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渭源縣第四高級中學 王 宏
高中階段學生課業(yè)比較繁重,課業(yè)壓力較大,高中音樂鑒賞課的開設,目的是培養(yǎng)與提高學生的音樂賞析能力,陶冶學生情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音樂修養(yǎng),將學生從繁重的課業(yè)壓力中釋放出來,促進學生身心能夠健康快樂成長。因此,教師應當重視音樂鑒賞課程對學生發(fā)展的重要作用,在新課改的實施下,開辟音樂教學的新途徑,教師要根據學生特性,合理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對音樂鑒賞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與探索音樂知識。
在高中音樂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反映,學生對音樂鑒賞學習興趣不高,學生普遍感覺音樂鑒賞課程索然無味,課堂教學效果并不理想,教師為此感到迷惘。要順利地做好一件事就要事先做好充分的準備,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教師想要取得良好的成效,首先要做的就是充分備課,教師應當根據教學內容,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充分了解音樂作品中的要素及對學生的教學作用;其次,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明確學習目標,調動學生對音樂作品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能夠充分理解與掌握音樂作品中的音樂要素。例如,在鑒賞《俄羅斯民族風情》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特性制定明確的學習目標:1.感受俄羅斯民族樂派的風格特征;2.了解俄羅斯民族樂派的概況。引導學生認真聆聽音樂作品,將自己對音樂作品的感悟與其他學生進行探討,教師再對學生的討論結果加以講解,使學生充分理解與掌握音樂鑒賞知識。
傳統(tǒng)的音樂鑒賞教學方式比較單一,教學過程中只是單純依靠反復播放音樂作品,從而加深學生對音樂作品的印象,這種教學形式容易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久而久之打消了學生對音樂鑒賞課的學習興趣,學生不愿積極主動地學習探索音樂知識,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高中音樂鑒賞課的順利開展。因此,為了有效地改善這一教學現狀,教師應當不斷完善與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根據學生特性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與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除此之外,高中音樂鑒賞課程在編著時內容難易結合,教師在教學設計中應當將重、難點進行標注、整理與分析,使其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突出重點的同時帶領學生突破難點,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鑒賞與訓練內容,并通過適當延伸,拓展學生知識積累。在科技不斷發(fā)展的當下,多媒體技術已經逐漸開始運用到教學當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方式,提高高中音樂鑒賞課質量,通過這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達到高中音樂鑒賞課真正的教學目的。例如,在鑒賞《秦香蓮》時,由于學生實際閱歷有限,對戲曲的了解比較淺顯,單純通過講解與反復播放音樂作品,無法使學生充分了解戲曲的文化魅力,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方式,通過圖像和視頻使學生直觀生動地了解音樂鑒賞知識,體會戲曲的文化魅力及內涵,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有效培養(yǎng)與提高學生對戲曲作品的賞析能力。
隨著新課標理念的不斷深入,高中音樂鑒賞課的教學目標以提升學生對音樂的感受、積極參加音樂活動為主,音樂是人們抒發(fā)情感,表達內心真實感受的一種藝術表達形式。在教學過程中要想使學生深入體會音樂作品的精髓和內涵,就要在教學過程中滲透情感,引導學生感知音樂作品中所蘊含的情感。高中音樂鑒賞課程的初衷在于培養(yǎng)與提高學生進行合理的約束,可以發(fā)揮領頭羊的作用,也可以實現合理的競爭,使學生具備歸屬感與榮譽感,在不斷學習過程中加強合作的默契程度,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促進學生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第二,制定科學的評價體系,利用獎懲制度進行賞罰,可以鞭策學生進步,避免學生過分疲憊,產生逆反心理。通過獎勵可以對學生進行強化,使學生自愿幫助學生提升自己能力。通過懲罰可以約束學生行為,避免學生浪費課堂時間,同時發(fā)揮榜樣的作用,使學生產生成就感與滿足感,從而更加具備合作學習的動力。例如,在學習“有理數”時,需要合理利用評價體系對學生進行鞭策,鼓勵學生學習,引導學生在“兵教兵”模式下學習,保證學習效果。
在“兵教兵”學習模式下,豐富學習內容與形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是教學的重點與關鍵。一方面,構建互助小組,通過互助小組進行學習,可以以團隊為單位進行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參與性,提升學生的凝聚力,通過小組競賽的方式鼓勵學生高效學習,引導學生互幫互助。另一方面,豐富學生學習內容。對數學知識進行擴展延伸,通過擴展延伸,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共同思考、探究學習、合作學習,在“兵教兵”的模式下共同進步,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與環(huán)境。除此之外,還可以合理利用生活化教學法進行教學。通過生活調查,引導學生合作探究,共同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問題解決能力,提升學生合作能力。
“兵教兵”學習模式是一種高效的學習模式,對學生而言是一種趣味性較強的教學形式,不僅可以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還能夠靈活進行學習,引導學生思考,使學生在互幫互助中提升合作能力,養(yǎng)成合作習慣。與此同時,還可以通過“兵教兵”的形式增強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培養(yǎng)符合社會需求的高素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