—商和商—徵—羽兩種類型。二是綜合五度三音列結構,主要由宮、商、徵、羽四個骨干音組成。三是變型五度三音列結構,是在前兩種音列結構的基礎上,引入變徵、變宮、清角和閏等偏音所形成的音列結構。[7]

      鳳陽歌隨晉商進入山西,繼而進入陜西、內蒙的河曲交界一帶,受到了祁太秧歌、陜北秧歌的影響,其在旋律上已逐漸具有了兩省當?shù)匮砀铇凤L格特征。這里的鳳陽歌除了保留了原歌詞之外,其他如音調、旋律上完全聽不出 “鳳陽”的味道,幾乎與原鳳陽歌沒有一絲聯(lián)系了。這種情況具體表現(xiàn)在:鳳陽歌原來的是五聲音階,但流傳到陜西后,音調變成了六聲音階甚至七聲音階,已然成為陜西地方民歌了。旋律上則變成了更多的是偏音的使用,以四、五跳進音程為主(見譜例3)。

      譜例3:

      五、鳳陽歌曲調在河北、北京的演變

      河北民歌音調式結構上以五聲調式為主,同時也存在六聲和七聲調式。而五聲調式的五度音和四度音一般出現(xiàn)在樂句的結束句。其最具特色的是含變宮音的六聲音階和含清角音的六聲音階,而且使用頻率最高。雖然以清樂音階為主的六聲音階占多數(shù),但在五聲加變宮的六聲音階和五聲加清角的六聲音階在河北民歌中也極其多見。河北民歌在旋法方面特點是一些跳進音程和變宮音的音階式下行共同進行。鳳陽歌向北流傳至河北一帶后,當?shù)孛窀璧那{對鳳陽歌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鳳陽歌的曲調在音階、調式方面也發(fā)生了相應的改變,使鳳陽歌的五聲音階變成了具有當?shù)孛窀杼赜凶儗m音的六聲音階,讓鳳陽歌具有了河北民歌的特色。而在旋法方面的改變,鳳陽歌則出現(xiàn)帶變宮音調音階式下行的當?shù)氐男ㄌ卣?,這樣鳳陽歌在河北的流變體現(xiàn)出了濃郁的河北民間民歌特色(見譜例4)。

      譜例4:

      在北京表演鳳陽花鼓時唱的鳳陽歌,曲調并未發(fā)生多大改變,表現(xiàn)在:一是原鳳陽歌前四句為五聲宮調式,而到了北京,鳳陽歌的前四句基本上改變成了五聲徵調式,并且在最后演唱句末的拖腔時轉為了宮調式,就是應用變宮音,實現(xiàn)“變宮為角”,即所謂的移宮現(xiàn)象。二是鳳陽歌每四句反復,原在每局末落音分別為徵、宮、商、宮;商、徵、羽、徵或徵、商、商、商。流傳到了北京以后,鳳陽歌曲調把其中商、徵、羽、徵稍作改變,強調了宮音,變成了商、徵、宮、徵。這樣顯示出在北京的鳳陽歌在演唱時曲調上同原鳳陽歌無太大不同。

      六、結語

      鳳陽歌伴隨著表演者的腳步走向了全國各地,在當?shù)氐奈幕绊懴?,逐漸在曲調上發(fā)生了改變,筆者按照表演者的足跡大體歸納為幾個主要方向:一是鳳陽歌向東南流布于江蘇、浙江兩省;二是鳳陽歌向西流布于山西、陜西一帶;三是鳳陽歌向北流布于河北、北京區(qū)域。不同的地域文化對鳳陽歌的流變都產(chǎn)生了或多或少的影響,影響大的我們已不太能聽出鳳陽歌的本來味道,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要追根溯源,深度挖掘不同地域文化對其曲調的具體影響。鳳陽歌的發(fā)展同時推動了花鼓藝術的發(fā)展,鳳陽花鼓能夠評為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主要原因是鳳陽歌在全國不同地域民歌中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更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猜你喜歡
      鳳陽花鼓音列鳳陽
      論中國傳統(tǒng)唱腔的腔音列原生性差異
      音樂研究(2022年4期)2022-11-15 07:57:34
      新媒體背景下鳳陽花鼓的傳承研究
      鳳陽花鼓的歷史形態(tài)及現(xiàn)代特征研究
      核心三音列及其發(fā)展與織體形態(tài)
      ——史蒂芬·哈特克《列隊》的音高組織方法之一
      北方音樂(2020年24期)2021-01-27 03:37:32
      先秦左、右分組編懸的延續(xù)——從曾侯乙墓磬匣刻文再析洛莊漢墓第五、六套編磬的編次和音列
      中國音樂學(2020年4期)2020-12-25 02:57:28
      音程循環(huán)向音列循環(huán)的擴展及其理論構建
      音樂研究(2019年5期)2019-11-22 06:48:42
      鳳陽花鼓的內涵初探
      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視野下鳳陽花鼓的保護、傳承與創(chuàng)新研究
      舊鳳陽花鼓
      論《鳳陽歌》的流變在中國傳統(tǒng)戲曲發(fā)展中的藝術價值
      津市市| 济宁市| 尼勒克县| 旬阳县| 金川县| 梨树县| 台东县| 南木林县| 金川县| 长顺县| 郧西县| 沁水县| 德昌县| 伊金霍洛旗| 于都县| 措勤县| 建德市| 西畴县| 凌海市| 海南省| 高清| 长丰县| 从江县| 深州市| 高唐县| 绿春县| 五峰| 漳州市| 宜宾县| 博客| 溆浦县| 江达县| 大名县| 南汇区| 桑植县| 科技| 东丰县| 天全县| 江北区| 四川省| 罗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