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紅
摘 要:隨著近年來我國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的逐步深化,如何使用群文閱讀,強化學生的自主認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成為現(xiàn)代教育者關心的重點問題。群文閱讀作為現(xiàn)代教育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的一種閱讀教學方法,其最顯著的特征便是多文本語境的交叉構建。這不僅能使學生在閱讀情境中具有良好的認知體驗,而且能強化學生的閱讀思維,使學生對閱讀知識有所了解。鑒于此,本文以《雨巷》為例就群文閱讀中多維語境交融展開詳細探究,并提出具體的研究思路,供廣大讀者借鑒。
關鍵詞:多維語境 群文閱讀 教學研究
一、群文閱讀中多維語境的塑造
群文閱讀多維語境是指課堂教學中學生通過多篇文章感悟閱讀帶來的教學體驗,而這些教學體驗中蘊含著多種語境,帶來的是閱讀視野、閱讀方法、思維角度、體驗過程等方面一系列變化,是強化學生思維認知的主要途徑,為學生閱讀體驗的生活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目前比較閱讀是群文閱讀教學的主要方法,群文閱讀中的比較是立體、全方位、多層次的,能以一種多元化的方法驅(qū)動學生進行自主閱讀。通過比較閱讀學生可以從文章多個角度展開議題,能以主題的方式對文章深入思考,對文章中的內(nèi)容深入探究,而學生的思維也在這種閱讀情境中得到有效調(diào)動,在比較的過程中閱讀思維靈活性、批判性增強,有利于構建起學生全面認知框架。群文閱讀中的多維語境與比較閱讀的本體相要求相適應,群文文閱讀是強化學生的縱向認知,只有在步步深入的對話中,文章之間的深層次聯(lián)系才能層層揭開,文體內(nèi)容才能有機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同樣是在群文閱讀的不同內(nèi)容的維度對話,學生要使用語言精準表達自己的思考,要發(fā)現(xiàn)自我語言對文章閱讀的影響,從不同的視野角度構建融合性的多向度對話,而學生也能在閱讀中多層次、多角度的與文章開展對話,群文閱讀中的多維語境使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深入理解,并對文章思想有效組合,使自身思維認知與閱讀內(nèi)容產(chǎn)生共鳴。
二、以《雨巷》為主的群文閱讀教學
在高中語文教材中《雨巷》是一篇幽怨、憂郁的詩歌,所突出的語境呈現(xiàn)出多種悲涼的情緒,若想將其作為內(nèi)容主題呈現(xiàn)在群文閱讀教學中,首先教師應引導學生閱讀《雨巷》,在閱讀中要使學生放慢語速,在內(nèi)涵比較深刻及重點突出的地方,要使學生稍做停頓或重讀,這樣能使《雨巷》中的語境呈現(xiàn)只在學生面前。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使學生邊閱讀《雨巷》,一邊放飛自己的想象,與作品、作者及“那個結著幽怨的姑娘進行對話”,這樣能使學生更為深刻理解文章具有的語境,在文章語境中鍛造閱讀體驗,為學生接下來進行文本分析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時刻體會到學生是學習和教學的主體,文本內(nèi)容的作用是加深學生的認知體會與閱讀體驗,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在語境方面的引導。這也就決定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用始終處在平等民主互利的教學環(huán)境中,師生對話也應貫穿到整個閱讀教學過程中。進行群文閱讀的首要條件教師要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啟發(fā)學生的思維、注重對學生點撥與總結,也就是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閱讀語境體驗的引導?!坝?,本就給人迷茫、潮濕、朦朧之感;小巷是一種狹隘、冰冷、幽怨的閱讀意象,青苔斑駁的小巷,本就寂靜無聲,幽怨而冷清,再加上梅雨季節(jié),天空飄飄灑灑的下著朦朧細雨,此刻的小巷中顯得朦朧潮濕,文本所體現(xiàn)的意境充滿了無限朦朧之美”。由此,結合《雨巷》的閱讀意境,教師引導學生分析《雨巷》中的閱讀情景、景物意象,此時的作者腳步匆匆,無暇考慮這優(yōu)美的朦朧意境,“我”在雨巷里久久徘徊,到底在期待著什么?此時教師要對學生擁有的閱讀體驗進行分析,探究作者這種情感產(chǎn)生的原因,深入理解閱讀語境。
三、在群文閱讀中引導學生正確感悟多維語境
群文閱讀并不是對單一文章的閱讀,而是選擇多篇文章進行閱讀。上文所論述的《雨巷》閱讀是群文閱讀教學的一部分,要引導學生正確感悟多維語境,就要選擇多片不同種類的文章,以加強學生的認知。如在教學中選擇《六尺巷》《錯誤》《胡同文化》與《雨巷》搭配在一起引導學生進行群文閱讀。這也就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學生在整體感知過程中掌握正確的文本閱讀方法,引導學生對文章學會概括和總結,要讓學生學會正確提煉與概括文本中的語言觀點進行文章分析。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通過自己提煉文章的思想觀點總結不同材料之間的聯(lián)系,把握好文章整體材料與局部的切入關系,深刻理解文章主旨,感知文章的中心思想。
這里所言的整體感知是學生通過朗讀、背誦以及抄寫種方式,把握文章某個段落的中心思想和思想感情,感受作者在文中描繪的場景,從不同的語言片段中提取信息,健全學生的語言認知思維。如鄭愁予的《錯誤》我騎馬在江南趕路,自然而然地想起那位還在這里苦等的“佳人”,教師要在閱讀中引導學生對文章作者表達的主要語句深入理解,既要分析局部文章反映出的作者思想感情,也要把握文章的主旨,找到文章主旨與局部之間的關系,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值得注意的是,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整體與局部之間的關系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整體把握與局部探討是對立統(tǒng)一的,學生通過對立的辯證思考才能在群文閱讀中體會不同文章的語境。
群文閱讀中多維語境閱讀教學,教師要注重學生對作者思想內(nèi)容的理解,重視學生從不同的層面理解文章的核心論點及中心思想,更為重要的是重視學生的閱讀體驗,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把握論述類文章的內(nèi)在邏輯,概括出文章的核心觀點。
綜上所述,群文閱讀中的多維語境是語文閱讀教學中進行全文閱讀學生形成的一種閱讀意識,在教學中,只有結合不同種類文章及多種不同語境的文章才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所收獲,才能有效強化學生的認知意識,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語境思維。
參考文獻
[1]傅麗.群文閱讀:語文閱讀教學新趨勢[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12):48.
[2]李麗.淺談群文閱讀文本組織策略[J].才智,2018(34):39.
[3]王楠.高中語文群文閱讀高效課堂的構建[J].課程教育研究,2018(49):91-92.