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宇
(太原市紅十字血液中心,山西 太原 030024)
隨著醫(yī)療事業(yè)的飛速發(fā)展,臨床用血不斷提高,血液事業(yè)進入了階段性的時期。機采血小板從最初3000 u/每年遞增到現(xiàn)在16000 u/每年。獻血者的保留和預約顯得尤為重要。然而,獻血者的預約不僅可以在健康的人群中篩選也可以從暫緩的獻血者中再次進行預約,這樣不僅保留了獻血者,使他們對無償獻血的定義從簡單的愛心奉獻到深。層次的針對性治病救人再到利人利己,也更有效的填充了血液庫存。
兩周之內(nèi)每日初篩不合格的獻血者。六種初篩不合格的情況。1、乳糜;2、轉(zhuǎn)氨酶高;3、血紅蛋白偏低;4、乙肝表面抗原陽性;5、血小板偏低或高;6、白細胞偏高或者低。其中以乳糜及轉(zhuǎn)氨酶偏高為初篩主要不合格原因。經(jīng)調(diào)查分析,見表1。在初檢不合格的項目中以乳糜偏高最多,轉(zhuǎn)氨酶(PLT)其次是、血紅蛋白偏低、血小板含量偏低或高(PLT)、白細胞偏高(WBC),最少的為乙肝抗原陽性(HBsAg)。見表2。
首先致電后征詢獻血者是否知曉暫緩獻血的原因。然后進行造成不合格項目的原因分析。例如:(1)張某某,因前一天晚上與朋友飲啤酒一瓶后感覺不會對獻血有影響所以直接休息,第二天轉(zhuǎn)氨酶顯示59。工作人員進行回訪,告訴張先生一周后可以進行重新登記獻血,將此次造成轉(zhuǎn)氨酶偏高的原因進行分析,并獻血前注意事項再次詳細講解并預約下次獻血時間。通過此次回訪,獻血者成功捐獻機采血小板2單位。(2)顏某,一早進食油酥餅與核桃后初篩檢測顯示乳糜。工作人員進行回訪,重新告知獻血前的正確飲食并進行預約。第三天下午,獻血者成功捐獻機采血小板2單位……
表1 第一周不合格項人數(shù)統(tǒng)計
表2 第二周不合格項人數(shù)統(tǒng)計
表3 不合格因素分類
通過有效渠道,不斷改進工作方式,打破陳舊模式,勇于創(chuàng)新使初篩暫緩獻血的不合格率逐漸降低,并成功將50%以上的暫緩獻血短期內(nèi)變?yōu)橛行ЙI血者。增加了獻血者對無償獻血的認知與信任度。更加有效提高血液安全和質(zhì)量。見表4。
表4 結(jié)果對比
相對于捐獻全血的獻血前篩查,單采學小板的獻血前篩查更為復雜,項目也較多。除血型、血色素、轉(zhuǎn)氨酶、乙肝表面抗原等,單采血小板的血常規(guī)檢查結(jié)果還包含PLT和HB、HCT、與MPV的檢測,他們的檢測準確性直接影響單采血小板的采集。隨著有償獻血、互助獻血的消失,也隨著臨床用血的日益增長,用血量不斷攀升,各地血液中心不僅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招募獻血者,也不斷創(chuàng)新思路保留獻血者。然而,擴大血液來源不能完全有效的滿足臨床用血,減少血液的報廢就成了增加血液庫存的另一把利劍。2014年,單采血小板初篩不合格淘汰率為3.88%,2015年,單采血小板初篩不合格淘汰率為5.09%,2016年,單采血小板初篩不合格淘汰率為12%,而2017年我們增加了電話回訪與不合格因素的講解工作,大大提升了初篩的合格率。對于我們提出的有效避免獻血者暫緩獻血的意見,不僅幫助獻血者減少身體的不適感,也不斷增加他們與血液中心之間的信任度和對無償獻血新的、更深層次的認知。也只有與獻血者建立這樣安全有效的溝通渠道,才能使我們血液事業(yè)更加多元化、信息化、擴大化、前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